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塘专用杂交水稻安粳优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2020-03-24谭宏周锡跃方福平舒小丽张宁吴殿星朱建方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秀水父本鱼塘

谭宏,周锡跃,方福平,舒小丽,张宁,吴殿星,朱建方

(1.浙江大学 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2.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1;3.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大幅提高,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由此产生了水产养殖与种稻产粮的矛盾。同时,在小龙虾、湖蟹等水产的喂饲过程中,存在饲料利用率低,加之人为投放肥料,造成水体中氮、磷等养分超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湖泊、水库、鱼塘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1-3]。因此,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与农业降污的重要课题[4-7]。

水稻是我国主粮作物,对保障粮食的“质与量”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生态安全的背景下,要开拓新视野,综合利用现代生产体系发展立体农业,建立以高效生态型水稻为核心的养殖水体净化新技术,在解决农业环境污染的同时,拓展水稻种植生产的新途径,与时俱进地创新鱼米之乡“促养增粮”的新模式[8-13]。

辐射诱变在特异种质创制方面具独特的作用,我们以诱变方法获得了罕见的高大壮秆突变体,以此选育了恢复系并配制了首个鱼塘专用水稻新品种安粳优1号。

1 选育经过

安粳优1号是用三系粳稻不育系安粳1A与自选的籼粳中间型恢复系渔稻1号配组选育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不育系安粳1A。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以粳稻不育系甬粳2号A为母本,安粳1B(甬粳2号B/3810//3168)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矮秆早熟晚粳三系不育系,2010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恢复系渔稻1号。籼稻骨干亲本93-11高大壮秆突变体GCR-1与自选粳型恢复系ZF26杂交,经系统选育得籼粳中间型恢复系YD01,2013年夏季定名为渔稻1号,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并于2017年授权(CNA20130456.0)。

杂交稻新品种安粳优1号。2009年夏季杭州,鱼塘专用稻株系YD01-08与安粳1A测配;2010年夏秋季杭州,以青虾、龙虾、螃蟹等养殖水体为试验场田,种植杂交稻,考察株高、抗倒性和节间的水生根与耐淹性能,入选组合1个;2011—2012年浙江夏秋季,安粳1A/YD01在杭州、湖州、建德三地进行稳定性和一致性评价试验。2013年春季,YD01定名为渔稻1号,安粳1A/渔稻1号定名为安粳优1号。2014—2015年进行不同鱼塘试验,表现突出(图1)。2016—2017年,推荐安粳优1号参加浙江省池塘种稻专用水稻品种自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8年,安粳优1号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8021)。

图1 安粳优1号在鱼稻共生背景下的种植表现

2 区试表现

2.1 产量

2016年区域试验,在青虾、湖蟹、黄颡鱼、鲫鱼等各种类型的鱼塘中,按80 cm×80 cm行株距移栽种植,667 m2平均产量303.5 kg,比对照秀水134增产102.2%,差异达显著水平;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3.3 kg,比对照1秀水134增产361.4%,比对照2甬优12增产46.3%;2年平均308.4 kg,比对照秀水134增产231.8%。2017年生产试验,安粳优1号平均产量327.3 kg,比对照1秀水134增产668.3%,比对照2甬优12增产99.5%。

2.2 抗性

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2016年该品种中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9,穗瘟损失最高5级,白叶枯病7级,稻飞虱7级;2017年也中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3,穗瘟损失率3级,白叶枯病平均4.5级,最高5级。

2.3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2016年该品种粒形圆粒,长宽比2.1,整精米率67.1%,垩白率3.2%,直链淀粉含量14.2%,胶稠度68,碱消值6.7,蛋白质含量9.9%,为食用三级优质粳稻,食味品质佳;2017年该品种粒形圆粒,长宽比2.2,整精米率69.9%,垩白率2.5%,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68,碱消值7.0,蛋白质含量8.0%,为食用三级优质粳稻,食味品质佳。

3 主要特征特性

生育期。作一季稻用于渔稻共生栽培,2016年平均生育期151.5 d,比对照秀水134短10.1 d;2017年,平均生育期153.3 d,与对照秀水134短7.1 d。

株叶形态。高大挺直,株高152.5 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前期生长拔节快,基本节间长,节上易长水生根,抗倒力强,抽穗整齐,叶片挺立,叶下禾,叶色深绿,熟期落色好。

经济性状。全生育期在深水条件下分蘖力极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着粒较密,谷粒椭圆形,无芒,中粒。区域试验结果:2016年,株高151.5 cm,每丛有效穗数52.9个,穗长23.1 cm,每穗总粒数327.6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4.1 g;2017年,株高153.5 cm,每丛有效穗数58.7个,穗长24.5 cm,每穗总粒数328.5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4.7 g。

4 栽培技术

在移栽后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采取全程不打药、不施肥的栽培管理方式。

适期播种。作为一季稻用于新型鱼稻共生模式,一般全生育期145 d左右,5月上中旬可以按养殖茬口衔接开始播种。每667 m2秧田播种量5~6 kg,鱼塘用种量0.2~0.3 kg。浸种时进行种子消毒。

合理稀种。秧龄控制在35 d以内,叶龄5~6叶移栽。每丛1~2苗,插植密度稀,要求60 cm×60 cm以上,扩大株行间距,通风透光,有利于鱼类活动并预防水稻稻瘟病等病害发生。

科学管水。水位管理上,深水种植,按专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特性控制好水位,加水以不淹没新叶为标准,不但有利于盛夏降温和深水促进鱼类生长,而且还可以预防鳞翅目和稻飞虱等虫害发生。

5 制种技术

适宜播期。夏制种父本5月中下旬播种,2期父本间播差7 d,第1期父本比母本早播3~4 d,叶龄差1叶。

培育壮秧。恢复系每667 m2秧田播种量12 kg,秧龄不超过30 d。

行比密度。由于恢复系花粉量大,采用大双行,父母本行比2∶18,300 cm开厢。恢复系行距33.3 cm,株距23.3 cm;不育系行株距13.3 cm×13.3 cm。

科学施肥。大田实行“促两头,控中间”施肥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腐熟栏肥50~65 kg。恢复系移栽后10 d,条施父本行尿

素4.0~4.7 kg;幼穗分化初期,施尿素2.3~4.0 kg作促花肥。不育系栽后5 d内施尿素10 kg作追肥;倒2叶露尖时施尿素7.3 kg作保花肥,抽穗灌浆期根外追肥,酌量喷施作物营养激素。

综合促高产技术。每667 m2九二○用量9~10 g;轻割叶;母本始穗后,每日清晨对其赶露水促母本早开花;赶好花粉促授粉。

加强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粒黑粉病、二化螟、褐稻虱等病虫害。

猜你喜欢

秀水父本鱼塘
鱼塘的面积
常规救灾晚稻品种秀水6545播期试验
不同年度优质晚稻品种比较试验
马丽设计作品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能叫你的名字
简述杂交玉米制种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植树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好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