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与思考

2020-03-23侯腾飞

卷宗 2020年2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物联网人工智能

摘 要: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智慧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物联网技术应用、高层次知识服务、书与书、人与书的互联互通成为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需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物联网

1956年,有“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约翰·麦卡锡首次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引入科学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2016年、2017年,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毫无悬念地击败韩国李世石九段、中国柯洁九段两位围棋世界冠军,彻底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前三次分别为蒸汽技术革命、电子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这次革命以大数据为载体,以云计算为基础,以智慧化为手段,将再次改变人类的生活。图书馆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和前沿阵地,因此第四次技术革命对图书馆转型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传统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1 大量读者流失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信息传递、知识的获得及阅读方式都正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不再局限于从纸媒来传递信息和获取知识了,这就造成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逐渐丧失作为资料收集、知识查阅的首选地位。2019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较2017年增加了0.20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26.38期(份),低于2017年的33.62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61期(份),低于2017年的3.81期(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2017年的84.8%。从报告分析,我们会发现电子阅读略有增加,而纸质书报刊的阅读份数和时长都有所减少。从图书馆来看,到图书馆的读者和纸质图书借阅量都呈不断下降状态。

1.2 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的问题

目前,图书馆的应用软件大部分是由非图书馆机构单独或与某图书馆合作开发,图书馆独立完成的少之又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图书馆只能被动地接受馆外企业开发的应用系统,形成纯粹的、单一性的依靠外来技术,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利于图书馆专业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使图书馆对智能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缺乏足够多的敏感,造成智能化应用与图书馆、读者之间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对接,进一步造成读者流失和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下降。

2 智慧图书馆的兴起

图书馆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传统图书馆(存借图书馆)——自动图书馆(计算机图书馆)——智能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物联网图书馆)四个发展阶段。传统图书馆,以藏、借、阅为主,检索方式主要为卡片检索,对读者的服务形式单一,主要是借阅形式;自动图书馆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原来的人工目录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机读目录,将传统的卡片检索方式变为计算机检索方式,从本质上看,图书馆的功能没有大的改变,还是藏、借、阅,为读者的提供的服务也没有出现很大的改变;智能图书馆则是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存储技术等多项技术发展过程中,将藏书形式由单一的纸质书刊转变为电子书刊、移动存储(光盘、U盘)、数据库、网络存储等形式,检索形式由单机检索模式变为网络检索模式,读者服务形式可由图书馆内借阅转到同步馆外查询模式;智慧图书馆最早出现于21世纪初欧美的大学图书馆,我国的一些大学图书馆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那么什么是智慧图书馆?目前业界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综合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5G技术为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载体,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以公共共享文化数据为内容,实现书书相通、书人相联、人人相关,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的信息共享。具体说就是图书馆藏书形式呈现多样化,检索模式实现网络化,管理体现智能化,服务表现智慧化。

2019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在基础资源、5G、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标识、超级计算等领域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图书馆从智能化转向智慧化的转换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能。

3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从智能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看似一字之差,其实是质的飞跃。应该说,智慧图书馆的创新理念与实践,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字表面和技术层面的概念,其深度与广度已经延伸至图书馆存储状态、管理方式、服务形式的方方面面。

3.1 物联网技术应用是手段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这是互联网的新发展,其实质是把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加广泛的运用,把感应器嵌入、安装到各行各业,将相互之间并无关联的行业实现网络共享,各行各业通过互联网就形成“物联网”。长期以来,国内图书馆信息化一直是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LS)为基础,以纸质图书的资源管理为核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又诞生了各种各样服务系统,但一直沒有统一的标准。而现在,物联网技术不仅仅能提供传感器的嵌入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慧的处理能力,通过云计算平台,我们能够对图书和读者实施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3.2 提供高层次知识服务是中心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图书馆可以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互联互通等各种智能技术和手段,对馆藏图书的全方位信息进行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整理,实现知识发现与获取、组织与整合、开发与利用的目标。因此,通过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化地提供知识资源服务,各门类的知识相互并存,实现知识与人更好的融合,达到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的目的。

3.3 人与书之间互通是关键

现在,图书馆是人与书之间的介质,不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与书之间,还是读者与书之间,甚至是图书馆与图书供应商之间。未来,智慧图书馆将通过技术手段,将人与书之间形成有机结合,形成智慧化信息,形成人书相联,这将是智慧图书馆的关键。

当前智慧化图书馆应用还处在研究和试验初期阶段,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将智慧化图书馆一步步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凯旋.人文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J].图书馆界,2013(6).

[2]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6).

[3]贾西兰,李书宁,吴英梅.“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J].图书与情报,2016(1).

作者简介

侯腾飞(1976-),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济南市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物联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