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八个统一” 践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基于传播学的视角

2020-03-23张彩云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教师

张彩云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福建莆田 351100)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思政课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重要成员,是承担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是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在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方面,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像其它学科一样传播知识,还必须在铸魂育人、传递信仰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八个统一”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在社会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在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面对多元化和无法预知的受众,面对信息熵的不确定性和非组织性,再加之以往思政课普遍存在的“包装”欠时尚、“工艺”欠精美、“配方”欠新颖等问题,使得思政课教师在传播信息和塑造灵魂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茫然失措。传播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的信息的关系过程[3]。通过可激发回应的信息与信息的互动、启发接收者获得新认知,内化于心,形成新观点新态度,并外化于行。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信息“未能送达”或“拒绝倾听”的困境,必须坚持“八个统一”,从信息内容上、“配方”上、互动率上、传播方式上实现“供给侧改革”,才能践履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

一、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努力做好“引路人”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和政治属性,因此,与普通传播者的自由行为不同。思政课教师因其传播内容特有的政治性、思想性、专业性和方向性等特点而会受到政治立场、家国情怀、时代使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任何传播活动中,“说什么”即特定传播内容都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当信息传播把关人、守门人和引路人的角色,必须对众多不确定的信息熵进行过滤、筛选,决定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把传播重点放在何处、如何解释信息等。显然,传播内容会因不同的场域、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时代重大任务等有所差异,但就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认识论、价值论而言,传播内容又有一定的共通性。

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通常表现为政治立场鲜明、政治观点明晰、政治态度坚定等。学理性是指认识或揭示科学的原理、法则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及其活动的关系属性,通常表现为逻辑严密、分析透彻和理论彻底等。政治性和学理性所指的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关系属性,其中政治性是灵魂,统摄学理性。坚持政治性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不能含糊和动摇的,没有政治性为传播内容掌舵,传播过程必然会迷失于学理性追求逻辑完整的循环论证中,成为形而上的“玄学”。同样,学理性是肌体,支撑政治性。坚持学理性是一个科学证明的逻辑自洽,没有学理性上的推理论证,就难有政治上的坚定,政治性必然也会陷入“以力压人”“以势压人”的怪圈,成为形而下的“实学”。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拥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和方向坚定,传播过程中又要用深厚的学术性、严密的逻辑性、以理服人,引导学生运用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去客观评价事物现状、揭示事物的本质以及探究事物内在演进的规律性,在学理逻辑探索中激发思想共鸣,从而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更自觉、更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导向的教育实践目的。

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现代传播理论告诉我们,传播的作用在于,初级影响为得知新信息、新知识,中级影响为形成观点与态度,高级影响为采取行动……[4],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事实、知识符号、知识概念与原理等“可视的表层知识”的传授,而更在于知识背后的“隐性的深层观念、行为”的传播。可见,思政课的教育实践活动必然自带一种政治倾向和价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培育,需要思政课教师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把思政课的价值性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剥离出去,将其视为一种价值中立的“表层知识”传播活动,那就等于遮蔽了思政课程的本质,必然导致漠视学生主体价值,出现“知识统治”的异化倾向。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用深厚的知识体系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从真知、真懂到真信、真行、真用,引领学生的政治方向、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参加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在接受事实判断的过程中学会回应社会思潮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灌输性与启发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努力扮演好“唤醒者”

