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专家”黄大树为古建筑续春秋

2020-03-18

华声文萃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砌墙古建寺院

今年 72岁的黄大树是浙江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协会古建筑分会副会长。在他和团队修复的数百座古建筑中,有的被申报为世界遗产,200多处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还主持修复了马来西亚槟城张弼士府邸、尼泊尔中华寺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半路出家,从“一问三不知”到获专家好评

时光回溯到1948年,黄大树出生在浙江省临海市一个普通农户家中。初中毕业后,他跟着村里师傅干活,学的是泥瓦匠。黄大树悟性好、学得快,只消个把月,农村造房子、砌锅炉等技术活都已难不倒他。

1978年,黄大树30岁,已是家中主要劳力。这年夏天,一个宁波来的远方亲戚带来信息:宁波打算修复天童寺,但技术工人奇缺,着急要人,工资每天一块二。

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很多人对古建筑仍存在偏见,行业人才几乎断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大树马上来了兴趣。但那个特殊的年代,擅自打工不被允许。他和村里约定,每天工资里上交三毛钱给村里,这才成行。次日一早,他清晨6点起身,只身一人前往宁波,辗转10个小时,傍晚了才摸到天童寺。

推开挂着整修办公室牌子的门,接待他的一位王姓局长劈头盖脸问了三句话:

“会盖筒瓦、做栋脊吗?”“不会。”

“会雕梁画栋吗?”“不会。”

“会修斗拱、戗角吗?”“不会。”

這些听都没听过的名词,让黄大树蒙圈了。不用说,打工的事黄了。

“要修墙吗,这个我会!”黄大树找到生产指挥组王组长,“能不能让我砌墙,我在行。”

没想到,王组长爽快答应了:“你再找十来个人,要修的围墙有好几里长。”

黄大树带着喜讯,一溜烟跑回村里。出门清点,一共18个壮劳力。

砌墙和农村造房子差不多,黄大树轻车熟路。但很快遇到了新难题:围墙上部需要做挑线、堆塑、盖筒瓦等,他们都是“门外汉”,只能大眼瞪小眼。

“砌墙先继续,不懂盖瓦我去‘偷师!”于是,趁着每天中午正规施工队休息,黄大树偷偷爬上正在修缮的天王殿屋顶,把瓦片揭下来、装上去,反复咂摸。

后来,眼看着被自己“动过手脚”的那一处并没有被推倒重来,他舒了一口气。

那些天每到晚上,他都带上砖头瓦块,将“偷师”学来的技术在工棚里反复练习,琢磨了一个多星期,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树等人修复的围墙节约原料、工程优质,工程验收时得到专家好评。

“中国古建”海外扬名

随着越来越多重点古建筑成功修复,黄大树的古建筑工程队声名鹊起,国内不少修复古建筑的重任接踵而来。他还承接了不少国外古建筑修复工程,在马来西亚、尼泊尔、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传扬“中国古建”。

尼泊尔的蓝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1984年起,尼泊尔政府多次要求,希望中国政府在佛教圣地蓝毗尼援建一座寺院,相关部门想到了黄大树。

1997年,黄大树带着施工队前往尼泊尔,建造中国有史以来在国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中华寺。在施工技术上,他们将多种现代技术和传统材料结合,让建筑风格既体现出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又展现出中国寺院的清净简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座典雅精美的寺院落成,赢得了国内外佛教界等各界人士的好评。

2011年8月,黄大树在中日友好协会的邀请下,前往日本福光町建造“中日友好物产馆”。该馆建筑风格采用中国仿唐单檐歇山顶建筑而成,落成以后,被当地称为“古建筑的榜样”。

在黄大树修复过的古建筑中,有的被申报为世界遗产,浙江湖州飞英塔、江西赣州慈云塔、宁波保国寺等200多处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仓桥直街、湖州南浔百间楼历史街区、清华大学“工字厅”古建筑群等修复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砌墙古建寺院
砌墙的石头
《古建》《乡村庭院设计立面图》《仁智之核》《智慧之道》
三个砌墙工
塔•楼之韵
古建军
三个砌墙的工人
宽恕
拜佛
砌墙工人的命运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