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2020-03-25张静宇

学理论·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示

张静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着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国家治理现实境遇,通过进行继承与发展,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作为治理基础,“礼法并施、德主刑辅”思想作为治理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治理方式以及“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思想作為治理目标,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2-0007-0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进一步指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1]4。当前,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旧矛盾与挑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深入了解历史与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破解当下困境,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治理之道。因此,将我国古代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充分与当下结合,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民为邦本的治理基础、德治法治的治理理念、天人合一的治理方法以及天下大同的治理目标,古代国家的国家治理思想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指引。新时代,我们应当科学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启示。

一、民为邦本的治理基础

民为邦本是民本思想的集中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最早的民本思想表现形式,在《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构成国家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社会的稳定才会获得保障,国家才有机会获得发展,这是最早的民本思想阐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之中,关于民本思想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论题,以儒家学派为代表,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修己以安百姓”,指出统治者进行治国的目的是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应当克制私欲,为民而生。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强调统治者要注重获取民心。荀子则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将统治者与国民比喻成舟与水,强调人民同君主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亡。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已经具有初步的思想体系。经过历朝历代的继承与发展,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更为丰富,不仅体现在对先秦以来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更是试图通过各种途径限制君主权力。虽然古代时期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前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今天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来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对民为邦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1]32-33。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第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历史表明,只有顺应民意、将人民利益始终放在最高位置的革命与改革才会取得成功。如今,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价值导向,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第二,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2],正是人民群众积极发挥首创精神,不断进行生产实践,才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大力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一分力量。第三,让人民共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的前提是帮助人民,解决人民的困难与问题。为了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上,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政治上,我们强调人民当家做主;生态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对于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例如就业、教育、社保、住房等当今一系列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制定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维护人民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失,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总之,在民为邦本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将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年。为此,大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物质基础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大力丰富与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学习、工作、教育等方面不断感受到温暖与关心、公平与正义,努力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得到更多的提升。

二、德治法治的治理理念

我国古代法律发展于夏商周时期,在西周时期,以“礼”为法,“礼”作为“法”是最早的表现形式,更是广义上的“法”。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之中,儒家与法家的思想开始崛起并且被后世广为流传。儒家学派中,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强调“礼”的重要性,推崇以礼治国。孟子主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强化人的思想的重要性。由于荀子强调性恶论,认为只用礼制治国是不够的,还需以权威、刑罚与礼义共治。儒家的礼法并施的治理观念后世广为赞同,西汉时期董仲舒在继承儒学的基础上提出“礼法并用、德主刑辅”,宋代朱熹更是深化发展礼法并施的思想,形成了著名的程朱理学。春秋时期我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是治国的根本,对于国家的治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推崇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秦朝时期更是继承与发展,但由于后期封建专制的高度集中,统治者为加强统治,过度使用法制,使得法过度严苛,最终导致失败。

