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纹饰视角下的伊犁河谷史前彩陶及其与境外周邻地区彩陶的联系

2020-03-18陈豆豆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9期

陈豆豆

摘要:文章以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索墩布拉克文化出土的史前彩陶为研究材料,结合目前学术界对该文化墓地与陶器的分期,着重探讨了彩陶纹饰在索墩布拉克文化東、西两种地方类型内的演变序列,并对索墩布拉克纹饰在萨卡文化时期七河地区及费尔干纳盆地的传播情况做了初步研究。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互相融合与共同作用,不仅催生了索墩布拉克文化独树一帜的纹饰特征,在这种文化本身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早期铁器时代;索墩布拉克文化;彩陶纹饰;东西方文化交流

伊犁河谷位于今新疆西北部、天山北侧,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是该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阶段,各游牧部落先后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随着考古发现的进展,伊犁河谷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面貌逐渐清晰。

在公元前18世纪(有学者认为最早可至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时代,伊犁河谷分布着安德罗诺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遍布南西伯利亚及哈萨克斯坦,青铜时代晚期该文化人群东迁,使新疆部分地区进入安德罗诺沃时代,而伊犁河谷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可能是由七河地区传入的。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60年是伊犁河谷的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属索墩布拉克文化时期,该文化可能是由来自阿姆河流域和南西伯利亚的文化人群(斯基泰人)以及来自新疆东天山的部分人群,在融合了青铜时代安德罗诺沃人群的文化之后形成的。自公元前2世纪起,大月氏、乌孙取代斯基泰人,相继进入伊犁河谷。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伊犁河谷的史前时代自此宣告结束。

目前,伊犁河谷发现的史前彩陶全部出自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年代集中在索墩布拉克文化时期及乌孙时期。现在一般将索墩布拉克文化分为东、西两个地方类型,即东部的穷科克类型(约前1000—前100年)与西部的索墩布拉克类型(约前500—前200年),二者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被乌孙文化取代。

1三种文化类型彩陶概况

1.1穷科克类型

出土彩陶的穷科克类型墓地包括尼勒克县穷科克1号、加勒克斯卡因特、乌图兰、铁列克萨依、阿克不早沟、奇仁托海,新源县黑山头,巩留县山口水库、一级电站(计4处)、伊勒格代墓地。13处墓地共出土彩陶60件,穷科克1号、加勒克斯卡因特、阿克不早沟三处墓地出土较多,其余墓地彩陶不发达。彩陶整体制作与烧制水平较高,器类以罐(壶)为大宗,有少量钵与杯,圜底器居多,有单耳者约占1/3,仅有1件带流器。均为手制夹砂红陶,彩陶表面往往有红褐色陶衣,纹饰以褐色矿料绘制而成,约半数彩陶的纹饰绘于最大腹径以上。

1.2索墩布拉克类型

出土彩陶的索墩布拉克类型墓地包括察布查尔县的索墩布拉克、特克斯县的恰甫其海A区ⅩⅤ号、叶什克列克,新源县的铁木里克沟口,尼勒克县的别特巴斯陶、乌图兰墓地。除索墩布拉克外,其余各墓地的彩陶均不发达,共计21件。器类以罐(壶)、钵为主,钵的占比较穷科克类型显著上升,多数钵的器底残留烟炱,表明其开始用作炊器(故报告中称“釜”)。圜底器仍为主流,并出现管状流。基本为手制夹砂红(褐)陶,施红褐色陶衣的现象比较普遍,纹饰以紫红彩、黑彩为主,多位于最大腹径以上。钵均经磨光处理,而罐(壶)未经磨光。

1.3乌孙文化

仅察布查尔县的索墩布拉克与昭苏县的夏特墓地出土了乌孙时期彩陶,计3件,均为侈口球腹罐。

2彩陶纹饰的演变序列

2.1穷科克类型

东部的穷科克类型60件彩陶中罐(壶)类施纹最为普遍,形式也最丰富。依据目前学术界对该类型陶器的分期研究,可将穷科克彩陶纹饰演变分为早晚相继的四期:第一期(前1000—前700年)包括棋盘格三角纹、交错分布的直线三角纹与通体网格纹;第二期(前700—前400年)为过渡型三角纹及半体网格纹;第三期(前400—前200年)包括点阵纹、瓜皮纹与逗号纹;第四期(前200—前100年)有瓜皮纹与逗号纹。

