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中心三平台”智慧应用架构设计与实现

2020-03-25张涛陆娟冯瑞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

警察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市局全局警务

张涛 陆娟 冯瑞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

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南京公安信息化工作正从数字化、网络化向协同化、智能化转型,原有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架构无法满足新形势、新需要。各个条线(指业务部门,下文同)也井喷式的提出智慧警务应用需求,有些部门先行进行试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大数据应用成果带来红利的同时,警务应用也呈现不断分离的现象,造成重复建设、数据融通困难、基层应用不方便,甚至可能产生新的壁垒和数据重复采集。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不断探索、大胆尝试,逐步提炼形成了智慧警务应用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中心三平台”建设理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新形势的智慧应用架构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就架构设计、实现途径、成果和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一中心三平台”架构设计

(一)总体架构思路

为适应警务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南京市局提出了“一中心三平台”建设理念,以全局高度,统筹警务业务需求,从技术出发,统筹信息化建设的架构、标准和平台,最后进行统一的建设,确保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一个整体。力争以“一中心三平台”的总体架构,形成情、指、行、督、服一体化作战能力,实现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协同化、移动化的警务运作新模式,高效支撑治安防控、侦查办案、指挥调度、执法监督、服务民生等业务工作。最终实现大数据应用服务警务工作,实现各部门、各条线应用功能的整合,实现三个平台支撑民警的日常工作。

(二)“一中心”设计

“一中心”是警务大数据中心,采用分层架构设计,让各层、各模块之间充分解耦,以警务各业务系统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警务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形成提供硬件资源基础、数据汇聚存储、通用应用云集的警务大数据中心。各条线、部门统一向市局大数据中心提出的硬件、数据、通用应用资源需求,由大数据中心向全局提供相应的资源,有效支撑全局基础性、共用性智慧警务应用。

(三)“三平台”分类

警务基础平台是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的核心载体,情指平台是公安业务的主要支撑平台,行政办公平台为全局各单位提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与运作手段。

1. 警务基础平台设计

警务基础平台,广泛串联“人、案、物、警情、事件”等基础性警务管理工作。该平台作为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的核心载体,需要满足基层派出所日常信息化的工作,需要承载各警种的综合业务。立足解决数据整合问题、系统架构统一问题、业务功能共享问题、运行安全保障问题、高端应用拓展问题。注重“共享与服务”,以公安五要素为主线,涵盖实有人口管理、地(住)址管理、案事件管理、物品管理、单位管理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公安业务,形成以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为核心,以内外网、有线无线传输为渠道,以安全为保障的综合业务管理和基础数据支撑平台。

2. 情指平台设计

情指平台,重点服务于“打、防、管、控”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该平台以业务工作为牵引,按照“常态各有侧重,战时联勤联动”的原则,以及时高效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强化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安保工作为核心工作目标,通过数据逻辑融合、统一指令调度、分级分类处置、联勤指挥协作、多维态势分析和智能风险感知等功能,构建情指联动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公安机关快速处置、精准感知、辅助决策、治安防控、联勤指挥、预知预测的实战能力,打造“智慧警务大脑”。将平台建设成为一个“统一信息汇集、统一指令调度、分级分类处置、联勤指挥协作、多维宏观分析、实时动态监测”的情指平台,实现智能感知、智能监测、任务管理、融合应用、联勤指挥、专题展示等功能。

3. 行政办公平台设计

行政办公平台,应用于“政工、纪检、督察、办公、警保”等警务保障体系。该平台以工作流系统为核心打造流程控制中心,以报表系统为基础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展示,以数据管理系统为支撑实现信息内容的管理,以发布系统为窗口打造内部统一办公门户。通过高度的信息共享,以高效率、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办公应用智能化、业务管理精细化、移动警务便捷化,为全局各单位提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与运作手段,为宏观决策及管理提供现代化服务。最终构建统一数据、统一框架、统一门户、统一平台的智慧警务行政办公平台。