首先,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治理模式一致地向“法理型”进行转变。当前国内,张文显教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依托”[3],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法律在体系构成的完整度,法治的实施、监督、保障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生态、食品安全等领域存在法律规范不严、不到位的现象。再者,法律实施效率低下、监督不全面等都说明我国法治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制度保障。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宪治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明确指明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去完成,否则一旦超出宪法规定的范围,就要面临惩罚。其次,大力完善我国立法体制机制,对于与当今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应当积极进行完善,时时刻刻以完备的良法立足于社会生活,并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再次,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人民既是遵守者,也是审判者,我们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清晰地规范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言行,因此应当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让人民群众争取在每个案件中彻底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最后,加强法律的监督力。权力的赋予是帮助人民解决问题,而不是满足自我的工具。对内而言,应当时刻保持法治思维,严格遵守宪法法律,用法治的思维与方式去行使与维护自己的权利,用法治的思维与方式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也强调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加强道德宣传与教育,增强道德底线意识,积极弘扬公序良俗,使人们在良好道德的引领下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三、天人合一的治理方法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和道家对于促进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最大。对于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本为统一体,人们应该善待自然、敬畏自然,如荀子在《天论》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们应当遵循规律而发展,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行施加于自然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仁爱”为基础,包括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宋朝时期的张载、二程、朱熹及明代王阳明等,他们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之上,强调从人伦道德出发去阐述这一思想。相对于儒家,道家的思想放在今天来看则体现得更为直接,老子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中提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认为,天地就是自然,而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应当顺应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道家代表人物老庄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基础不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过去只关注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例如前几年特别严重的雾霾问题。因为不适当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问题的发生让人们意识到,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最终只会伤害到人类自身,由人类承担破坏生态的苦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加强落实各个方面的相关部署。第一,在经济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发展理念,倡导建立一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度,协调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在制度方面,倡导建立一套生态系统管理体制,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并设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肆意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将加大惩罚力度。第三,在民生方面,建设美丽中国最终的目的落实在人民,为人民的生活与后代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与人民最相关且最贴近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便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这场攻坚战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需要从源头解决问题,从源头进行防治,上到工业生产下到农业发展,上到大气下到水、土地的污染,这些问题都摆在人民面前。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1]32-33。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项需要长期耐力与毅力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辛苦付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天蓝、山绿、水清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天下大同的治理目标

我国古代对于大同思想的发展鼎盛于春秋末到秦初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剧烈的变动,因此不同阶级对于大同社会的追求也就勾画出不一样的蓝图。农家追求“并耕而食”的理想社会,每个人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劳动,社会中没有剥削,人们除了进行农业还可以开展简单的手工业生产并进行等价交换,农家认为至高无上的君主也应当与人民“并耕而食”,农家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是基于自身所处的阶级与落后的经济观点。道家则认为大同的理想社会本该是“小国寡民”,大家各顾各的,吃自己的食物,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打扰到彼此,因此在《老子》中说道:“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比农家与道家,儒家的天下大同思想更加符合今天时代发展的要求,《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及理想社会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没有战争的扰乱,人民安居樂业,人人和睦,男女老少都有一个好的发展与归属。儒家的大同思想之所以更为现代人接受,是因为它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所有期盼,因此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儒家的大同思想为必不可少的文化资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放眼于国际,打造一个“世界大同”的理想状态。第一,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儒家的大同思想其中一点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平等对待。放眼今天,在坚定不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以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为出发点,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联系,打破传统的霸权、强权国际关系,坚持对话协商,争取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的外交路线。第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世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当前疫情蔓延全球,中国积极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弱小国家我们强力支持甚至积极配送相关物资;对于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始终保持疫情状况透明化,抗疫方案公开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解决当前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问题积极贡献中国方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顺利回到正常秩序中。第三,打造“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将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寻求各国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加强同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财金、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4],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打破传统的国际关系,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建立全面开放型的世界经济。第四,积极推动全球文明观。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不再是摧毁式而是共享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特色,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中国积极倡导加强文明交流,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先进文化资源共享,促使世界文明在互学互鉴、平等相待的氛围下实现创造性发展,“致力于推动人类朝着建设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不懈努力”[5],继续发扬负责任大国的精神,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扩展到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国际社会中,继续坚持以世界人民为中心,秉持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决心,不断地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虽然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针对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这些思想放在今天仍然大有裨益。其中优秀的人文思想是新时代人们行为规范良好的价值指引,优秀的精神品质更是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形成的精神寄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积极发挥着自身的巨大力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并大力鼓舞人们尤其是当代中小学生认真学习、深入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任何国家的治理方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个国家依据自身的国情与特点在不断摸索与借鉴中去发展。这个过程是长期性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魅力与文化影响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贡献出自己丰富且营养的文化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需要加大学习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需要加强宣传与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中国声音走向世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更多的智慧与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宝库,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标识,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支撑中华文化五千余年传承发展和中华儿女接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加大学习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更多的智慧与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0.

[3]张文显.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个核心命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26(1):23.

[4]杜飞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命运文明进步方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10.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65.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