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全民写作能力的客观原因浅析

2020-03-23董宇刘琦

卷宗 2020年2期
关键词:客观原因应试教育写作能力

董宇?刘琦

摘 要:新兴媒体的繁荣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写作中,全民写作的时代随之到来,国民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新媒体的低门槛使人们放低了对自身表达能力的要求,搜索便捷的情况下思维能力也有所下降,而长期以来教育模式和写作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写作能力不足的主要客观因素。

关键词:写作能力;客观原因;新媒体;应试教育

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了人们更多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机会,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用户通过各类新兴媒体发布信息,多元化的观点通过平台予以集中,也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播速度快、互动程度提高、满足感增加,这些都使人们的参与热情和写作热情逐渐高涨。

新媒体受到追捧,写作门槛降低,更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到写作中。但新兴媒体热度的持续增长,也加速了国民写作素养低下这一问题的暴露。国民写作能力低下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下面我们将除去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探讨。

1 新媒体舒适的环境令人们降低了对自身写作能力的要求

1.1 宽松的网络环境使人们放松了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

新兴媒体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人们的写作水平与网文质量陷入恶性循环。

首先,新兴媒体对写作者的写作水平要求较一般媒体低很多。新兴媒体对写作主体的职业、文化水平、文字功底无过多要求,同时,对文章的限制变少、对文章的审核较为宽松,发表门槛过低。这使得发表文章变得过于简单容易,即便写文章的人并不具备多高的水平,对事物表达也不甚清晰,并没有很好的传递自己的思想或情感,也能够较轻松的通过审核。宽松的要求,较少的约束,这都让人们逐渐放松了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要求。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把内在思想外化,用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等充分地表达出来,表达能力的弱化势必会导致写作能力的下降。

其次,网络中时刻都在出现新词汇,它们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让人眼前一亮。体会到新词汇的便捷,人们逐渐接受并广泛的在写作中使用新词汇,也开始为了便捷而生造词汇,有些故意使用错别字甚至违背语法。而新媒体对此类语言不规范使用甚至误用的情况过分宽容,这种错误的表达方式经由新媒体广泛的传播,也愈加普遍和流行。但这些看似亲切、潮流表达不仅不适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令人们无法流畅的进行书面表达,给写作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1.2 信息爆炸、资料获取便捷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能力逐渐下降

自媒体的繁荣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极大的扩充了信息的来源,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也令人们对信息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的快速更迭使人们重新调整了自己筛选和阅读信息的习惯,更倾向于快速阅读并提取主要信息。快餐式的阅读可更高效的获取有效信息,却令人们对事物的了解相对片面化,人们对信息的反馈变少,减少了依靠自己思考的直观判断,更倾向于直接接受他人的想法。人们逐渐习惯上网查询信息,习惯默认那些信息权威且正确,思考缺乏标准,思维路径变短,甚至有的时候没有思考的过程,因此思维能力逐渐下降。而思维能力较差的人也常表现出采集能力不足的情况,思维能力不足的人对面对信息缺乏自觉的思考,在采集信息时就会不分良莠,量多但质差,基数庞大的信息不但无法帮助人们更全面认识事物,有时还会起反作用。

思维统领着写作,直接影响着写作酝酿、构思和表达的整个过程,思维能力的不足不仅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同时会对生命态度、情感选择等方便造成影响,导致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下降,难以很好的控制写作行为。这类人在写作时容易出现生搬硬套、东拼西凑、修辞堆砌、徒有形式而内容空洞的情况,甚至有时连最基本的文辞通常都无法达到,难以写出像样的文章。

采集能力对写作同样重要,主动采集和筛选信息的过程其实是对事物重新认识的过程,当我们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摄取信息,并且调动思维、感情等心理因素积极参与时,在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的同时也对它作出一定的理性判断或感情评价。在写作前人们常常是有思路后根据需要来采集信息,而思维能力不足、对文章大体思路把握不清,采集信息就会缺少标准,逐渐依赖搜索或听信新媒体中各类“大神”的言论,养成被动接受信息的习惯。当人们对信息没有了筛选和判断,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想法,对事物缺乏自己的见解,便难以写出透彻明晰的内容。在必须阐述观点的情况下只能引用他人的观点,令文章变成了对他人想法的转述。文章毫无新意,更谈不上好,而透过文章也可见写作主体自身能力的不足。