(四)与第三方应用边界的关系

1. 与PaaS层、DaaS层的关系

(1)梳理PAAS层的组件需求,实现PAAS层到DAAS 层的纵向解耦。包括:数据接入部分对应预处理组件、传输交换组件,数据组织部分对应分布式文件系统、列式数据库、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多维分析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组件,数据服务部分对应服务总线、API网关等。

(2)在DAAS层中,针对各类数据资源特点,引入不同技术对DaaS各环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处理技术解耦。同时,依托数据服务,按主题库类型进行服务切分,实现横向解耦。DAAS层通过六大类服务实现纵向解耦,对上层应用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服务。

2. 与部、省业务系统的关系

上级下发的业务系统,市局采取能融合尽量融合的原则:(1)应用融合,在省厅协助对下发的业务系统进行服务化改造,将部分应用封装成数据服务接口,在“一中心三平台”架构的基础上,市局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数据服务与省厅系统对接、融合,实现条线系统的统一;(2)门户融合,对于无需应用融合的业务系统,进行上级下发系统与市局门户系统的相互融合,基于数字证书实现用户体系的对接,实现根据民警工作职责推荐系统应用的同时,避免民警多次登录问题。

3. 与条线、部门自建系统的关系

为统筹好、支撑好各单位的业务应用建设,市局出台了有关规定,明确大数据中心负责全局硬件服务器的统一购买、各类数据资源的统一汇聚,由大数据中心把关各条线、各部门的建设需求,提供统一的硬件、数据、应用支撑。对于多条线、多部门通用的建设需求纳入“一中心三平台”内统筹建设,个性化建设需求由相关单位在通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完善。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各条线、部门的硬件维护、数据治理、底层应用等工作,将大数据中心的能力全面提供给实战部门应用。

二、“一中心三平台”实现途径

(一)现有应用的梳理

统筹好应用建设的前期是掌握全局应用台账,近年来,市局持续开展全局应用系统登记工作,2018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应用系统注册编目工作的通知》,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应用系统注册登记工作。对全市未注册系统实时进行扫描,定期进行通报,推进全局系统的全注册,截至目前共登记应用系统88个,实现全局应用系统台账的全面掌握。

(二)标准规范制定

为避免少走弯路,建立了规范机制加强统筹,坚持以机制统领建设应用的基本思想,制定形成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方面的规范指南。

(三)标准化改造

对于已建成及建设中的应用系统。隶属于警务基础平台、情指平台、行政办公平台的建设内容,业务部门在大数据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标准化改造,采取封装服务或者纳管应用等方式与对应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功能、用户体系的对接融合。

对于待建设的应用系统。在系统建设前,由大数据中心对新建项目进行统筹把控,方案中隶属于警务基础平台、情指平台、行政办公平台的建设内容,一律纳入三平台统一建设需求,由市局统一建设,相关业务部门参与。业务应用系统需根据系统分配与三平台对接,在数据、应用、用户体系方面进行标注化改造,实现对接融合。业务需求部门对目前已存在、能力不符合需求的应用,可提出升级改造需求,由市局统一升级。

三、成果和应用

(一)警务大数据中心

1. 建成警务大数据中心硬件资源池

资源池包括50个MPP数据库节点、57个实时计算节点、125个离线计算节点和149个全文检索节点,共381个节点,为全局提供统一的警务大数据中心硬件支撑。

2. 建成市局统一的数据资源池

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共享合作协议、与企业公司构建联合实验环境、购买外部数据等方式,不断扩展数据资源体系。截止目前,汇聚各类数据资源939类,9000多亿条,数据量超过5PB。同时,按照公安部相关规范要求,完成数据对标,开展资源库、主题库、专题库、标签库建设。建成人员主题库3亿条、车辆主题库786万条、案件主题库2807万条、关系专题库72亿条、轨迹专题库7600亿条,向全局应用提供数据资源服务。