第一期,色彩强烈、高对比度的棋盘格三角纹特色鲜明,且常与网格、直线、折线自由组合,整体纹饰精致规整,艺术感强。一般认为棋盘格纹用以表现方正整齐的农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象征,为索墩布拉克文化彩陶最具代表性的纹饰。该期纹饰中还多见交错分布的直线三角,它也多见于同时期的察吾呼文化彩陶中。此外还有通体网格纹,大多遍布器身且细密整齐,个别网格异常致密。

第二期虽延续了第一期的三角与网格风格,但棋盘格、网格已脱离三角纹的样式,仅见直线、折线三角,实体的三角纹开始增多,纹饰的规律性、工整度较上一阶段明显降低,表现手法渐趋随意。另外,网格纹由一期的通体演变为半体,基本位于最大腹径以上。

第三期,各种形式的三角纹全面消失,代之以点阵纹、瓜皮纹与逗号纹等典型的匈奴风格纹饰,其中点阵纹与瓜皮纹均遵循自上而下的排列方式,但疏密有别、形态多样;而逗号纹则横向分布,且排列非常致密。

第四期延续了第三期的特征,但不见点阵纹,瓜皮纹与逗号纹的排布较第三期稀疏且凌乱,整体显得潦草简单。

穷科克类型纹饰风格自第三期开始从繁复的棋盘格三角、直线三角、细密网格骤变为点线几何纹,可能与公元前3世纪大月氏西迁有关。

2.2索墩布拉克类型

西部的索墩布拉克类型彩陶纹饰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前500—前300年)为杉针纹,有时与山脉纹组合出现,均存在于索墩布拉克墓地彩陶中,是索墩布拉克类型的代表性纹饰。索墩布拉克墓地南倚天山山脉西段的乌孙山,山脉纹应是乌孙山的表现。而杉针纹最早见于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约前3000—前2500年),是该考古学文化彩陶的代表性纹饰,被认为用来表现多见于泰加森林中的冷杉的针叶,后来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卡拉苏克文化(约前1300—前800年)均出现了类似纹饰,所以有学者认为索墩布拉克墓地彩陶的杉针纹也受到了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影响。后期(前300—前200年)的纹饰较前期有很大差异,网格三角、直线三角、层垒三角、弦弧纹均有出现,面貌相当复杂。其中网格三角与直线三角可能承袭了穷科克类型的风格,层垒三角纹是察吾呼文化(约前1100—前100年)克孜尔水库墓地彩陶的主流纹饰,应是该处墓地影响的结果。

2.3乌孙文化

乌孙时期彩陶纹饰繁复多样,手法细腻精致。与穷科克类型及索墩布拉克类型相比,该期纹饰没有统一的形式,表现为棋盘格、新月、网格三角、折线等多种元素的任意组合。

3伊犁史前彩陶與境外周邻地区彩陶的联系

七河地区与费尔干纳盆地均位于中亚东部。七河地区即巴尔喀什湖至伊塞克湖之间,直接毗邻伊犁河谷;而费尔干纳盆地紧邻七河西部。公元前1千纪的早期铁器时代,七河地区与费尔干纳盆地分布着由斯基泰人主导的萨卡文化(约前800—200年)七河类型及帕米尔-费尔干纳类型⑤,与索墩布拉克文化大抵同时而又稍晚。我们可以根据纹饰类型,将伊犁河谷、七河地区与费尔干纳盆地主要遗址出土的代表性陶器分为六组(图1)。

