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竞争力可视化分析

2020-03-23周沫赵乃瑄金洁琴

新世纪图书馆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可视化高校图书馆

周沫 赵乃瑄 金洁琴

摘 要 本文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竞争力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队伍、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省部级等各层次项目)等,探讨了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科研竞争能力,并且对图书馆未来建设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术研究 科研竞争力 可视化

分类号 G258.6

Abstract This article visually analyzes the status of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in Jiangsu universities libraries, including research teams, articles and projects covering national, department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It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from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puts forward to th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of librarie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Academic research.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Visualization.

0 引言  2016年1月4日,教育部为了适应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指导和规范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对200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做了修订,《规程》第四十条指出:“高等学校应支持图书馆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发表研究成果。支持图书馆积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加入国际学术组织。”[1]江苏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研教育水平名列前茅,共有167所普通高校,其中一流大学2所,13所高校拥有一流学科。

高校图书馆是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苏省科学研究中也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拟对江苏省52所本科院校图书馆进行分析,探究江苏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竞争力现状,力求扩展高校图书馆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与参考。

1 学术科研队伍分析

近年来,高校科研人员、师生对文献信息、情报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创新型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迫使高校图书馆迈向转型变革之道路,也对高校图书馆岗位设置与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得以迅速发展。

1.1 人员年龄结构

江苏52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分布如图1所示,有效填报人数为2909人,50岁以上人员占比最高,达到36.85%;40-49岁人员占比33.48%;30-39岁人员占比25.37%;30岁以下的年轻人员仅占4.30%。江苏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呈现一定的老龄化,中青年工作人员成为主体,年轻的新生力量严重不足。

1.2 人员学历层次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的学历层次以学士、硕士为主,占全部人员的75.97%;博士学位占4.47%,共130人,馆均2.5人。拥有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是江苏大学图书馆,博士人数在4~5名的图书馆有8 所,2~3名的图书馆10所,仅有1名博士的图书馆13所,另有14所本科院校图书馆没有博士学位馆员。双学位、硕士、博士学位馆员合计占比38.61%,2010年时该群体占比仅18%,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高层次人才比例提升了20%以上。

1.3 人员职称层次

由图3显示,中级职称馆员人数是所有职称中最多的,有1418人,占比48.75%;其次是高级职称馆员共计737人,占比25.34%。随着各高校职称晋升的要求越来越高,申报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的难度加大,竞争激烈,导致中级职称人员数量积压,接近半数。

2 学术科研成果分析

2.1 学术论文分析

本文运用CiteSpace、SATI、Excel等可视化软件,以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包括北大核心、CSSCI、CSCD)和“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统計与决策服务系统”平台为数据分析源,检索范围为江苏省52所本科院校图书馆(包括图书馆所属研究所,不包括院系,考虑院校的更名情况) 所发表的文献,对作者、机构和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文献的检索时间为2019年9月30日,时间跨度为2009—2019年,检索记录共计2895条,历年的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趋势见图4。

2.1.1 主要作者分析

通过Excel对这2895篇核心论文的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参与写作15篇以上文献的主要作者有10位,如表1所示。

张群老师发表在《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的论文有91篇,占比78%,独著比例为87.93%;吴稌年老师独著比例为77.50%;熊太纯老师的独著比例为64.29%。通过统计发现,刘桂锋、卢章平两位老师在江苏大学图书馆形成了小型团队结构;孟祥保、常娥、袁曦临三位老师在东南大学图书馆形成了小型团队结构。核心论文作者的合作发文共现网络图谱见图5。

图5 作者合作发文共现网络图谱

2.1.2 主要机构分析

表2统计了核心论文发文量超过50篇的16所机构,其中,有1所属于研究所,剩余15所均为高校图书馆。结合表1和表2的数据发现,张群老师的发文量占了江南大学图书馆总发文量的一半;江苏大学图书馆(含科技信息研究所)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论文产出量较高;东南大学图书馆承担学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近年来也申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SSCI、CSSCI学术论文100余篇[3]。

2.1.3 高被引论文分析

一般来说,被引用频次越高,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就越大,被引频次能够非常客观且直观地表现出学术影响力水平的高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CSSCI、CSCD上的论文中,被引频次≥50的共有30篇,均为2009—2017年间发表。从篇数来看,2010年、2013年各有6篇高被引论文,2012年、2014年各有5篇。表3列出了高被引的前6篇文献,被引频次均≥90,可以看出科学数据素养、微信、云计算、3D打印、专利情报等为近十年关注度较高、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

表3 2009—2019年高被引论文(≥90篇)

序号 篇名 作者 年度 被引频次

1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

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孟祥保;李爱国 2014 141

2 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经营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史梅;翟晓娟 2014 131

3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 杨明芳;袁曦临 2009 124

4 国内外3D打印快速成型

技术的专利情报分析 刘红光;杨倩;

刘桂锋;刘琼 2013 115

5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

推广策略研究 苑世芬 2013 97

6 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及展望 蒋天民;胡新平 2014 93

2.1.4 关键词词频分析

文献关键词的词频能够反映学术研究内容之间的知识脉络。对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知识结构进行数据挖掘,可进一步反应该领域的热点主题研究现状。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呈现了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核心论文高频关键词的知识网络共现图谱。

