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沈从文作品《边城》观其独特的生命美学观

2020-03-23朱旭

戏剧之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生命

朱旭

【摘 要】作为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系列不仅为读者构筑了一个诗意的世外桃源,更传达了他独特的生命美学观。他说“我过于爱有生一切”“美在生命”,以独特的生命视角审视生命,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由此观之,他对生命的理解是生命不应受功利世俗约束,而在于对爱与美的追求。下面将从其著名小说《边城》中具体分析沈从文的生命内涵、生命之爱与生命之美。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小说;生命;爱;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203-02

“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在沈从文心中,衡量价值最高的尺度是生命,他的作品中无不体现着他对生命的思考。《边城》构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展现了一个健康自然的生命形态,体现了他对生命爱与美的追求。

一、生命之爱

《边城》中的生命之爱包括了两种,一是突破外界束缚,唤醒生命自由意识的男女之爱,二是超越自然,充满人情味儿的人性之爱。

《边城》一共涉及三段爱情,这三段感情都是曲折艰辛的,但又是坚定忠贞的。男男女女们面临重重阻挠,都选择去冲破,去守护他们的爱情。翠翠母亲与屯戍军人唱歌相爱有了孩子,但由于地方风俗,汉苗之间不许通婚,并且军队纪律严明,军人是要跟着队伍,不能留守一处等缘由,他们不得已想到逃离、私奔。但一个不愿毁去自己军人的名誉,一个抛不下年老孤独的父亲,同时也不愿放弃他们的爱情,最终选择冲破世俗的枷锁,选择自杀殉情,超越生命,追寻永恒的爱。翠翠在天宝、爷爷相继离世,傩送杳无音讯、远走他乡后,继承了爷爷的渡船,痴心不改地等待傩送回来,这也是超越了时间,突破了生死的爱。除此之外,边城中的妓女们也是一样的。虽然她们身份低贱,为生活所迫从事肉体职业,但并不会因此觉得自己低贱,而拒绝自己爱与被爱的权利。她们虽然依靠四川的商人嫖客生活,但对水手们的感情却是忠贞不贰的。拥有着超越肉体,超越生命的感情,对水手们有着精神的慰藉与依恋。“尤其是妇人感情真挚,痴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回来,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地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或日中有了疑心,则梦里必见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却不理会自己。性格弱一点儿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他们的爱都体现着生命的炙热与激烈。

除了突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男女之爱外,沈从文的作品又展现了不少超越自然的人性之爱。包括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和人民之间的博爱。《边城》中渡船老人对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的亲人之爱。即使十七年前,独生女背着他有了一个孩子,渡船老人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过着平静的生活。后来,又毫不犹豫地担负起抚养外孙女的责任,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翠翠得到幸福。这种无私的亲情的爱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的力量。乡人和杨总兵在爷爷死后,主动照顾翠翠的朋友之爱。杨总兵当年向翠翠母亲求爱失败并因此终生未娶,在渡船老人死后,还是赶来帮忙,并承担起渡船老人的重任,照看起了翠翠。虽然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翠翠,但他们不吵不闹,不凭借自身地位向翠翠施加压力,而是分别通过“车路”和“马路”向翠翠求婚,展开自由平等的竞争。在利益冲突面前,仍然保持了兄友弟恭的手足之爱。船总顺顺“大方洒脱”“喜欢交朋友,慷慨又能济人所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任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渡船老人,他五十年如一日地管理流船,无论刮风下雨,只为多帮助陌生的路人渡河,并且不收一分一文。船总顺顺和老船夫都超越私欲,体现了乐于为他人奉献的博爱。

“我过于爱有生一切。”沈从文热爱生命,关怀生命,他笔下的人物无不彰显着生命力,充满着蓬勃而鲜活的爱。爱必须在生命中存在,生命必须在爱中才能体现出其内涵。

二、生命之美

沈从文笔下的生命又是美丽的,表现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人性之美。

《边城》的开头就描述了湘西茶峒自然景色之美。“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组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 ,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接着描写湘西孕育的人们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生活在湘西农村的乡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年以风雨为伴,与日月为伍,人与山与土地形成了一种天然联系,凭着双手来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然后又写了自然对人性情的影响。将边城触目的青山绿水与翠翠清明如水晶的眸子相对映,勾勒出纯洁而可爱的少女形象。又将翠翠比喻成“黄麂”,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描绘出翠翠的天真活泼,善良可人。作者选取了自然环境中的三种典型事物,青山、绿水、黄麂,把一个勤劳、善良、聪明、纯洁的山村少女形象呈现出来。尊重生命的道德要求并不是要人类停止索取自然界的生物资源,而是在不危及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遵循生物种群的自然规律,适度利用,趋利避害地获得生存与发展。慷慨的大自然不仅孕育了人们,寄予人们所需的食物等生活资料,让他们生存,还教养了边城的孩子,让他们朴实、善良、纯洁。与此同时,人们也怀着感恩自然的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自然规律,尊敬大自然,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沈从文在《边城》中无一不处歌颂了人性美。翠翠的天真善良,对爱情充满憧憬。在爱上傩送后,因无人交流和理解,她慌张凄凉,当她发现傩送也喜欢关心自己时,她感到幸福喜悦。她的爱情美是纯洁无污染的。天宝在异乡不幸死去,爷爷在雨夜凄凉故去,傩送出走,这些都不能动摇翠翠的爱,她仍守着渡船和茅屋等着傩送的归来。翠翠对爱情的纯洁忠贞体现了她的人性美。老船夫淳朴善良,忠于职守,五十年来,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为路人摇船渡河,免费准备烟草茶叶,不收分文。虽然日子清贫,但买菜从不收别人给的恩惠。女儿殉情后,没有怨言地承担照顾翠翠的责任。从老船夫身上看到了淳朴善良的人性美。船总顺顺好爽洒脱,轻财重义,虽然自己是富人,却从没有觉得高人一等,而是慷慨帮助有需要的人。体现了仗义豪爽的人性美。天宝傩送两兄弟共同爱上翠翠,但没有发生龌龊不快,而是相约公平竞争。展现了手足情深的和谐之美。《边城》整篇都在赞颂生命的美丽与伟大。

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爱与美。爱即热爱生命,爱自己,爱他人,但同时热爱生命不等同于吝啬生命,当所热爱之物超越自己的生命时,又会去牺牲生命,成全自己所爱。美即生命,因有爱而表现出的美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性美。因为有了爱,生命更美,因为有了美,才让生命更加鲜活,更有意义,更让人生有了不断追求的动力。沈从文创作的湘西小说作品, 既是生命的赞歌, 也是对追求生命自由的人性反思。作品整体上都带有浓厚的浪漫理想主义色彩。正是对爱与美的推崇,对原始生命力的追求,构成了他小说独特的美学底蕴。

参考文献:

[1]薛磊,江守义.“生命”美学观——沈从文的文学批评[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文学研究版),2008(1).

[2]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

[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1.

[4]是丽娜,王国聘.湿地旅游生态伦理属性及其价值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

[5]李天程.美在生命——论沈从文的美学思想[J],东岳论丛,2002(1).

[6]刘昺宏,是丽娜,博物馆游客体验与重游意愿的关系研究——基于南京博物馆的调查分析[J],艺术科技(文化产业版),2019(5).

[7]吴耀宇,万琴瑶.苏州太湖东、西山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探析[J].中国名城,2019(09):72-77.

猜你喜欢

边城沈从文生命
边城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