3. 建成市局统一的通用应用中心——大数据实战应用中心

包含全息档案、轨迹查询、布控中心、模型分析、可视化分析、人像追踪等通用应用,并将通用应用直接开放给民警使用,普通权限全警授权,高级权限覆盖全警的30%。同时,以微服务的方式封装通用应用,为各业务系统提供能力支撑。

(二)三平台

1. 初步建成警务基础平台

融合市局各类涉及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的各条线、部门系统功能,涵盖了“人、案、物、警情、事件”等基础性警务管理工作,覆盖了指挥、户政、治安、刑侦、法制、督察、禁毒、经侦、监管、反邪等业务部门的基础工作内容,包含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单位管理、接处警、案件办理、刑事物证、看守关押人员、警务督察、法制监督、绩效考核、统计报表等公安主导业务的工作,已初步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格局,警务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已成为常态工作。

2. 初步建成情指平台

融合各条线、各部门的信息研判、指挥调度等,重点服务于“打、防、管、控”的相关系统功能,涵盖了数据赋能、信息感知、信息服务、指挥调度等功能,简化专业警种数据查询流程,完成以“赋权及赋能”体系进行规划建设,审批权限后自动赋能,按照此体系建立授权与监督体系,实现各警种在大数据、移动警务条件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目前,该平台已覆盖所有一线实战单位,依据用户角色给予社区民警、刑侦民警、治安民警不同的默认权限。

3. 初步建成行政办公平台

逐步融合警云通、公文系统、通讯录系统、政工系统、档案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现已提供公文处理功能、辅助办公功能、档案管理功能、车辆管理功能、队伍管理功能、固定资产管理功能、警云通、移动办公功能等。初步实现了办公系统的统一数据、统一框架、统一门户、统一平台行政办公平台,推动了办公系统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目前,该平台已覆盖所有民警,平台根据用户工作职责自动授予相应默认权限。

(三)实战应用案例

1. 服务社会治理创新工作

全面推进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建设,支撑全市网格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警格、网格“双格融合”,同步增强公安便民服务和政府社会治理工作,获得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在全省予以推广。打造了南京公安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金陵网证”品牌,广泛对接省市政务门户、APP及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入选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累计注册用户及提供服务次数双双突破百万。

2. 赋能服务一线所队

研发公安机关辖区综合态势系统,其中警情、案件、人口、队伍、督察等专题分析功能,实现基层所队“一屏观天下”;警情案件实时跟踪、提醒能力,为派出所关注的过程式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该系统在全市180多个派出所推广使用,并在60个派出所开展个性应用培育,获得基层的广泛好评。

3. 夯实智慧单兵实战能力

根据公安部、省厅相关移动警务创新应用工作部署,今年以来,南京市局完成“移动接处警”“自助提讯预约”“慧治安”等应用开发,其中“移动接处警”实现了警情的快速流转和涉警信息的触发式推送,“慧治安”在全国公安第一个实现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现场处罚文书互联网送达;研发的“智隼号”新一代智慧警车,实现数据采集汇聚、信息预警防控、移动指挥作战“三个统一”。

四、结语

2017年以来,南京市局按照“一中心三平台”架构建成警务大数据中心,提供381个节点的大数据平台,基于939类、9000多亿条数据资源的提供数据基础服务,以及各类主题库、专题库服务,同时提供全息档案、轨迹查询、布控中心、模型分析、可视化分析、人像追踪等通用应用能力支撑。同时,全面梳理全局业务应用,制定相关建设标准,根据应用系统分类进行标准化改造、整合,在警务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初步建成警务基础平台、情指平台、行政办公平台,实现全局应用的分类整合。最终以“一中心三平台”架构贯穿每一项智慧警务应用建设,推动智慧警务应用建设的标准化、可持续发展,实现向新一代智慧警务的转型。

猜你喜欢

市局全局警务
Cahn-Hilliard-Brinkman系统的全局吸引子
量子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的全局存在性
请记住我的名字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周口:狠抓建设,构建三级宣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