3.1与七河地区史前彩陶的联系

瓜皮纹、逗号纹是穷科克类型第三、第四期的主体纹饰,见于阿克不早沟和奇仁托海两处墓地中。

Ⅰ组中,阿克不早沟和奇仁托海石堆石圈墓出土的陶壶通体绘瓜皮纹,但前者线条分布较密,后者较疏。而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扎鲁金达出土的一件陶罐也有类似的纹饰,虽然仅绘于沿下,且不如前两者的纹饰线条匀称,整体显得潦草随意,但三者纹饰的共性很明显,即纹饰起始处线条较粗,至末端变细、变尖,且线条的排布都是起始处集中、末端分散。

Ⅱ组中,4、5通体绘逗号纹,前者的逗号纹排布相当密集,自上而下共三排,布满器表,后者较稀疏。此外,扎鲁金达的一件陶罐上有相似的纹饰,虽然该陶罐上的逗号纹较前两者略显细长,有明显的拉伸,且不再是单向排布(前两者的逗号纹皆向一侧卷曲),而是两侧相对分布,但三件彩陶纹饰的总体特征是一致的,即一端圆、一端尖,有一定程度的弯曲。

Ⅲ组中,恰甫其海A区ⅩⅤ号墓地的一件彩陶瓶通体绘弦弧纹,呈现出明显的下凸。伊塞克湖沿岸的布拉纳出土的一件陶罐上有类似的纹饰,虽然纹饰杂乱,但也属弦弧纹。

随着大月氏的西迁,自公元前3世纪起,伊犁河谷常见的圜底陶器开始在七河地区大规模流行,此时穷科克类型彩陶的纹饰也发生了显著转变,开始流行匈奴风格的纹饰,牧民的迁徙为陶器造型与纹饰的传播创造了客观条件。从年代关系来看,阿克不早沟墓地的下限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奇仁托海石堆石圈墓的年代为前300至前100年,恰甫其海A区ⅩⅤ号墓地的彩陶瓶年代为前500—前300年,扎鲁金达、布拉纳两处墓地所出彩陶为前300—100年,可知索墩布拉克文化穷科克类型晚段的瓜皮纹、逗号纹因素以及索墩布拉克类型晚段的弦弧纹在公元前3世纪后传入七河地区,并呈现出不断简化的趋势。

3.2与费尔干纳盆地史前彩陶的联系

Ⅳ组为索墩布拉克文化彩陶。其中,直线三角(Ⅳ组9、11)是索墩布拉克文化彩陶最为常见的纹饰之一,常见于穷科克类型第一期纹饰中,以交错分布为主,有时与棋盘格三角同时出现。层垒三角虽然也比较常见,但以颈腹两组层垒为主,集中分布于穷科克第一期中,三组以上的层垒仅见于索墩布拉克类型第二期纹饰。

Ⅴ组和Ⅵ组均为斯基泰文化费尔干纳类型彩陶。Ⅴ组四件彩陶纹饰均为直线三角一种样式,但不以交错的形式排列,其中12与15为单组正向排列,13为单组反向,14为多组正向层垒。虽然该组纹饰丧失了交错排布的样式,但直线三角、单组正向或反向排列、多组正向层垒等要素同样显示了其与Ⅳ组纹饰不可分割的联系或共性。Ⅵ组为波浪纹。尽管表现形式与以上两组不同,但波浪纹与上下两道弦纹构成了近似于层垒三角的样式。可见该组纹饰的构图规律与Ⅳ组、Ⅴ组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带有非常明显的三角纹遗风。

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结合目前已发表的对夏特与波马两处乌孙时期土墩墓、索墩布拉克墓地、恰甫其海水库墓地、吉林台库区墓地出土的斯基泰人颅骨的研究资料可知,至少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后在伊犁河谷游牧的斯基泰人,体质特征在欧洲人种范畴内。这批斯基泰人颅骨可分为两组:一组属欧洲人种古欧罗巴类型,一组属欧洲人种中以短颅为特征的帕米尔-费尔干纳类型(即中亚两河类型),另有少量蒙古人种因素,且帕米尔-费尔干纳类型的体质特征与包括七河、费尔干纳盆地在内的中亚的萨卡文化居民极为接近,这为早期铁器时代伊犁河谷与费尔干纳盆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在整合了相关研究成果后,我们认为Ⅳ组彩陶年代为前1100—前600年,Ⅴ组为前700—前300年,Ⅵ组为前300—500年,可知索墩布拉克文化的三角纹因素在约公元前6世纪后传入费尔干纳并演变为单一的直线三角纹,并最终于公元前3世纪后简化为波浪纹。

