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侯县森林资源年度变更分析与管控要点

2020-03-22

林业勘察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蓄积图斑林地

林 辉

(闽侯县林业局,福建 闽侯 350199)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成果[1,2],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高森林资源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当地政府制定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开展县域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是逐步建立县级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体系和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机制的有效探索[3-5]。为动态反映县域森林资源变化状况,推进县域“一张图”建设、变更与应用工作[6,7],统一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完成县域森林资源变更已成为目前林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闽侯县加大林地保护力度,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建设工程,通过造林护林、低效林改造、疏林地补植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确保森林资源继续保持“双增态势”,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但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通过收集和分析闽侯县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全面开展林地变化地块遥感影像判读,适时变更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可以掌握全县森林资源现状,为县域级森林资源年度变更提供重要指导。

1 研究方法

采用闽侯县2017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1︰1万地形图和森林资源年度变更最新遥感影像,结合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包括征占用、火烧、造林等),通过遥感判读,并参照下发的森林督查判读图斑和其他判读图斑,区划出森林资源变化图斑。经过外业调查、自查及质量检查、数据汇总等环节,完成森林资源年度变更,得到闽侯县森林资源现状数据(图1)。

图1 森林资源年度变更技术流程

2 林地数据库处理

2.1 数据库转换

利用“福建省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平台,按照《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变更技术规定》要求,将闽侯县森林资源数据库转换成符合国家要求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

2.2 成果转换

转换内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前期数据库、森林资源现状数据库和行政界线(林班界)数据库。对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进行属性和图形逻辑检查。检查中如发现错误,要求在“福建省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平台上加以修改并导出,然后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相关软件中再进行检查,直至通过。数据库检查通过后,生成“变化图层”,进行“增量库检查”,修正数据相关错误,生成“变化数据库”。

3 变更结果

3.1 闽侯县各地类资源现状

经统计,闽侯县土地总面积212 680.733 3 hm2,其中,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8.22%,森林面积124 328.694 7 hm2,森林蓄积10 673 892 m3(表1)。全县森林覆盖率59.26%,林木绿化率61.87%。

表1 闽侯县地类面积构成

3.2 闽侯县林地资源现状

林地面积中,森林占85.69%;疏林地占2.4%;灌木林地占5%;未成林地占4.86%;苗圃地占0.18%;迹地占0.21%;宜林地占1.66%;林业辅助用地占比极低(表1)。

与上期比较,本期林地面积增加62.93 hm2。其中,森林面积增加42.11 hm2。森林面积中,因人工更新,灌木经济林和乔木林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灌木经济林地增加189.9 hm2。因林木采伐、灾害因素、自然因素和调查因素等原因,迹地和宜林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采伐迹地增加了155.056 8 hm2,规划造林地增加269.616 8 hm2。此外,本期临时利用林地面积增加了22.888 6 hm2,主要是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所致。

因占用林地、林木采伐等,乔木经济林、毛竹林、杂竹林面积有所减少,以乔木经济林面积减少较多,达73.302 4 hm2。闽侯是橄榄之乡,橄榄截杆嫁接变更为灌木经济林是导致乔木经济林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项目征占用林地以及人工更新等造成疏林地、一般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和苗圃地均有所减少。其中,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减少最多,达210.506 hm2。暂未利用荒山荒地因人工更新减少了147.718 9 hm2。

3.3 闽侯县活立木蓄积现状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0 993 856 m3,其中:乔木林蓄积10 673 892 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7.09%;疏林蓄积82 749 m3,占0.75%;散生木蓄积137 448 m3,占1.25%;四旁树蓄积99 767 m3,占0.91%。

相比上期,本期全县的活立木总蓄积增加了698 303 m3,其中,乔木林蓄积增加660 911 m3;疏林地蓄积增加7 296 m3;散生木蓄积增加21 975 m3;四旁树蓄积增加8 121 m3。可以看出,乔木林蓄积增加的比例最大,占增加总数的94.6%。

