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定土楼,“崖边人”终有归家

2020-03-24罗拉

环球人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客家人土楼

罗拉

福建土楼。

“亻厓”就是“我”,客家人常把它挂在嘴边。有人说,“亻厓”的形状像走到悬崖边而无路可走的人。

元宵节刚过不久,在母亲的介绍下,我结识了客家老先生阿耕。西晋年间,客家人为躲避北方战乱,自中原向南迁徙,走啊走,望不到边,看不到头。直到明朝,一些人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原永定县)停了下来,有人指了指郁郁葱葱的山说:“那是希望的样子。”原来,他们发现这里的黄土黏性很强,可以拿来造房子,便就地取材,利用土木造楼。

“从那时起,客家人终于有了家。”阿耕对我说。阿耕本名林日耕,已经71岁了,1988年在土楼开了第一家饭店“阿耕饭店”,之后开旅馆。1991年,永定旅游局将其聘为专职导游,至今阿耕已为两位国家领导人、100多位部长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现场讲解永定土楼。

阿耕讲普通话时有明显的客家腔,提到土楼异常兴奋,声音洪亮,跟我聊了两个小时,一口水也没喝。他是振成楼的楼主。该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由阿耕的爷爷设计建造。当时,他按八卦图设计了两栋环状楼,俯瞰如两环同心圆。振成楼设计独特,被称为“土楼王子”,占地5000平方米,有208间房,如今仍住着13户人家。

上图:土楼内部的走廊。中图:土楼内有几层,分别住着好几户人家。下图:土楼内的楼梯和土楼外晾晒食物的草坪。

对客家人而言,土楼代表着家。阿耕出生时,爷爷把他的胞衣(即胎盘)“种”在土楼厨房门后面。他在门后挖洞、放木炭,拿纸包住胞衣,贴上红条,填土密封,然后对天地烧香。阿耕动情地说:“‘种胞衣是客家先辈传下来的,寓意孩子长大后,走到天涯海角,都要回家。”

几十年来,阿耕亲手造过好几栋“家”,在他印象中,选土最关键。“土质太黏会产生裂缝,太松又夯不实,最理想的是水田下面的泥土,制作前还要加入细河沙或者石灰反复翻整,发酵10天后才能使用。”这样制作出来的墙面隔热保温,冬暖夏凉。为了使土楼更加坚固,阿耕每夯10厘米就在墙体中放入竹片或杉木条作为墙骨。这些墙骨使得土楼几百年来屹立不倒。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土楼之一环极楼被震得出现了一道长3米、宽20厘米的大裂缝。但令人惊讶的是,过了一阵子,裂缝竟慢慢合并,直至消失。后来,专家考证发现,圆形土楼的向心力很强,再加上楼中墙骨的牵引作用,使得环极楼自动“愈合”、安然无恙。

永定位于深山密林,古时常有土匪藏匿,土楼则有很強的防御功能:一二层外墙不设窗户,防止小偷和强盗爬入;整栋楼只有一个门,大门一关,就是封闭的“城堡”。

早期,土楼本有方形和圆形,但客家人发现圆楼更有优势。同样周长围成的圆楼,面积是方楼的1.273倍,内院空间更大。客家人喜欢相聚而居,圆楼相邻房间的朝向差别不大,采光均匀,家族分配房间时,临近家户的居住环境能保持一致,避免了家族内部的争吵。因此,客家人认为圆楼代表着和谐与圆满。

“现在土楼很出名啦,但你知道第一个给土楼打广告的人是谁吗?”我摇摇头。“美国人!”阿耕笑道。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中国闽西南地区有许多或圆或方的奇怪建筑。据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怀疑这是中国的“隐匿核力量”,派副总统两次秘访中国台湾调查,后来才知是客家人的民居。这段传说也让土楼越来越有名。

2008年7月7日,永定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专家认为它烙着东方血缘伦理和聚族而居的传统。为了这天,阿耕做了10年的“坏人”。1998年,阿耕建议当地政府将土楼申遗,寻求更长远的保护,但为了申遗区域的整洁,村民的楼房必须拆除。他们骂阿耕,说他在害人,几天后却惊讶地发现,阿耕自建的两层小洋楼不见了。他带头拆完自己的楼,又挨家挨户上门劝说:“申遗成功,我们的家既能受到更好的保护,村子也能发展旅游业,大家就会慢慢富起来!”村民见他如此坚持,渐渐接受了他的建议。

后来,土楼申遗成功,仅1年永定就迎来200多万名游客,旅游总收入达到惊人的9亿元。村民经营旅游相关的生意,生活渐好。永定撤县改区之前,还成了“中国旅游百强县”。

几十年来,阿耕鼓舞了许多年轻人返乡从事土楼保护工作。他望着埋着他胞衣的地方:“胞衣在土楼的一天,我就是土楼人。”

猜你喜欢

客家人土楼
“美味”的土楼
“红美人”的故事
赖炜炜作品
游览永定土楼
畅游土楼
客家祖地
行酒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
给你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