4结语

各种形式三角纹与线条纹的成熟运用,构成了索墩布拉克文化彩陶鲜明的几何化特征。在新疆境内以及中亚、南西伯利亚的众多史前文化中均发现了这种特征纹饰的存在,因此,对索墩布拉克文化彩陶纹饰来源的探讨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对于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源自公元前15—前14世纪费尔干纳盆地的楚斯特文化,该文化以棋盘格、三角纹、直线与网格纹为主体纹饰,通体绘彩,上下层垒的图案组合方式,以及大量交错三角和棋盘格的运用,与索墩布拉克文化最早期的穷科克1号墓地所见的彩陶传统并无二致;另一种意见认为,索墩布拉克文化早期常见的三角纹、网格纹业已流行于公元前10—前7世纪的苏贝希文化洋海类型与察吾呼文化,乌鲁木齐的萨恩萨伊墓地出有众多饰三角纹与网格纹的彩陶,即是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三角纹与网格纹经由天山中段传入伊犁河谷的证明;第三种意见主要针对见于索墩布拉克墓地的杉针纹,认为其源自早期青铜时代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

除关于彩陶纹饰来源的探讨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索墩布拉克文化的形成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梨形圜底的无耳罐(壶)、无耳钵为主的陶器造型k,仰身直肢、头西足东的葬俗,偏洞室墓、石棺墓的墓葬形制,以及带流陶壶、方形铜祭台、带柄铜镜的发现,无一例外地将索墩布拉克文化的来源指向新疆以西的中亚河中地区和南西伯利亚;而红衣黑彩占绝对优势的彩陶传统、少量单耳杯、仿皮囊式圜底高颈壶与倒刺骨镞的出现,则又暗示了索墩布拉克文化与东天山苏贝希文化、中天山察吾呼文化甚至塔里木盆地南缘扎滚鲁克文化的渊源,这与目前所发表的关于索墩布拉克文化人群以欧罗巴人种为主、兼有少量蒙古人种与南西伯利亚类型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尽管目前对于索墩布拉克文化中何种因素属于西方、何种因素属于东方的讨论仍未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西方因素还是东方因素,它们在索墩布拉克文化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文化内部并不存在“西风压倒东风”或“东风压倒西风”的态势,相反则呈现出互相融合、共同作用的局面,因此,也不必纠结于“索墩布拉克文化隶属西方系统还是东方系统”这一命题。笔者认为,西方与东方对索墩布拉克文化的影响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从自然地理条件看,伊犁河谷北部横亘天山北支的婆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以南则是天山南支的哈尔克山、那拉提山,南北两条山系相交于伊犁河谷东部,使伊犁河谷形成开口向西的喇叭口地形,成为新疆境内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而自伊犁河源顺流而西直至巴尔喀什湖以南,均是平坦开阔的草原,这些自然条件均为伊犁河谷与中亚甚至南西伯利亚地区的人群及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土壤。当斯基泰人携带着西方文化因素于公元前10世纪取代安德罗诺沃文化人群占据伊犁河谷后,恰逢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察吾呼文化、东天山的苏贝希文化刚刚形成,风头正盛,三支地域相邻、年代相近的考古学文化即在天山中段展开碰撞与融合,致使新生的索墩布拉克文化中融入了察吾呼与苏贝希的因素,后两者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来自伊犁河谷的影响。在完成了与察吾呼文化、苏贝希文化的角逐后,索墩布拉克文化开始正式在伊犁河谷扎根并逐渐走向强盛,成为新疆境内早期铁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