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儿童钢琴基础教学中断奏与连奏的训练

2020-03-23张丽媛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

张丽媛

摘要:钢琴初级学习中的基本功扎实与否对其整个钢琴学习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钢琴基本弹奏技法的掌握则是重中之重,而钢琴基本弹奏技巧主要是断奏和连奏的练习,本文旨在对儿童钢琴基础教学中断奏和连奏训练进行研究,并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初级学习者自身的特点,提出针对初级教学的训练技巧。

关键词:钢琴基础教学;断奏;连奏

钢琴是键盘乐器,而从它的性质来讲是一种打击乐器,因此要想演奏出歌唱性连贯的线条,在基础学习中断奏与连奏的训练就尤为重要。在儿童学习断奏的时候,需要建立身体协调能力和内心节奏感的统一性,而断奏弹法可以分为手臂断奏、手腕断奏和手指断奏。手臂断奏时手型较重要,需要手型保持好,用前臂发力进而达到弹奏的效果;手腕断奏好比用手拍皮球的动作,不仅需要手指和指尖有弹性地发力,同时需要手腕弹性地带动手和手指快速离键,一般用于比较轻巧的单音、双音、和弦,;手指断奏即手指跳音,具体的训练方法是要用手指、掌关节为主弹奏跳音,要求手指快速触碰到琴键后指尖富有力量,触键后迅速弹离,特点是动作敏捷,有爆发力。因此,在整个断奏的训练过程可以分为:“提起来”和“弹下去”。

一、断奏的基础训练

单音训练中,主要强调落、站、沉这一基本感觉,由于五指的中指不仅最长,而且位置优越,所以就可先从中指开始,再依次进行其余指头的训练,体会好手型规范,抬起手臂,自然落下,自然放松落下的指尖触击键盘力量的感觉。同时也需要分辨下键弹出的声音, 要有一种实在的感觉,不能让琴音飘起来。

双音是单音的发展变化形式。根据初学者掌握单音弹奏程度,从2指和4指双音训练开始到1指和5指,通过手臂重力下沉手指关节支撑,训练双音弹奏的声音整齐而扎实。在乐曲中,双音可以和许多不同种类、性质、风格的音乐进行结合,所以双音的弹奏很重要。可参考练习《儿童初级教程一》中《双音练习》(见图1)

二、儿童基础教学中连奏的具体训练

儿童在连奏的具体训练中必须重视手指控制与手腕转动的训练。周广仁教授认为连奏训练原理就像走路一样,具体体现为第一个音落下站稳,同时手指稍稍抬一下,不要抬得过高把力量转移过去给第二个音, 第一个音当作是句头,持续的音看作是句尾,中间不要有间断和间隙。这样的训练方式感觉就会像唱歌一樣,句头呼吸,句尾唱完再换气。

两个音的连奏,第一个音的弹奏与断奏法相同的,因此它是建立在断奏基础之上。第二个音弹奏的时候,要运用手臂的力量来带动手肘以及手腕,再以手腕为中心带动触键的第二个音,与此同时,手腕在提起的过程中要轻轻放开第一个音。因此,小连奏训练的重点是要儿童掌握手腕的动作,这种“落—滚”式的弹奏方法常常被应用到钢琴基础教学中。我们在钢琴基础教学中要注重小连奏的训练。

三个音的连奏是以小连奏为基础的,其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音和小连奏的音相同的,也是在“落一弹—滚”中完成的,中间音的处理上方式是其唯一的不同。多音连奏法的中间音需要借助手指的独立动作才能完成,例如,当儿童在进行3、4、5三连音连奏的训练时,中间第二个音是需要由4指单独完成的,但由于4指本身的力量相对较弱,所以儿童在练习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要借用腕部的力量来实现大音量。久而久之,儿童就会养成“抖手腕”的坏习惯,这不仅不利于平稳连线的构建,而且对连奏性歌曲的表现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学者要加强对儿童这方面的训练,以此来确保中间音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可参考练习《孩子们的拜厄》变奏曲7(见图2)

针对儿童多个连奏音的训练,教学者可以采用指法组合练习法对儿童进行训练,来指引儿童依次进行不同指的上下行连奏练习,如“1、2、3、1指连奏”“2、3、4、1指连奏”“2、3、1、2指连奏”等。此外,教学者要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曲子进行练习,让儿童充分体会连奏的精髓,掌握主要的指法,这是儿童学习钢琴的必经阶段。

钢琴的弹奏方法变化多端,五花八门,但无论其怎么变形,都源于断奏及连奏两种最基本的弹奏方法,在基础教学中,要让儿童熟练的掌握这两种基本的弹奏方法,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这样才能筑好钢琴学习这座大厦之基。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和运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儿童掌握基本弹奏技巧和弹奏动作,切不可犯忽略儿童兴趣的培养、产生“揠苗助长”,强制拔高的现象、制作不符合儿童学习特点的学习目的,从而使儿童滋生厌学的心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只有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方式落实到位,准确理解它的普适性和具体性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钢琴的基础性训练。

参考文献:

[1]江蓉洁.幼儿钢琴训练中手指技术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许世平.新时期钢琴基础教学研究[J].教育学苑.2015(11).186.

[3]袁媛.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的特点、目的与原则[J].学前教育研究.2015(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