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2020-03-24李芳芳王芳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李芳芳,王芳梅

(德州市中医院,山东德州 253000)

大部分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由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而产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气道损伤、呼吸机依赖症、呼吸机萎缩症等并发症,导致出现撤机困难及撤机阻碍,患者在出院时会出现严重的气道功能受损以及肌无力等现象,对其预后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配合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使其接受躯体活动干预训练,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康复护理通过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结合床上康复护理、床边康复护理、离床康复护理、呼吸机训练等措施,为患者实施多方面的早期康复训练,使患者恢复速度加快,提升生存质量。该次选取该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均大于24 h,在ICU治疗时间大于24 h,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无语言障碍;入组患者及家属及同意参加该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状态不稳定患者;不愿意参与研究者。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65.8±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65.2±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ICU病房护理,包括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及相关日常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1)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对患者的肌肉及肢体活动度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2)床上康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可为其进行适当的按摩,力度适中;(3)床边康复:患者坐位,进行适度的上肢、下肢活动,20 min/次,2次/d;(4)离床康复:患者可进行轮椅上踩脚踏车训练以及床边站立训练;(5)呼吸肌训练:保持呼吸通畅,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以及振动排痰,指导其科学地进行深呼吸以及腹式呼吸。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握力、首次床旁座位、Barthel分数、ICU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压伤、口鼻堵塞、胃部胀气)以及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Barthel分数为0~100分,与生活能力正相关;护理满意度指标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总病例数-不满意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2.2 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常见的综合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呼吸衰竭患者逐年增长。该病患者一般表现为换气功能障碍或肺通气功能障碍,需要长期借助机械通气维持呼吸,但由于长期使用机械会引发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呼吸机并发症,对其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应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提升自理能力,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1-3]。

近几年重症医学不断发展,ICU患者的死亡率逐年减低,现阶段临床医护工作人员不再只注重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将医疗重点放在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康复上,致力于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4-5]。ICU患者处于特殊病房,加上病情较为严重,常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影响康复,在以往的治疗中,一般给予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剂以及制动来确保通气顺利。据相关研究显示[6-7],近一半以上的患者出院后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原因是长期处于器械通气中,影响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为其制定康复计划,同时为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按摩,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快,给予患者呼吸肌锻炼能够提升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该文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丹等[8]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其在ICU病房的停留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改善通气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