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2020-03-24姜姝宇

中国食用菌 2020年2期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链经济效益

姜姝宇

(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现代生态农业中的食用菌产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生产加工中的产品及副产品,提供食品的同时增加产业经济效益[1],为此,基于这种趋势,分析全产业链视角下的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

1 食用菌产业链关系

一个产业链是由一个或多个彼此相连的产业链共同形成的链条整体,其中每一个链条均保持相对独立。基于价值关系角度,称同一产业内全部含有价值关系的活动形成的价值链关系为“产业链”。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产业链”为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过程中,依照产品内在的经济关联需求并遵循相关顺序连接产品相关经济活动形成的链式结构[2]。

产业彼此之间往来形成的产业链合作机制被称之为产业链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交易关系为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企业和处于下游企业间的关系。简而言之,下游企业是上游企业所寻找的目标客户,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

依照产业链或产业链上某一层次存在的企业间形成的某种产品的供需关系,划分产业链为4种类型,分别为:合作性、主从型、博弈型和松散型。产业链关系实质是可以有效反映以价值转让和产品生产为主线的企业联系,并体现企业间在市场供需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内在关联[3]。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由于产业链类型不同表现出的市场交易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产业链的企业市场交易关系Tab.1 Market transaction relations of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al chains

由表1可知,全产业链视角下的食用菌产业链中上游企业为食用菌产品原料供应商,下游企业为将食用菌产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销售企业,从供应商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食用菌经历了原材料销售-运输-食用菌企业-食用菌栽培-加工生产-运输-销售-消费者等环节,每增加一个环节食用菌产品的经济价值就增加一些,形成的食用菌产业链就呈现出产业链关系[4]。

2 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2.1 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积极经济效应

伴随人们膳食结构中食用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食用菌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2000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平均每年增长14%,已经逐步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六大栽培产业。目前食用菌产业是中国农村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型新兴产业,提升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国家财政税收,并且极大程度的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出口创汇[5]。

尽管食用菌产业被定义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模式属于多变型,且不存在与粮食、果蔬等产业争抢用地、劳动力等情况。农民可以依照当地农业生产特性,在闲时选择食用菌栽培,增加经济收益。目前食用菌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以及促进当地经济技术发展产业的第一选择,食用菌中有一部分野生品种,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因此栽培食用菌带来的收入可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份额极大。

食用菌产业具备成本低、周期短、市场潜力大以及产生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并且食用菌栽培利用秸秆和稻糠等,可增加秸秆使用效率,避免就地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现象,促进经济效益上升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例如:将玉米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增加秸秆利用率的基础上,节约食用菌栽培成本,食用菌菌渣可以作为家禽、鱼塘养殖的饲料,提升经济效益,促进食用菌关联产业经济发展。

2.2 经济效益评价

产品的投入与产出比值即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益,即经济效益。是企业力求用最少成本收取最高经济收入所追求的目标,以期实现经济资源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统计也是企业及政府部门最看重的数据之一[7]。

利用食用菌产品投入产出比值方法,计算投入产出数值,衡量经济效益水平高低。由于食用菌产业只是经济链条上的环节之一,并不单一存在,因此不能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食用菌投入产出比值分析,实现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评估,这样产生的结果不够全面客观。因此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应给予全产业链角度,产业链的发展能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同样也会影响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8]。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在考虑企业自身的产品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值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值为全产业链条带来的携有联动效应的经济效益。

基于食用菌产业整体分析该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从微观角度出发,以食用菌产业的某种食用菌为分析对象,利用全产业链对该食用菌产品进行价值追加,得出该食用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将该食用菌产品置于整个食用菌产业中,分析整个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

3 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3.1 增加科研及技术投入,推动产业链发展

面对我国现阶段食用菌原料缺乏且原料使用率低下现状,仅依靠增加物质投入和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不能够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应着重致力于食用菌原材料的研发,增加食用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提供经济支持基础上,大力推动食用菌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所合作,研发培育食用菌原料植物和食用菌相关一系列配套技术,力争在食用菌菌种选育、食用菌菌种养料研制方面取得进展[9]。同时积极研发优质食用菌菌种的种质资源,培育食用菌新品种。力求在食用菌菌种质量控制、高效保湿材料、安全生产技术,以及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效增强食用菌产业市场的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营造优质氛围,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针对我国居民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现阶段的食用菌产品种类难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因此应改变目前食用菌深加工产品较少现状,通过不断优化食用菌产品加工技艺,积极研发食用菌保健用或药品,丰富食用菌产品种类,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

3.2 加强食用菌产业规划

根据食用菌种类自身差异性,对其进行主要产区合理规划。基于自然界物种竞争原则,位于主导位置的优势种发展速率较快,形成的区域为主产区,例如: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黑木耳、榛蘑等食用菌品种发展,该地区便为黑木耳和榛蘑的主产区;华北地区自然环境适合猴头、平菇等食用菌品种发展,则该地区为该类食用菌的主产区,因此可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差异性,合理规划食用菌主产区,提升食用菌产量,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10]。

根据食用菌资源特性,规划食用菌产业战略转移趋势。伴随生产规模扩张和食用菌持续生产,已转变南方食用菌产业发展优于北方的早期现状,形成南方食用菌生产环境恶化,生产资源缺乏,北方原材料资源丰富的现状。北方具备由研究人员及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构成的人力资本、丰富的食用菌原材料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以及品种丰富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形成的科技资本,可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该种食用菌产业发展布局的转移趋势为遵循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选择。

猜你喜欢

食用菌产业链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筑牢产业链安全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