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0-03-19葛宗男高新田昀鑫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双一流建设

葛宗男 高新 田昀鑫

摘 要:艺术类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建设规律。本文从分析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入手,对五个构成要素和主要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希望能引起各相关高校对艺术类学科的重视和更多关注,持续并深入探索新时代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之路。

关键词: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

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艺术类学科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提出全面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艺术类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希望面向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艺术类学科的大发展,从而提高人才供给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瞄准学科前沿、不断提升学科水平。为更好地推进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有必要对其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的时代要求

1.为艺术学科门类开辟新的空间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学由原来文学门类一级学科调整为新的学科门类。该门类由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艺术类一级学科组成,综合艺术院校包含上述全部5个一级学科[1]。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写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简称《简介》)中阐述了艺术类学科可设置的参考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下设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音乐与舞蹈学下设音乐与舞蹈理论、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舞蹈表演、音乐与舞蹈应用等研究方向。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研究方向的设置在体例上还不够统一,有的按二级学科设置,有的按研究问题设置,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因此,各相关高校在具体确定其艺术类学科研究方向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作更为严谨的科学论证,为艺术学科门类的建设和完善开辟新的空间。

2.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需要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与发展越来越重视。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鼓舞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承担记录新时代、書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在继承中呈现出更进一步的发展繁荣景象,也对艺术类一流学科履行人才培养、科研创作、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学科要与此相适应,进一步释放中国文化的活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民族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3.“双一流”建设的新机遇

2015年至2018年,国务院先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实施的重大建设工程,层次之高、投入之多、重视程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最终聚焦于一流学科。在已公布的国家一流学科名单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11所高校12个艺术类学科位列其中。在国家已实施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中,艺术院校、艺术类学科受益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类学科的发展,而目前正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则为艺术院校及艺术类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

世界一流学科主要有两大参照系:一是欧洲大陆传统体系,二是盎格鲁——北美传统体系。前者强调国家需求、政府控制,注重学科的实践标准;后者强调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注重学科的学术标准。学术性标准是客观的,国际可比的,一流的艺术类学科应拥有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有一流的科研创作和展览演出,产出一流的学术和文化艺术成果。实践性标准是主观的,是有地方特色的,一流的学科不但要为区域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做出贡献,而且要为区域集聚优质文化艺术人力资源作出贡献。我国的艺术类学科建设在学习借鉴上述参照系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将学科建设分为建设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两个部分。

1.建设性要素

(1)一流的研究方向。学科组建时,由于学科积淀较为有限,可根据当时学科的建设基础和科研优势来确定3个左右的研究方向。其后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变化和实力的增强,研究方向需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拓展。一流学科的研究方向以4~6个为宜,方向太多了不易体现其自身优势和鲜明特色,方向太少了其综合实力又难以显露。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与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及自身积淀的办学优势和特色都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学科研究方向多为“层级化”设置,即设置在其下一级学科,如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设在所属的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设在所属的三级学科,等等。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种设置已远远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研究方向开始呈现“问题化”“交叉化”设置趋势。但截至目前,在我国艺术类学科中“层级式”“问题式”“交叉式”设置仍同时存在,如在高校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中,有的按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戏剧学、设计学理论设置方向,有的按艺术理论、艺术应用、艺术传承设置方向,有的按艺术史论、艺术与科技、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设置方向。不同研究方向的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交叉化”“问题化”设置更能凸显该学科在某特定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但在系统把握学科基础上开展方向研究不太有利;“层次化”设置便于从整体上对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进行统筹,但特色优势在方向名称上体现不出来,只能默默地隐含在较为规范的二级学科名称中。

(2)一流的学科队伍。其建设目标是要形成一支德艺双馨、结构优化、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德艺双馨”是指团队成员要“学”与“术”并重[2],既有高尚的师德和艺德,也要具备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专业技能;“结构优化”考虑因素包括年龄、职称、专业、学历、学位、学缘、海外学习经历、“双师”型等;“高水平”主要标志是高水平的学科及研究方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应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专业人才,如“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音乐家、美术家、舞蹈家、戏剧影视艺术家、设计大师、艺术评论家等。同时也要有足够数量高水平的标志性教学、科研、创作、展演成果。良好的师承和学脉传承、独树一帜的学术和创作流派是学科团队保持高水平的重要基础条件。

(3)一流的研创平台。包括建有较高水准的省级以上,尤其是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人才培养与艺术交流基地、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智库等。这些较高层次的研创平台为一流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团队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一流人才培养、科研创作、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强大保障。其中,与学科优势、特色相对应的研创平台,对一流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更具实际意义。

2.功能性要素

(1)一流的人才培养。学科中的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重点是研究生培养,它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密切相关。一流的艺术类人才培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贯彻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国标”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坚持教学与研创、展演、学科竞赛相结合。

研究生培养又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就学科建设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更为重要。要着力推进艺术类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区别不同类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建立与其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招生、培养过程与就业创业联动机制;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为学术型研究生访学深造、学术与艺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视野创造条件;注重因材施教,依据各学科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知识、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导师和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研究,特别是积极探索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艺术类一流学科尤其要在艺术与科技协同、行业协同、国际协同和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展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随着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的启动,与一流学科相对应的一流专业特别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是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基础。要积极争取社会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统筹和加强从招生、培养过程到就业创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实现生源质量、在学质量、就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一流学科必须培养出一批在学期间获得标志性艺术教育、创作、展演成果的学生,如入选重要学科竞赛国家级决赛,取得业界有影响的科研、创作、展演成果等;要有一批在对应行业及主要用人部门担纲重任、工作出色的毕业生。近年来部分专业艺术院校实施的本科“拔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促进了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3],其中不乏在音乐“金钟奖”、全国美术作品展、“桃李杯”和“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等赛事上收获大奖者。