3.4 闽侯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原因

本次闽侯县变化总图斑539个,其中,遥感判读的森林督查图斑193个,遥感判读的其他判读图斑297个,2013—2017年度森林执法专项检查“绿卫”图斑49个。

经现地核实调查,全县遥感判读图斑共计625个(含86个核实细斑)(表2)。其中,因人工变更导致地类变化的图斑361个,主要是荒山荒地植树造林,种植经济作物以及林木采伐后的人工更新。因农民毁林开垦种植农作物导致地类变化的地块1个。因灾害因素导致的地类变化2个,主要为森林火灾引起。因调查因素导致地类变化的图斑109个,主要为前期调查地类与实际不符导致档案记录有误。闽侯县森林督查图斑、“绿卫”图斑和其他判读图斑均已在森林资源数据中做了相应变更,并通过质检。

表2 闽侯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

从图斑个数上看,导致林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人工变更、调查因素、林木审批采伐、依法依规林地审批。从面积比例上看,导致林地性质发生改变的原因分别是人工变更、林木审批采伐、调查因素。人工变更是导致林地发生变化最根本的原因。调查因素与林木采伐分别居变化原因的第二位与第三位,只是在个数与面积比例的位次上相互调换。值得一提的是,依法依规林地审批个数比例占5.92%,面积比例为4.86%,是导致林地发生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说明闽侯县2017年以来林地管理相对较为规范,绝大部分林地使用均依法依规进行审批。但仍有部分林地未依法审批,其个数及面积比例分别为4.96%、1.84%。

4 闽侯县林地管控存在问题与要点

4.1 存在问题

闽侯县毗邻福州市区,受省会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闽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大幅增多,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林地保护压力极大。部分业主急功近利,未批先占,导致违法违规占用林地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全县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熟悉林业信息数字化的专业人员偏少,林地资源变更主要依赖于传统方法,外业调查成果不能及时变更到林地资源信息库。

4.2 管控要点

4.2.1 及时做好资源建档和年度变更

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每10年进行一次,每次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才、物力与财力,调查期间森林资源数据主要依赖林地年度变更及森林资源建档。基于此,要更加重视森林资源年度变更与建档工作,及时做好造林、抚育、采伐、更新、灾损、征占等变更工作,避免出现调查后由于建档不力,而出现森林资源数据不清的情况发生。

4.2.2 加强森林资源监管,严格执法

建立健全“三防”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森林生态安全。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定额以及林木采伐定额,做好林业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事后监管工作。加强林地管理,严查乱砍滥伐、擅自占用林地等现象,减少和杜绝违规违法占用林地。尤其要杜绝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追求政绩违法违规占用林地,且事后刻意干扰执法,导致林业部门有法难依的情况出现。同时,结合网格化巡查,做好林地的日常巡查。

4.2.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

进一步充实基层林业站技术力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森林资源年度变更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能胜任野外工作,而且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熟悉各类林业知识,并懂得计算机操作。因此,要完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必须通过技术培训加强林业技术人员信息化水平,以提高森林资源监测能力,及时准确掌握全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真正做到“摸清家底”。

5 结语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森林生态防护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林地的变化关系到当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及环境变化,其变化原因影响到当地林业资源管理方案和相应政策的制定。实时了解和掌握林地的时空动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闽侯县2018年度变更结果可以看出,该县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实现双增,表明过去的一个经营周期森林经营管理卓有成效。境内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影响最大。换言之,人为干预是林地变化最不可忽视的因素。调查因素引起的林地变化分别居图斑个数比例的第二位、面积比例的第三位,说明境内林业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森林资源现状与实际不符。林木采伐审批引起的林地变化分别居图班个数的第三位,面积比例的第二位,反映出境内采伐强度相对较大,林农对山林地依赖程度较高。

闽侯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管理较为规范,但部分林地未批先占、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今后必须加大管控力度。

猜你喜欢

蓄积图斑林地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图片新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