由图6所示,2009—2019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发表的核心论文高频关键词节点共有529个,节点之间的连线共1458条,节点密度为0.0104。这10年间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高校图书馆(371),图书馆(239),数字图书馆(81)、阅读推广(61)、图书馆服务(46)、信息服务(45)。截至2011年5月,江苏高校图书馆发表的论文高频词主要涉及數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读者服务、图书馆员、信息资源、数据库、图书馆管理、信息素质、学科馆员、资源共享、知识管理、电子资源、信息检索、科技查新、个性化服务、Web2.0等[4]。近2年出现的高频词与十年前的高频词已经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2017年9月,《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发布之后,高频词主要有双一流、学科建设、版权服务、空间再造、空间管理、微信公众号、电子资源管理、下一代图书馆系统、用户画像、阅读素养、经典阅读、空间建设、机器学习、学术规范等,显示出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2.2 科研项目分析

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申报的科研项目的综合分析,发现2000年之前科研项目的申请数量极少,原因在于:第一,馆员们申报科研项目的意识比较薄弱;第二,图书馆与高校的学院性质不同,缺乏长期且具体的科研规划;第三,大多数的馆员没有经过系统和规范的图书情报学方面的学习;第四,一线图书馆馆员对于申报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缺乏主动性,仅为了职称晋升需要[5]。近年来,申请科研项目的馆员越来越多,成功率也有所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水平也迈向了更高台阶。本文所分析的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9)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09—2019)。

2.2.1 立项数量分析

从数量上看,自2009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项目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获得7个立项;其次是2016、2017、2019,各获得4个立项。2009年以来,江苏高校图书馆共立项31个国社项目,其中东南大学8个,江苏大学5个;一般项目25项,青年项目(35周岁及以下)6项。总共有28位江苏高校图书馆馆员获得立项,其中东南大学袁曦临,江苏大学卢章平、刘竟分别获2个项目立项。

2009年以来,江苏高校图书馆共获2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2010年最多,获得5项立项。从立项机构看,共有14家机构获得立项,其中江南大学最多,获得6个立项。从立项负责人看,共有23位江苏高校图书馆人获得立项,其中江南大学的张群、江苏理工学院的熊太纯各获得2个立项。从项目类型看,规划基金项目14项,青年(不超过40周岁)基金项目10项,自筹经费项目1项。

2.2.2 项目主题分析

近10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阅读推广、图书馆联盟、专利、数据关联、数据素养一直是研究热点。近两年较为热门的新兴项目主题包括知识服务、数字文化、大数据等。

2.2.3 获奖情况分析

原江苏省文化厅(现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05年开展了首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评选活动,2018年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组织举办了第六届评选活动,本文即以该学术成果奖第六届获奖数据为例,从局部纵览全局,分析我省的高校图书馆取得的成就。

在第六届学术成果奖评奖活动中,评奖委员会共收到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所的工作人员提交的著作21部、学术论文203篇、课题研究报告22个,共评出著作类特等奖1部、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2部;论文类一等奖17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46篇;课题研究报告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其中,著作类一等奖、三等奖均来自高校图书馆,一等奖为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钱军的《风吹书叶》和江苏大学王秀红的《用户专利文献阅读兴趣拓扑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类奖项中,高校图书馆馆员获一等奖12篇(占71%),二等奖28篇(占85%),三等奖30篇(占65%),显示出了高校图书馆人员在科研能力上的认知与创新。课题类奖项中,高校图书馆获二等奖1项(占50%),三等奖2项(占33%)。

3 问题与不足

经上述統计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人才的学术科研水平在飞速发展,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快速增长,但也存在很多严峻的问题。

3.1 研究分散,缺乏合作

江苏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科研实力不均衡,学术科研成果多数为职称晋升需要,因此较为分散,个人研究较多,团队合作较少,且多为2~3人的小型合作团队。在江苏高校图书馆2009—2019年发表的2895篇核心论文中,独著论文占比约为45%,没有形成较有特色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且国际合作论文非常少,学术科研成果尚未系列化和集成化,青年学者的培养有待加强。

3.2 理论较多,实证较少

江苏高校图书馆论文发文量在近十年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聚焦图书馆当前发展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少,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实证的分析不够深入,能提出有见解的实际解决方案的人凤毛麟角。

3.3 图情学术热点研究较少

目前江苏高校图书馆发表的论文中,对图书馆传统业务的研究较多,但对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的热点研究方向还不够敏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已立项项目选题中,也缺乏对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热点的关注和研究。

4 思考与建议

4.1 立足实践,紧跟热点

由传统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再由智慧图书馆到智库建设,图书馆人正致力于图书馆的转型与创新,在学术研究上也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实践,紧跟热点,让科研服务于图书馆的未来建设与发展。在科研过程中,需要确立合理的研究方向,并根据江苏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发掘有特色的研究课题。

4.2 打造高层次的学术科研团队

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服务于学校师生的机构,更是一个为教学和科研而服务的学术型机构,因此需要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6],以学术科研机构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支撑,开展系列研究。同时,要注意培养高层次的学术科研人才,尤其是注重青年学者等后续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在知识信息时代,图书馆学的研究需要更加专业和广博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建设人才队伍时,需要将各领域人才组织起来,汇集高层次群体的智慧,激发科研活力,联合开展科学研究。

4.3 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科研人员中存在功利性较强的问题,发论文、申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职称,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图书馆对于馆员的学术研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馆员难以从科研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可以引入绩效激励的方式鼓励馆员进行科研,这既是对图书馆科研人员的鞭策,也是对图书馆学术研究发展的扶持。同时,设立学术科研委员会对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进行评估,站在一定高度,引领江苏省各个图书馆学术研究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甚至迈向高级阶段,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科研竞争力。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可视化高校图书馆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