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翼城“逗河蚌”的艺术特色

2020-03-23路珺

参花(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翼城艺术特色

摘要:翼城“逗河蚌”是翼城西阎镇堡子村的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1]本文从表演形式、角色装扮、风格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以期能为读者对该舞的认识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翼城 “逗河蚌” 艺术特色

翼城“逗河蚌”是当地百姓为祈盼一年安宁太平、五谷丰登而自发进行的传统艺术活动,相传始于清嘉庆年间西阎镇堡子村。[2]该村已故艺人王兴业所在的王家是跳河蚌舞的世家,自第六世“金”字辈开始,传至第二十世“观”字辈,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河蚌舞,该舞纯属当地劳动人民独创,有一定戏剧情节,多种角色姿态各异、表演精湛、相映成趣,观赏性极强,多于正月十五前后闹社火时在广场或游村串户进行表演。

一、表演形式及演变历程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逗河蚌”以逗蚌人和河蚌精的双人表演为主,且河蚌精为男扮女装,伴奏乐队采用花鼓点。表演内容大致是:逗蚌人将一花布斜扎在身上,与河蚌精同拉一红线两端快速走圆场后,逗蚌人放下绳子,抖开花格布(意为撒开渔网),在场上追捕、逗耍河蚌精。河蚌精做各种躲闪动作,出水入水、起起伏伏。最后逗蚌人捕住河蚌精,以双人造型亮相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老艺人的不断创新,“逗河蚌”的表演愈加完善。首先加入多种新角色,“鱼鹳”“船夫”“担鱼伕”等;原先仅一人逗,现在是多人参与逗,河蚌精也增至四到十个,极大地增强了集体娱乐性。其次,表演顺序变为先是各路伴舞角色轮番上阵,后共同变换“蒜辫子”“剪子股”“龙摆尾”“解不开”“蛇退皮”“卷垫席”等队形,逗蚌人和河蚌精双人表演紧随其后,与之前集体舞相比显得格外细腻抒情,前后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集体舞和双人舞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场面不断更新、变化万端,在锣鼓队或唢呐锣鼓混合伴奏下将气氛推向最高潮。

二、角色装扮及风格特色

(一)主要角色

“逗蚌人”是丑角,头戴黄色高筒毡帽,身着浅蓝色襟衣、红色中式灯笼裤,搭白色百褶短围裙,着黑色软底鞋,道具为一块由1米长、80厘米宽、画有荷花金鱼的花格布制成的渔网。逗蚌人手拿渔网上下抖动捕追河蚌精,动作从捕鱼人的生活劳作中提取加工而成,如“搧浪花”“翻身云手”“蹲转抖网”“退步引路”“撒网捕蚌”等,脚下以“圆场步”“扑跳步”“花梆步”为主,整个表演自由奔放,灵活性强,便于演员随意即兴发挥。

“河蚌精”乃旦角,表演者梳一麻花辫戴花冠,着统一彩色衣裤、绣花布鞋,身背道具蚌壳。蚌壳框架用竹子扎成,高约1.2米,宽约85厘米,里外用纱布、麻纸糊盖。壳内染成肉红色,壳外画蚌壳花纹,镶有大小不一的镜片或彩带加以装饰。左右蚌壳中间衔接处用一红绸遮盖,顶端安置一大红花。壳内有两根长带系在演员身上,两侧边沿处各按一扶手供演员握住以控制蚌壳。“河蚌精”的表演因受道具蚌壳的限制,故而上身动作多为简单开合,腰身配合脚下“圆场步”左右拧转,“翻身闭壳”“打转观天”等动作变化顺畅,远看就像在水中自由漂浮的河蚌。

(二)伴舞角色

“船夫”乃由老头装扮,头戴画有吉祥符号的草帽,着棕色大襟长袍、土黄色中式灯笼裤,系黑色带穗宽腰带,脚蹬黑色软底短靴。道具为长约1米、画绿色水纹图案的木制船桨,桨柄顶端系一红绸花。表演时,船夫手持船桨时而配合平稳的“圆场步”左右划动,时而原地弓步前后来回移动重心——“摇步划桨”,显得老练稳重。

“担鱼伕”是小生,头戴包有黄布的蓝布软帽,白色对襟衣配蓝色坎肩,黑色中式灯笼裤,黑布鞋。道具是由长约一米五、用白红两色布缠裹的竹片制成的鱼担,两端各垂两朵黄绸花和一条假鱼。“担鱼伕”肩上担着鱼担上下悠闪,小腿轮流后踢颠颤着向前走,活脱脱一个天真开朗的青年小伙。

“钓鱼人”为小丑打扮,草帽、软底鞋,土黄色对襟衣外加白色背心,棕色灯笼裤。手持上系红花、下垂乌龟或螃蟹的钓鱼竿左右摇晃,时而“蹲走晃杆”,正步半蹲姿态向前行进;时而“蹲步垂杆”,原地踏步蹲耸动双肩、上下颤颠,显得非常顽皮、趣味横生。

“鱼鹳”演员上身隐藏在鱼鹳道具服中,双手操纵由一根竹竿支撑的“鱼鹳”头颈,双腿露在外面,穿布满白色羽毛的紧身裤,脚上鞋面画有鱼鹳爪子。“鱼鹳”动作简单却十分引人,远远就能看见它的头来回晃动,无论表演还是行进都十分醒目,最具观赏性。

三、结语

“逗河蚌”表演风格卓异,要求演员具有一定技巧,年事较高的老艺人因体力不支渐渐退出舞台,而年轻一辈仅在逢年过节时临阵磨枪勉强表演,演出效果难以保证。近些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当地艺人的不懈努力下,翼城“逗河蚌”已得到相关专家学者认可,入选省级扩展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艺术侧重于戏剧化表演,套路成熟,风格韵味独树一帜,配以当地民歌艺术性较强,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參考文献:

[1]王振湖,杨迎祺,等.临汾民间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行健,高树德.临汾非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路珺,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翼城艺术特色
山西翼城王庄乡东庄村:苹果树变身“摇钱树”
翼城县:打响“翼城优品”点亮乡村产业
山西翼城:创新服务防范极端天气
连翘成翼城农民持续增收“摇钱树”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山西翼城:科技助力春耕登上央视新闻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