(2)一流的科学研究。艺术类学科包含偏重理论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也有偏重应用的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学科。在迈向一流学科的征程中,偏重应用的艺术类学科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是普遍存在的短板。因此要加强并尽快提升艺术类学科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设计理论研究的水平,为其开展一流的应用研究、创作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特别要强化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设计史论的研究。其标志是取得一批高层次立项,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一批对艺术理论研究有创新和突破的高水平论文和专著;一批对文化发展繁荣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创新研究成果,含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

(3)一流的文化传承创新和专业化社会服务。就艺术类学科而言,专业化社会服务主要是指其师生运用文学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面向社会开展的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所有高校都是一项重要职能,对艺术院校及艺术类学科更是如此。与非艺术院校及非艺术类学科相比,艺术院校及艺术类学科培养人才的主体是文化艺术人才,而这类人才正是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骨干力量;进行的艺术创意、创作、设计、展览、演出和学术交流的核心内容与主题,相当一部分聚焦于文化传承创新。一流的艺术类学科需要在文化传承创新和专业化社会服务上有所建树。如在夏季和冬季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开幕式闭幕式整体设计、主题曲创作和综合性演出等。

(4)一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拓展,已由最初单一的人才培养职能,逐步拓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目前国际交流合作正在被高教战线认定为高校的第五项职能。由于文艺复兴运动在助推文学艺术特别是世界艺术达到巅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立足中国、学习借鉴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的艺术成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专业艺术院校开展较早,包括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艺术交流,选送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到名校深造、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开展优秀艺术生交流培养,其中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中国—东盟高校艺术交流基地为高层次学术交流和艺术交流及推进艺术院校一流学科发展提升搭建了高层次的平台。

三、艺术类一流学科的特色管理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给已有机构赋予新的责任,加强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整体设计、规划、评审、立项、建设、评价考核、资金投入、硬件条件保障等工作。加快由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的转变,强化首席专家负责制。除了高标准做好常规管理外,还要重视抓好以下具有时代发展相匹配的特色管理。

1.交叉学科与学科特区管理

与非艺术类学科相比,艺术类交叉学科工作起步较晚。国内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证明,“学科交叉”是发展学科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培育一流学科的有效途径。因为通过学科交叉可以产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充分有效的利用这样的研究优势,就可能培育和形成更丰富的创新成果。

纵观国内外学科建设模式,大体分为规划建设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三种,其中学科特区型建设模式更具时代意义。该模式用在交叉学科的管理上更为有效。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为实现总体建设目标,可以重点建设少数学科,使之达到较高水平。核心是引入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类似做法,特殊学科和特殊机构适用特殊政策。交叉学科特区的建设发展一般需经过3个阶段,初期可通過交叉学科立项予以培育和支持;中期,当学科交叉逐步聚集若干人员、具备较好基础,则可成立学科交叉的支撑组织;在成熟期,当学科交叉领域慢慢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研究的范式,形成固有研究领域和学术边界,即可成立专门的学科交叉研究机构。要出台交叉学科“人才特区”相关制度,包括人才的自由流动、可进可出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起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来本学科工作、与国际接轨的多元人才选聘与薪酬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模式,灵活采用“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全时”与“非全时”聘用、“个体引进”与“团体引进”、“自身培育”与“校外引进”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以创新质量与贡献为标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完善以团队为单元的考核机制,培育组建学科交叉,跨部门、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

2.学科评估机制的有效利用

从1985年开始,我国即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教育评估研究与探索,也在逐步探索实践推动质量保障从科层机制走向文化机制[4]。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评估体系,分别对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方式等进行了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和详尽的阐释。一流学科在各类评估中都应占据主动,并有优异的展现。从评估过程到结果产生均应有上佳表现,否则就不是名副其实的一流学科。如在各类社会评估中,特别是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全国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和B类的学科方可分别竞争国家一流学科和省级一流学科。定期开展学科自我评估,是一流学科自我监控、自身调整、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是其始终不断开拓创新、保持旺盛发展活力必不可少的重大举措。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必须确立一套符合我国艺术类一流学科成长路径的评估理念,以引导其探索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之路。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导向,注重绩效评估,是学科评估的一个大趋势。就指标体系而言,对师资队伍、科研立项、科研平台等建设性指标的权重适当减小,有意识地增加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绩效的权重,特别是要重视思想引领,加强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绩效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郭春方.美育与艺术教育——新时代综合性艺术院校特色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9(8).

[2]刘振华.坚持“学”“术”并重 创新学科建设路径——以艺术学理论学科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5).

[3]庞忠海.中国高等艺术类专业构成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华夏文化论丛,2019(6).

[4]李志义,等. 我国新一轮本科教育评估的国际坐标 [J].中国大学教学,2019(1).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吉教高〔2019〕12号]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艺术类双一流建设
寒露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