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用“逆向关怀”改掉女儿依赖心

2020-03-24李黄英

现代家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盲从俊杰逆向

李黄英

妈妈净添乱

一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妈妈,你来帮我涂颜色吧。”女儿萌萌一边画明天要交的画,一边向我求助。“上周你参加训练耽误了时间,妈妈才帮你的,这次你自己画吧。”我拒绝了。“妈妈,你再帮我一次吧。我自己画,至少还要一个小时呢!你就忍心看我11点还不能睡觉吗?”女儿走过来拉着我的胳膊撒娇。

上周末,萌萌的作业比较多,参加训练又耽误了时间,考虑到第二天上午她要参加运动会,我担心晚睡会影响她比赛,就帮她涂了颜色。没想到,她竟然产生了依赖思想,还想让我帮她。

这时,我正好看到书上的一段话: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群因为不为觅食发愁,也不用奔跑逃避敌害,繁殖得很快。一段时间后,它们啃光了森林,开始被饥饿和疾病困扰。一个管理人员建议,把狼引入鹿苑,果然十分见效。因为,狼会捕食鹿群中的病弱者,同时迫使鹿群奔跑起来,增强体质。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我发现以前我对萌萌的正向关怀太多,造成她10岁了还不独立,凡事都要依赖我,自信心不足。如果我实施“逆向关怀”,给她制造麻烦,让她走些弯路,或许就能够让她摆脱对我的依赖。

于是,我笑眯眯地答应下来:“好的,我们一起加油早点画完。不过,妈妈不太擅长画画。”“没关系,你照我说的做就行,先涂深蓝色。”我拿出深蓝色的马克笔涂起来。“哎呀,我涂到线外了。”刚涂了一会儿,我就犯了错。“我来修补吧。”萌萌皱了皱眉,拿涂改液补救着。也许是担心我撂挑子,她没责怪我。谁知,几分钟后我又出错了,这次是拿错了色号,涂成了其他颜色。女儿再也沉不住气,气呼呼地奪过我手中的笔:“算了算了,我自己涂吧,你净添乱。”“这两种颜色太接近了。”我辩解道。女儿挥挥手,不想听我解释,我便回沙发上继续看书。

之后,萌萌叫我帮她收拾书本,上课时她却发现语文书落家里了;睡觉前叫我帮她找第二天要穿的袜子,结果早上穿衣服时发现袜子一个颜色一只……有了几次教训后,萌萌再也不找我帮忙了,甚至我主动帮忙,她也毫不客气地拒绝。

不跟好的比

此后,萌萌不再事事依赖我。可她做作业仍然磨蹭到很晚,学习成绩不理想。

这天晚上快9点了,她还在埋头赶作业,而同事已经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儿子看课外书的照片了。相比之下,女儿太“蜗牛”了,我忍不住催促她:“澜澜已经在看课外书了,你就别磨蹭了。人家做作业快,成绩也好,你就不能多向他学习学习?”萌萌一脸不高兴:“你就知道拿我和他比,你咋不让他做你的孩子?我做作业就是慢,快不了!”她放下笔,伶牙俐齿地还击道。接下来,不知是有意,还是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她做作业更慢了。她的表现提醒我又犯老毛病了,于是,我咽下责备的话,开始悄悄寻找逆向的例子。

闺蜜的儿子俊杰和萌萌同班,昨天我听闺蜜抱怨俊杰写作业慢。想到这儿,我去卧室关上门给闺蜜打电话:“俊杰的作业还剩多少?我家萌萌太磨蹭,还在抄写生字呢。”闺蜜叹口气:“俊杰除了抄写,还有背诵和数学两页练习题没做,光数学作业估计都要写到10点,背诵只能到明天早上完成了……”我又发微信问了其他几位家长,发现萌萌完成作业的情况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糟。

我出了卧室,看萌萌正皱着眉头赶作业,再次尝试“逆向关怀”:“尽力做吧,别有压力,妈妈催你是想让你早点睡觉。刚才,我跟你几个同学的妈妈聊天,得知他们不但写得慢还写得潦草。你虽然慢点,但至少书写工整。”“啊,还有比我更慢的?我以为我最慢呢!”听了萌萌的回应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她这么没自信!我有些后悔拿她和优等生比。

得知自己并不差,萌萌一下子来了精神,加快速度,提前半小时完成了作业。

看到她的改变,我决定趁热打铁。当天,我建了一个学习互助群,邀请同年级的部分家长入群,其中中等生家长居多。我们约定,孩子一旦完成作业,家长就在群里打卡。当天速度最快的前6名获一颗星,月底根据孩子累积的星星数量发奖。我们希望借此让孩子形成你追我赶之势,帮助他们改掉做作业磨蹭的坏习惯。孩子在群里都用动画片里的人物代替真实姓名,所以大家并不知道谁是谁。

从这以后,萌萌做作业时,我就常给她播报群里的情况:“还有7个同学在你身后。”她偶尔走神,我就提醒她:“赶快,苏菲亚和喜羊羊只剩听写英语单词了。”前有榜样,后有追兵,萌萌做作业再也不敢分神儿,速度快了很多,上光荣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月底,萌萌用积攒的星星兑换了芭比娃娃的奖品。看到自己竟然把十多个同学甩在身后,还得了礼物,她渐渐找回自信,做作业不再拖延,学习也更积极主动了。尝到甜头后,我有意拿萌萌和差生比,强化她的自信,结果期末考试,她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大幅提升。

老师不一定事事都对

我发现,萌萌不太有主见,独立思考能力差。我想,能不能也用“逆向关怀”的方法帮她改掉这个毛病呢?

一天,萌萌指着网课上的一道练习题,说:“这道题虽然复杂,但老师教过,我照着做就行了。”然后,吭哧吭哧写起来。等她写完,我悄悄拿出参考答案一看,发现她虽没做错,但参考答案给出的方法更简单。我灵机一动,问她:“你做对了,但是有没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呢?”“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这就是最简单的解题方法!”她不屑地说。

我给萌萌看了参考答案和视频讲解,萌萌一下子呆住了,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我趁机引导她:“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疏漏的时候。所以,不管是老师、爸妈还是专家,你都不要盲从,要自己动脑,你自己想出来的解决方法有可能更好。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他做实验有一次结果和物理学家推导出的结论不符,他没有盲从专家,而是反复思考,重做实验,最终证明自己是对的。如果他盲从专家,就不会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也就不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了。不光做学问不能盲从权威,干什么事都不要盲从他人,要做有主见、会独立思考的人。”萌萌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一周后,萌萌回家兴奋地告诉我:“学校的艺术节明天开始,我参加合唱,化妆师让我明天7:30到学校化妆。”晚上我收到班主任发来的信息,要求孩子明早6:30到校。“两个要求不一样,到底听谁的啊?”我问萌萌。萌萌也有点蒙,但还是犹豫地说:“要不,听班主任的吧,毕竟她是正式老师。”我给她分析:艺术节9点开始,合唱是最后一个节目,去早了没意义。我建议她找班主任确认一下。萌萌想了想,点点头。一开始她有点不敢,几经犹豫,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打了电话。打完电话,她高兴地说:“妈妈是这样,参加跳舞的同学要求6:30到校。班主任弄错了,以为我参加的是舞蹈节目。”“哦,原来是这样。萌萌有进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了。”我表扬道。

看到女儿因“逆向关怀”转变了很多,我欣慰地笑了。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盲从俊杰逆向
盲从
盲从
新新人类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表演大师
哲理思辨
我的同桌
我给桌子“洗脸”
what、why、who用法小结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