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建筑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尝试

2020-03-24单净璇张惠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棱锥棱柱苏州

单净璇 张惠珍

【摘要】地方文化从情感上说极易被学生接受.将苏州建筑文化融合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起到了传承苏州建筑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课例的形式探讨了一种让苏州建筑文化步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新形式,希望让学生能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苏州的建筑美,欣赏苏州的建筑美,并能在将来创造苏州建筑美的能力.

【关键词】苏州建筑文化;丰富的图形世界

苏州建筑文化有着2500年的悠久历史,苏州城市山水格局:一侧望山,八面临湖,水网密织;城市空间格局:古城居中,东园西区,南吴北相,四角山水.古城粉墙黛瓦、前街后河,河街并行;新城以水为魂,融合多元文化,空间疏密有致.这其中有大量建筑可以抽象为我们数学中的常见图形,如果我们将苏州的建筑文化融入我们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真实而亲切、生动而美妙的感受.

1 新课程标准呼唤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姑苏文化资源陆续被用来开发成校本课程,或是作为新授课知识点引入的素材,但很少真正将这些资源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让地方文化真正走入课堂.生活在苏州土地上的学生对苏州建筑文化饱含热情和探索的欲望,将苏州建筑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不仅能为学生增添亲切感,激起他们的共鸣,又能在精神传承中彰显姑苏文化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苏州建筑文化的课例剖析

近期,苏州市初中课改展示活动在苏州高新区举行,本次活动以“提升初中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旨在展示课改成果,总结推广课改经验.笔者在本次活动中开设了《5.1 丰富的图形世界》一课,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几何课.笔者在准备本节课的过程中尝试融入苏州地方建筑文化,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节课分如下几个环节:

2.1 创设情境

欣赏《美丽苏州》视频: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各种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设计意图:美的形式多种多样,视频通过苏州的建筑展现出了空间藝术之美,而空间艺术就是利用几何体对空间进行划分而形成的.)

2.2 探索活动

师: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苏州的美.

活动一:认识几何体

师:近期,苏州园林文化交流项目在网师园开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归纳:我们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几何体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

(设计意图: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进而用数学的眼光抽象为几何体,并让孩子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也可以看成这样的几何体,让他们经历从现实物体抽象到几何体,再将几何体应用于生活,去寻找现实物体的过程.)

活动二:感悟点、线、面的关系

师:展示上述几何体的实物教具,同学们分别描述这些几何体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讲了很多几何体的特征,比如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圆锥有2个面、1个顶点等.

师:从同学们的描述中老师发现,大家其实都是从点、线、面的角度去进行的,那么这些元素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以继续观察这些几何体再来说一说.

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线与线相交得点,面与面相交得线.

引导同学们回忆在研究面的时候我们发现圆锥的这两个面其实不一样,进而研究平面与曲面.

归纳得出:1.线与线相交得到点,面与面相交得到线;2.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认识的几何体的描述,引导学生从点、线、面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几何体,并研究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通过实物、图片,认识棱柱、棱锥的相关元素

以视频中两个不认识的几何体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数学书122页内容,从而认识棱柱、棱锥的相关元素(棱、侧棱、顶点等).

(设计意图:本节课关于棱柱、棱锥的具体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因此可以让他们以观察后自主阅读的形式完成对自我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

小组合作:

同学们能用手中的磁力片搭出棱柱或者棱锥吗?

观察并思考:棱柱与棱锥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棱柱的特点:

1.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

2.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3.侧棱长都相等

棱锥的特点:侧面都是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完成对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后,让他们以动手搭建磁力片的形式进一步感受并讨论归纳出棱柱与棱锥的特点.)

活动四:对常见几何体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比较圆柱与圆锥,棱柱与棱锥等几何体的异同,进一步感受我们已学习的几何体的区别与联系,进而让孩子们发散思维,以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了这么多几何体,其实就是柱体、锥体、球体三类.培养他们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增强数学意识.)

2.3 当堂反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 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 )

② 正方体、长方体都是棱柱.( )

③ 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

2.将下列物体与与其相似的几何体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第一题以辨析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棱柱、棱锥相关特征的理解,第二题回到本节课开始的情境,让他们再次感受现实物体与抽象几何体的联系.)

2.4 课堂小结

(展示苏州的一些著名景点建筑图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从现实世界中用数学的眼光抽象得到几何体,还学会了从点、线、面的角度去认识、分析、描述它们,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丰富的图形世界”,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欣赏我们苏州建筑的美.

3 笔者的话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历来是众多文人墨客向往居住的古城.如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士开始扎根于苏州,他们对苏州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就笔者任教的班级来说,非苏州人占比近50%,其中对苏州建筑文化感兴趣,期盼将其融入课堂的人数超过了60%(如下表).

将苏州建筑文化融合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起到了传承苏州建筑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苏州的建筑美、欣赏苏州的建筑美,并能在将来创造苏州建筑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将姑苏文化融入化学课堂——“御窑金砖的烧制与铁及其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6):66-69.

猜你喜欢

棱锥棱柱苏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纯位移线弹性方程Locking-Free非协调三棱柱单元的构造分析
立足概念,注重推理——以棱柱为例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盘点以棱锥为背景的空间几何题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三棱柱旋转黑板的研究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