2 应试教育背景下写作能力培养不够

2.1 写作教学机械式、模式化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的模式,由于要契合各类考试,教育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应试教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筛选性,因此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标准化易使个体缺乏个性。为了迎合考试的需求学生们不得不用所谓标准的方式表达自己,长期下来导致思维逐渐僵化,写作机械且模式化。现在学生写作机械化、模式化的情况有多严重呢,曾有一位教师布置了一篇主题为妈妈的作文,在交上来的成文里学生们对妈妈的描写都是大眼睛、长头发,都有在浴室里疲惫睡着的情节,仿佛全班写的是同一个人;为了文章出彩学生们常刻意编造情节,描写扶老人过马路、见义勇为之类的内容,致使很多文章内容和结构都出奇的相似,仅管文章构思、立意、结构、技巧、表达都很好,但看似完美但却没有灵魂。长此以往,学生们虽然能写出符合考试标准的文章,但写作能力却并未因此得到有效的锻炼。

此外应试教育常令人们对写作有很多误解,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没有正确的认知,比如认为写作就是写作文,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过分自信等等。实际上大多人的写作水平并不如自身预想的高,他们离开考试写作却依旧自觉的遵守各种条条框框,模式化太严重,很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单一的考试制度令教育丧失了灵活性和个性,尽管应试教育体制的条理性、规则性为国家筛选人才提供了便利,但筛选的人才能力却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写作水平堪忧。作家、教育家郑北京曾在他的文章《我的语文报告:写作危机逼进中国!》[1]中提到,现在多数的大学生连生活中最简单的欠条、收条都无法区分,写出来更是状况百出。他当时所在的作文俱乐部曾兼职过的大学生近200人,95%以上在打简單条据时都无法做到精确、不犯错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人们在文字上犯的错误更是屡见不鲜,而这些看似很小的错误会造成的影响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写作能力不足并不是件小事,思维的僵化和自身能力的欠缺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2.2 教師写作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发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文件中明确了各学段语文课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内容、课时、标准及建议,其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依据儿童心理的发展设置了各阶段的目标,从简单的写话到描述自己所见所感的习作,再到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难度逐渐增加,循序渐进,更加合理。按照这样的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由浅入深的培养写作能力理应收到不错的成效,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具体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首先,虽然有教师提出了写作与课本紧密结合、数字故事、角色体验等有趣又充满特色的教学方式,但仍有很多教师教学按照老方法进行教学,枯燥的讲授理论知识,无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未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写作相关的各项能力。其次,教学和讲授不够贴合实际,离生活太远,使学生们难以感同身受,更无法根据自身的感受来写作,导致学生行文易空洞、泛泛而没有深度,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只好选择杜撰内容,编造故事,文章因此离谱到触目惊心。第三,在批改方面有些教师对并不上心,评语笼统而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找到并修改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错误。另一些教师则将本该学生去做的事情大包大揽,用心良苦却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的批改评价学生反应常较为冷淡,有些人甚至认为修改作文于己无关,致使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写作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学生写作能力不足与教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方式,寻找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引导和辅导。

语言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情况很难在一朝一夕间有所好转。基础阶段的写作能力培养涉及的因素很多,较为复杂,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改善目前的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前文的论述,加强新兴媒体对文章的审核,给予基础阶段的写作教学更多重视,寻找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结合国情对写作能力培养路径进行摸索,这些都是提升国民写作能力可以努力的方向。虽然目前国民的写作能力仍不太乐观,但是社会各界对写作能力培养的逐渐重视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疾病对症下药方有希望痊愈,因此,仅管我们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但只要找到症结所在,并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定会早日找到有效方法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北京.我的语文报告:写作危机逼进中国![EB/OL].http://bbs.tianya.cn/post-no01-360935-1.shtml,2007-08-24/2019-05-06

[2]教育部 国家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112/t20111228_167340.html,2011-12-28/2019-03-26

猜你喜欢

客观原因应试教育写作能力
教育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民事、仲裁案件执行难的内因、外因及破解之道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