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建设研究

2020-03-18宗雨晴

兰台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价值对策

宗雨晴

摘 要 通过梳理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基本内涵和特点,总结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价值,为新时期的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建设提供四个新策略和新方法:深入进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理论研究,基于数据连续性的全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资源体系,多部门协同、共同促进。

关键词 城市植物生态档案 档案管理 价值 对策

Abstract By sorting out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alue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and provides four new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in the new era: conducting deep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carrying put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based on data continuity, establishing complete resources system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multiple departments.

Keyword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archives management; value; countermeasures

2015年,《生態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调整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档案工作正在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以,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建设研究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城市的生态平衡起到科学调整的积极作用。

一、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内容与特点

1.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含义。冯惠玲教授将档案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而作为档案之一的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产生于城市植物生态建设活动过程中,其范围仅局限于人类在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活动中关于植物的部分。米世雄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管理策略》中将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定义为包含了与城市植物有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生态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本文认为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是指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直接形成的与植物有关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1]。

2.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类别。植物管理档案:林业大数据、本地和外来植物的种类、数量档案、植物的病虫害记录、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等;植物工程档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档案、公园植物建设档案、住宅区植物建设档案等;植物科普生态档案:关于植物生态的宣传教育档案等[2];植物生态政绩档案;设备、仪器;其他[3]。

3.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特点。(1)原始记录性。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主要源于人们在城市植物建设、管理过程中因活动需要直接形成的可以记录或反映该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因此,原始记录性是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根本属性。基于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可信赖的基础之上,才能满足城市生态建设源源不断的信息需求,为客观地分析和揭示城市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根基,为人们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2)动态性。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具有显著的动态性。首先,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粒种子长成一棵植株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得有关植物的真实历史记录在不断调整变动;其次,城市建设工程不是一次完成的,与植物有关的工程建设随着多种因素的变化也跟着变动和更改,原有档案会不断被调用和充实,并生成新的档案。(3)分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有所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中的植物建设,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近几年才被人们意识到。目前,国家级档案部门、林业部门对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出台一项具体的规定,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主要由林业局、园林局、文物、科研单位等多个部门形成并且保留下来。这样的保管往往缺乏系统性,造成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分散在科研单位或个人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具有分散性[4]。(4)专业性。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具有显著的专业性。首先在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各类绿化植被种类的选择需要根据其自身习性、生长状况,并结合当地生态特点而开展苗木选择、工程设计、种植维护等,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作为与植物有关的所有活动的伴生物,是相应的专业活动的记录和产物。因此,生态档案记录的形成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极具专业性。其次,城市植物生态档案记录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会运用到专业技术以及专业判断。这些记录最终形成的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必然具有专业性[5]。(5)文化性。城市植物生态档案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城市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工艺水平、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物,发挥着连接历史、承接文明的作用。

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建设的意义分析

1.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要熟悉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进程、规划决策,就必须查考和利用城市植物生态档案。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作为社会组织、政府或个人在城市建设、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关植物从选取到整体种植维护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历史记录,就可以为城市生态建设中有关植物建设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借鉴和管理措施。例如,能够在人们开始一项新的工程或对已有的工程项目进行扩建、改建时,避免大量调查、实地勘测等重复劳动,又使计划制定符合实际情况,避免资源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利用城市植物生态档案进行城市生态建设,可以合理选择苗木,使用最适合的技术手法对植物进行搭配,以致美化城市,稳定城市生态系统,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2.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是城市生态建设活动的重要凭证。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是人们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有意识保存起来的关于植物整个生命周期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原始符号记录,导致该记录与城市建设活动有联体性。并且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是随着相关的活动进程、根据活动的客观需要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们主观意愿随意编写或杜撰的,也非事后另行编造的,因此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那么其就能作为政府进行城市建设中职能运行的凭证。当政府想向市民展示城市生态建设成果时,或者提高市民关于生态方面意识,激发市民学习生态方面知识热情时,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凭证;同时,从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本身的物理形态来看,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上保留了真切的历史标记,如签名、印章等,可以为保护合法权益、追究事故责任、奖惩有关人员等提供有效依据。