和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传播活动时必须先解决传播手段、方式、方法、媒介等问题。如果说对传播内容进行“把关”是确立“说什么”的问题,那么,研究传播手段、方式、方法等就是属于“怎么说”的范畴。虽然传播活动由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共同参与,但是师生双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教师是信息传播的输出地,学生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可是如果信息达到目的地之后,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接受,那么就没有实现真正的传播。因此,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有科学性、多么有价值性,如果不能为受传者所认同并践行,其实效性、科学性就要折扣。春风化雨方可润物无声,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5]。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扮演好“灵魂唤醒者”的角色,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唤醒学生通常处于沉睡状态的“本源性”的道德意识和解放学生被日常规范蒙蔽的自我认识,使得学生从一种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再到自由状态,进而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独特使命。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主导性和主体性指的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处理好传播者教师主导的“教”与受传者学生主体的“学”关系。就其主导性而言,主要体现为思政课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环节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估者,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铸魂育人”教学目标的关键。就其主体性而言,主要体现为思政课的受传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德性涵育和理论指导下自主地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独立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行为能力,促进主体不断去构建自我,实现主体自身能力和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他们都是有独立思想、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传播活动中的平等者。这种平等的地位决定了师生双方在传播活动中都是行为的主体,面对传播内容这个传播活动中真正的客体,需要寻找双方的契合点和同一性。如果忽视学生主体性,就会陷入教师“一言堂”、学生“拒绝聆听”的传播困境。如果离开了教师主导性,可能蜕变成一种自由性或随意性,这不仅会偏离课程的原意和学科本质,还可能出现政治立场、核心价值观的偏离。所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教师“教”的能力,唤醒学生“本源性”的道德意识和元认知水平,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现自我真实思想和认知。同时,教师传播真理过程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利用教师的正确导向和有效引领,将教学现场作为师生思想交锋和价值纠偏的场域,把传播过程切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不仅能实现知识的传授,更能实现学生心智成长、德性养成和政治培育,从而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就其概念而言,《辞海》指出,“灌输”是指“输送、传授”的意思,所强调的核心内涵是“由外而内”地“移入”;“启发”是指“指点别人使有所领悟”,所强调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方式产生共情力、同理心引导领悟”。灌输性与启发性是一对相互成全的哲学范畴,在多数情况下,灌输性表现为目的,启发性表现为手段。众所周知,思政课本质上是理论灌输,是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等目标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过程。青少年的头脑中原本没有或不能自发生成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从外部“输入”进行教育和引导。可见,“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和宣传的一条基本经验,思政课要理直气壮。但理论灌输不等于“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7],更不是教师单一权威的强迫,而是要依据教育的认知规律、传播学核心理论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理论传播、热点研讨、专题活动、信息反馈、参与体验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教师进行科学的灌输性教育并不是把学生个体塑造成预先设计的“人设”样式,而是要坚持“灌中有启”,使得学生的成长过程从自发状态向自觉、自由状态转向,从而实现不断超越自身的完整发展;同样,教师进行启发性教育要注重引导、转化、发挥学生观察、甄别、践行的主体能动性,要求把学习的权力、责任还给学生,但其终极传播目的仍然是把科学理论、道德情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立场等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即坚持“启中有灌”。所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范式下研究思政课的本质及其传播方式,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增强理论传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彰显马克思理论本身的魅力。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从传播学来看,在每一次具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中,所希望达到的传播目的可以采用暗示或明示的不同方式告知受众[8]。即传播方式可以采用公开、“直截了当”或隐蔽、“迂回曲折”,也就是“显性”或“隐性”。显性与隐性是事物性状的“表现在外”与“不表现在外”的两种属性。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开的场所,有组织、有系统、有阵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9]。这种通过事先通告式的方法使得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内容有所准备,并能及时调动学生个体的“本源性”道德意识和元认知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从而提高传播活动的效率。公开的、“直截了当”地表达传播意图和目的是对传播内容和活动本身充满自信的一种表现,是思政课程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隐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9]。隐蔽的、“迂回曲折”的方式为受众接受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营造心悦诚服的宽松环境和润物无声的气氛,是传播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体现,更是课程思政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协同育人体系的需要与谋略。显然,“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这一理直气壮,既包括讲出惊涛拍浪的气势也包括讲出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传播内容和时机进行清醒判断,“该不该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到什么程度”、“该不该迂回曲折”、“迂回曲折中如何避免隐藏真相、兜圈子、绕弯子”“怎样处理好‘惊涛拍浪的气势’与‘润物无声的效果’的关系”。教师只有在策略和技术上下功夫,才能突破各种社会因素形成的传播障碍,扫清传播力量达不到的“死角”,真正把思政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最终完成理论传播的职业使命。

三、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努力当好“意见领袖”

