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

2020-03-24董莉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髋部髋关节骨折

董莉莉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苏阜宁 224400)

髋部骨折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两种,其在全身骨折中的比例可达到7%左右,在老年骨折患者中比例更是高达23%[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多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及骨质疏松,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手术危险性,还易引发多种术后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2]。为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十分重要。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及健康需求的提升,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早手术、开展早期活动、提升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等问题,已成为医学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3]。该文纳入该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8例髋部手术患者,观察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8例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优质护理)与观察组(59例,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纳入标准:患者经CT等检查,均符合髋部骨折诊治标准;无依从性较差患者。排除标准:患者精神状态、认知能力均不符合该次研究基本要求。对照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5.8±2.4)岁;车祸伤11例,自行跌伤48例;股骨颈骨折4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住院时间7~23 d,平均住院天数(12.3±0.8)d。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62~95岁,平均年龄(78.6±2.2)岁;车祸伤10例,自行跌伤49例;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住院时间9~25 d,平均住院天数(12.6±1.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该研究参与者均自愿参与,伦理委员会表示认可该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详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有效控制患者原发疾病。患者入院后,做好术前检查与护理查体工作,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每日动态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性、疼痛程度、心肺功能、压疮危险、生活自理能力及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等全身状况,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有效的护理。同时,对患者是否存在重度偏瘫、心肺功能不全等手术绝对禁忌证进行仔细评估。(2)术前心理支持。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逐步退化,存在理解能力差、执行力低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影响因素,加之突发骨折会发生剧烈疼痛,造成患者情绪产生巨大波动,甚至存在悲观情绪,不仅对生活丧失信心,还不愿意配合治疗[4]。为此,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在详细沟通与交流基础上,通过介绍疾病知识、保健常识、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成功率、安全性与相关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心理建设,免除患者的担忧、树立乐观心态,强化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与护理。(3)注重疼痛管理,预防切口感染。由于老年人耐受程度较差,贯穿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疼痛易导致患者血压及血糖不稳、饮食下降及心脑血管意外等问题[7]。针对轻度疼痛一般给予疼痛教育、心理支持、调整体位与物理治疗进行止痛,如耳穴贴压交感、神门等穴位;针对重度疼痛患者,遵医嘱给予阿片类止痛药物间断治疗或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感染主要包括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方式,针对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内源性感染,术前应妥善控制好患者病情,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对留置尿管患者,增加导管护理。术前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严格执行护理规范,术中遵循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无菌换药,并勤换衣物。为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手术创伤引发深静脉血栓,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患者在恢复感知觉后即进行床上运动,如负重锻炼、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锻炼,待病情稳定,及早下床活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由于老年人骨质特殊,建议开展主动功能训练,指导患者术后进行翻身、起坐等动作,并建议患者及早下床活动[8]。术后1 d,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关节、上肢负重、下肢抬举及静止性肌肉收缩功能训练;针对关节置管患者,拔除引流管后,在家属或护理人员协助下,在床边进行短时间行走;部分病情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周,为减少患者发生二次跌伤与再骨折情况,需由家属陪同,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接受短时间下地站立。

1.3 观察指标

选用视觉评分法(VAS)、Harris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髋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详细统计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患者疼痛、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疼痛、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情况对比表[(),分]

表1 患者疼痛、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情况对比表[(),分]

2.2 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低于对照组的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

3 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常见手术方式有PFNA髓内定钉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由于围手术期卧床时间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甚至可能引起致命性并发症,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原发疾病病情,还降低了手术成功率,提升了患者死亡率。因此,为减少临床死亡率,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这符合“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观念。

术前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妥善的心理支持与护理,既有助于控制患者原有基础性疾病,又能稳定患者情绪。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可将患者骨折实际情况告知医生,以供其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术式。对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等措施,缓解了患者的痛感,降低了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康复功能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分析研究结果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3.1±0.3)分、髋关节功能评分(86.7±1.5)分、生活自理能力(91.3±1.2)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玥玲[9]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7.62±7.9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低于对照组的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缑玉琴[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6例(1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既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痛感,又恢复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干预效果较为理想,建议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髋部髋关节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