3.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从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收录范围来看,其所蕴含的档案信息非常多样,是城市生态的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与城市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为社会记忆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凭证,同时引发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的情感。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气候和人文环境,从各个城市不同的植物建设中我们可以感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人文风貌,突出了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素养,形成各地方独特的城市风采。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区域被重新规划和设计,同时引进和移除不同的植物。如果没有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对这些植物相关情况的记载,这份社会记忆就将失传。为后代保管好了这份无价的社会记忆,能为公众带来对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为查考利用或参观此项档案的公众带来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我国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建设策略

1.深入进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理论研究。植物生态档案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建设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建设成果可以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成果向市民展出,有利于提升市民的自豪感,同时可以作为激励市民进行生态方面学习时,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绝佳宣传材料。但截至2018年12月,笔者以“植物生态档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只有一篇文献,以“植物档案”为检索词,检索结果也寥寥无几。为了克服传统纸质档案灵活性差的缺点,要加快推进数字档案室植物生态档案数字化建设,将其纳入到城市生态文明整体发展规划中,重视对植物生态档案收集和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并加大投入积极开发相关的数据集成应用接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课题组,对于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研究,不仅仅记录植物的种属特征、习性等这些较为独立和浅层次的层面,应与国外的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友好交流,将国外先进的研究与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深入探究城市植物档案的其他价值,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促进理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2.基于数据连续性的全程管理。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目前很难整合统一进行保管。但这些档案一旦缺失又很难补救,导致形成的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不能完整、系统,其现实利用价值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首先要从部门业务机构、工地现场、档案室到档案馆,融合全程管理意识,重塑管理流程,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植物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精准管控,完善对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资源共享。其次为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信息管理打造无缝连接的数据链,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项目资金管理平台系统,对生态城市参建单位及利益相关单位项目专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从而以全程管控的方式保证信息在其流动过程的连续性和可用性,实现对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3.建立完善的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资源体系。关于各部门如何进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管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分散在多个单位和组织中,不能有效提供利用以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1]。而一个城市生态的顶层设计只有而且唯有从这些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数据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规律, 并用这些规律指导今后城市生态的建设与发展,城市生态才能走上科学、健康、和谐之路。故我国应该从顶层加强统一设计,调查了解全国当下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管理现状,让高层领导意识到管理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必要性,重视对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收集和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制定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办法》类似的统一的植物生态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机制,完善顶层设计。这个行动计划应融入到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中,同时,相关原则、目标和要求也应该被嵌入到城市生态建设的评价系统中,包括嵌入到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申报及审批过程,嵌入到城市生态建设专项绩效评估与考核中等。同时实行从上到下分层落实的责任制,但同时尊重每个城市各级主管机关的特殊性,允许各地方和各机构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本机关的特殊问题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4.多部门协同,共同促进。城市植物生态档案从形成到收集最后到管理和利用涉及多个部门,领导部门是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管理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我国应该首先就领导主体进行前期論证以确定核心主体部门。同时城市植物生态档案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涉及不同业务主体、管理人员以及档案馆的参与,这其中涉及不同部门与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也与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实现良好的形成、收集、统计、整理、保管、鉴定存在密切联系,因而需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提供支持,从档案信息内容管理本身的角度来看,需要的是文件、档案、信息、林业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以及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从组织层级来看,既要高层主管部门的关注与监督,也要基层人员落实于每一项活动过程中的记录,既要组织整体的支持,也需专门的植物生态档案相关负责人支持工作。从档案信息的长久可用保存来看,是需要有共识的协作才能达成的。因而,城市植物生态档案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的是协同参与机制的保障,使得每一个流程、每一次记录都有相应职责的人予以投入和协作。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最少浪费。

参考文献

[1]米世雄.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植物生态档案的管理策略[J].中国档案,2018(8):34-36.

[2]张科.建立绿色生态档案 造福子孙后代[J].绿色中国,2010(11):34-36.

[3]吴轶娟.简述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档案建设[J].兰台世界,2018(S2):213-214.

[4]于淑清. 浅谈城市园林档案的作用及其管理[A].行与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档案工作[C].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2012:6.

[5]刘衍红.园林绿化档案对城市建设的作用[J].陕西档案,2017(3):47-48.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价值对策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走,找对策去!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