“说什么”和“怎么说”二者合一才构成了完整的传播内容,而研究传播内容和方式是为了赢得合理有效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理论传播者对传播活动过程的掌握不是一个直线的单向的过程,与受传者之间也不是被动的简单的“货已售出、概不退换”的关系。在学生接收信息并发出反应性信息之后,教师的职业角色从引路人、唤醒者又成了反馈信息的接收者、分析者和“意见领袖”。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指出,“意见领袖”是指那些活跃在人际传播互联网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10]。毋庸讳言,由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党和政府及主流媒体话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确存在逐渐减弱的风险。这既有复杂的社会分化和利益多元化的客观原因,也有我们在政治生活和公共领域中话语方式和概念术语落后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原因[11]。因此,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扩大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的影响力,思政课教师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个方面素养”要求,自我提升个人素养,努力成为融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意见领袖”,引领学生,给其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从思政课的本质来说,解决思想观念上“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最为关键的是立场问题。因此,思政课本身天然蕴含着建设性和批判性这两种属于思维能力范畴的重要属性。就其建设性而言,就是“立”,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是以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开展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为根本任务的。就其批判性而言,就是“破”,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是以直面与批判丑化党史国史,矮化英雄模范,推销“颜色革命”,鼓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与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首要职责的。在哲学上,“立与破”“建设性与批判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缺一不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12]。可见,不破不立,“批判”是为了促进“建设”,“建设”是为了有力“批判”。现实生活中,善与恶、美与丑、清与浊是同时并存的,思政课教师必须要置身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扮演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角色。首先,强化阵地意识,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解决好正面宣传的效果问题。“摆事实”注意避免说“假大空”话和套话,“讲道理”不能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逻辑困境。其次,以大局为重,重在建设。教师要敢于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发声,辩证地看待失误与问题,既不回避和掩饰问题,又善于用真理的力量回击错误观点和思潮,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对社会和公众起到引领作用。

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在辩证法语境下,“统一性”也叫“同一性”,一般与“斗争性”相对,主要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多样性”是与“统一性”相对的一个哲学范畴,主要指物质世界在现象层面的“差异”“区别”“多元”“多种”等状态。就二者的逻辑关系来说,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并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多样性反映统一性。就其统一性而言,主要是指思政课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效培养具有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保持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审的统一性和根基性,塑造中华民族的“我们感”。就其多样性而言,主要是指思政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发展个性。这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精准滴灌”式的教学。对于思政课这一矛盾体来说,剥离统一性的多样性,必然会导致指导思想土崩瓦解。所以,思政课教师在进行理论和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基于中国历史传统和时代背景,提炼出统一的、科学的描述中国道路、体现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和表达中国价值的话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标尺来衡量传播信息中意识形态的是非曲直。同样,脱离多样性的统一性,必然会造成千校一面、万人一孔的绝境,影响到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作为“意见领袖”的思政课教师要遵循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消除单一性的异化状态,立足各地各校各人的日常和实际,把理论话语转化为“对话交流”,把政策话语转化为“视野融合”,在“多样”“差异”中谋求思想的“共识”“统一”,从而影响和引领更多的“他者”。

四、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努力做好“实践者”

思政课是一门具有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双重目标的特殊课程,既要培育认知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政治道德。当下,融媒体带来的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教育场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价值尺度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正确打开马克思主义的方式,立足课堂把理论、规律、情理,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实践性,因此,教师需要走出课堂,把思想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才能真正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关系。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源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特质。就其理论性而言,主要体现在思政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问题、关键观点、理论逻辑、思维方法讲出科学性、学理性和规律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的理论型人才。就其实践性而言,主要体现在思政课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关切、增强其社会体验感,并帮助他们正确了解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让学生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价值,从而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3],缺乏深厚的理论性润泽,必然会使实践停留在肤浅的低级层面。同样,实践是对理论的验证和信念的强化,缺乏鲜活的实践性验证,必然会使理论深陷说教的故作高深泥沼。可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根本途径。所以,思政课教师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实践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做出深入的理论阐释和逻辑论证;要结合生动具体的故事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规律性和崇高价值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回答当代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要对学生的思想迷茫、理论误区、情理冲突、价值判断与选择进行解惑、回应和引导,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功夫在课上也在课下,关键在坚持“八个统一”,切实践履思政课教师的担当和使命。一方面,“八个统一”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统一”都是理论深刻、意涵丰富,其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核心,也是灵魂,它们统摄着其他六个统一;其他六个统一是为了落实思政课政治价值而具体实施的传播方式和实践活动。“八个统一”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构建一个形式完整和逻辑严密的内在关联链。我们需要从整体系统上思考和遵循,追求思政课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增强思政课传播效果实效性,需要对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传播建设等进行研究,更需要一代又一代思政课教师保持奋斗的姿态。总之,人类社会已进入媒介化社会,传播无时不有,无远弗届。传播技术在蓬勃发展之际,思政课教师不能“犯迷糊”“睡大觉”,而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与传播新技术同行,大力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进而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教师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