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与文学: 空间与想象在文字里碰撞

2020-03-18清扬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南京文学

清扬

文学不会创建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也不会因为文学而存在。可一座城市若没有文学,这座城市也不会有灵性,不会有温情。

文学有一种极强的黏性,它能黏贴人类的一切活动。再伟大的文学,再天才的作家,也要依托城市。这里说的城市,是我们生长的那一片土地,是孕育我们灵魂的一方水土。作家写作,脚下必须要有一块富饶的土地。把生命的种子先埋下去,长出须,发育根茎,植入地下,然后再破土发芽,慢慢地枝繁叶茂,慢慢地硕果累累。

◎城市与文学的韵味

文学能记录一个城市集体人格的灵魂,表现一个城市的世俗风貌,甚至通过“無中生有”的想象,美化和创造一个城市。众所周知,宋代的范仲淹没登过岳阳楼,却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唐朝的刘禹锡没到过南京,也写下了不朽的《金陵五题》。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这是李白笔下的南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笔下的南京。在文学与城市的关系中,文学不一定总是被动反映,文学也有自己的塑造功能。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白和刘禹锡的诗歌,让南京这座城市变得更富有诗意,变得更美好。南京人早已习惯了用古诗来介绍自己的城市。

城市的重要性在于托起作家的灵魂,作家的重要性在于彰显一方水土的风情。成都的马识途,上海的王安忆,榆林的柳青、路遥,商洛的贾平凹,天津的冯骥才、蒋子龙,银川的张贤亮,呼和浩特的肖亦农,呼伦贝尔的乌热尔图,哪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作家。

(资料参考《文学报》)

◎中国的“文学之都”——南京

2019年10月31日早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南京被列入世界文学之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4年起先后评定世界上二十八个城市为“文学之都”。评定的标准,除文学传统之外,主要着眼一个城市文学发展的整体情况,包括文学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文学作品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翻译和出版本国各民族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的情况,为促进本国和外国文学艺术交流所采取的措施。

获得“文学之都”称号的,包括克拉科夫、爱丁堡、海德堡、墨尔本、爱荷华城、都柏林等。南京则是国内首个申报且成功入选“文学之都”的城市。

南京,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京文化资源丰富,素有“天下文枢”的美誉。南京因山水城林、历史底蕴被世人称赞,文学一直滋养着这座古都,更将推动它向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迈进。

文学之于南京,并不是虚无缥缈,它孕育着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巨匠。从“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谢朓到千古诗仙李太白,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汤显祖到曹雪芹,从鲁迅到巴金,这些文学大家都与南京结下不解之缘。当代南京也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名家。无论是在南京创作了诺贝尔获奖作品《大地》的赛珍珠,还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推拿》的毕飞宇,抑或是曼布克亚洲文学奖获奖作品《河岸》的苏童,他们都用一人一书,书写着南京的故事,镌刻着南京的情谊。中国第一个“文学馆”、第一部诗歌理论和批评专著《诗品》、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等都诞生于南京。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还有约一万部文学作品写作于南京或者与南京有关。《红楼梦》《本草纲目》《永乐大典》《儒林外史》等经典之作都与南京密不可分。

◎一座城市一本小说

关于城市的风情,先来读读下面介绍的几部作品。作者正是将城的记忆纷纷幻化成笔下的人物,书中将时间与空间、回忆与顾盼通通流露!

·《骆驼祥子》

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老舍是京味儿写得最地道最妥帖的作家,让人能从字里行间想象出老北京的模样。《骆驼祥子》以20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一生为线,展现了北京底层贫苦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

·《繁花》

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本书为你展现的是一个极具质感、立体的旧时上海。全书叙述在两个时空交替转换,传奇迭生,由几个人作为引子引出众多性格各异的市井男女。最具特色的是作者语言用得极妙,文白夹杂上海话,吴侬软语,有声调,有色彩,有留白。

·《秦腔》

天底下最不亏人的就是土地啊,土地却留不住他们

《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关于农民与土地,描画了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的近三十年的历史。充满乡土味儿,却又鲜活灵动。书中夹杂了许多方言与地方特色,对于想了解那片土地的人来说,本书是极好的一个选择。

·《生活秀》

有的人生活过,有的人活过

如果有一个作者能将武汉的风情写得活灵活现的,那当属池莉莫属。这本书刻画的是武汉吉庆街上个体女老板来双扬纷繁复杂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你仿佛能闻到巷子口的鸭脖味,那些俗气琐碎的生活细节描写更是将大武汉、小街道的市井气都勾勒了出来,但不会让你生厌,而是让你莫名地想去那里看一看,转一转。

·《酥油》

认识即是一场梦的开始

一本真实得令人屏住呼吸的书,作者根据自己在藏区草原义工支教的经历,化身为梅朵,为了那一个个流离失所的孩子,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了那里。

·《长安十二时辰》

盛唐长安,中国人心头的朱砂痣

《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作者马伯庸曾在后记里写到:

……我希望呈现出来的,不再是一个古装刺客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发生在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故事,只不过它凑巧发生在古代罢了。幸运的是,长安正是这样一座具有超越了时空的气质的城市,它可以同时容纳古典与现代元素,并不会让人觉得违和。

◎世界:因文学作品而闻名的城镇

·《夏洛克·福尔摩斯》——英国伦敦

100多年前,福尔摩斯探案系列风靡英国乃至世界。时至今日,它仍吸引着众多读者。书中描写了天才侦探和他的跟班华生医生数次游走在伦敦街头,寻找线索和嫌疑人。伦敦如今已是一座现代大都市,人们很难再看见像福尔摩斯时代的鹅卵石路和狭窄的街道了。尽管如此,你还是可以参观伦敦四处的历史遗迹,比如小说中贝克大街221B号。

·《午夜善恶园》——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市

1994年,约翰·拜伦特的小说《午夜善惡园》面世,通篇透着南方哥特式的语气,并巧妙地描写了萨凡纳的景色,这一切使得这座城市成了读者必去的地方。直至今天,你仍可以参观商厦林立的广场,“午夜”时去拜访小说里描写的家庭遗址。

·《龙纹身的女孩》——瑞典斯德哥尔摩

作家斯蒂格·拉尔松的《龙纹身的女孩》,让许多人开始认识斯德哥尔摩这座城市,将其看成是北欧最有趣、最有氛围的地方。许多读者看完小说后,就一窝蜂跑去那里参观小说里描写的地方。游人还可以漫步于斯德哥尔摩中部地区,感受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情。

·《暮光之城》——美国华盛顿福克斯

来到福克斯,当地的旅游组织会带领游客乘坐公交车参观书中描写的重要地点。你会看到女主角贝拉家的房子、福克斯高中和镇上古香古色的城墙。这里风景优美,你将完全沉浸于小说里描写的太平洋西北海岸的氛围里。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爱尔兰都柏林

詹姆斯·乔伊斯是出生于爱尔兰首都的最受人尊敬的文豪之一。《尤利西斯》是一本为徒步旅行量身定做的一本书。书中描写了主人公利奥波德·布鲁姆一天内走遍了都柏林的大街小巷,而且当中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也向读者展示了观光都柏林的场景。

·《达·芬奇密码》——法国巴黎

此书描写场景主要在巴黎,尤其是著名的卢浮宫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博物馆,而且可以通过观察馆内艺术作品参与“破解达·芬奇密码”。巴黎整座城市充满历史气息,这将使你似乎置身于小说场景中。

·《罗密欧和茱莉叶》——意大利维罗纳

维罗纳有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比如16世纪时这对命运多舛的小情侣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当地人认为有些地方就是这场悲剧的发生地,会带你参观诸如罗密欧的家和茱莉叶被埋葬的地方。尽管这些地方的准确度有待商议,但是维罗纳绝对不缺那种历史气息,不妨碍游客边观光边发挥想象力。

·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越南西贡

西贡,现名胡志明市,但许多人还是愿意叫它西贡。自从20世纪中叶格林将其经典作品命名为《沉静的美国人》,当地许多街道的名字都被改了。中央邮局和剧院都是小说中的主要场景,也都还在那里。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描写

·城市风光

车速慢下来了,透过车窗,都市五光十色的景象在缓缓流动。两边商店的大玻璃橱窗中,假时装模特儿带着永远不变的微笑,在机械地作三百六十度的旋转。大街上行走的人们都已经换上了夏装;浓密的中国槐下,姑娘们五彩斑斓的花裙子飘飘曳曳,像孔雀尾巴一般耀眼夺目。四面八方传来录音机播放的刺耳的流行歌和电子音乐。(路遥《平凡的世界》)

·城市的早晨

可能因为上海地处东海之滨,太阳比其他城市升起得更早,感觉阳光也比北方城市要厚一些,红一些,湿润一些。陈元经过外滩的时候,这条蜿蜒的黄浦江,已经不再是夜晚看到的一条游移的毒蛇,而是穿城而过的一条金色的长龙。外滩对面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还有那座正在向空中延伸的上海中心,已经褪去了华彩与迷离的灯火,但是它们身上的一扇扇玻璃窗子,像是一面面早起时梳洗用的镜子,把一颗太阳一下子反射成了成千上万的太阳。(陈仓《上海不是滩》)

·街道小巷

像它这样南北向的马路,往往不是主要的交通干道,所以就难免是散漫的。行人安详自若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若罔闻。这里的居民又特别喜爱在街面活动,老人坐在小凳上剥豆,小学生搭一张方凳写作业。打牌的,吃饭的,乘凉的,晒太阳的。生活就从门里蔓延出来,摊到了这里。(王安忆《街景》)

·北京金融街

金融街的建筑,在外形上并不争奇斗怪,大多方方正正,由黑与深灰构成其主色调。莫非这是为了体现金融的品格:厚重、沉稳、牢靠?在金融街的中央有个细长的街心花园,奇怪的是花园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或这一段中间突起,或那个角落陡然下陷,高高低低,分出许多等级,走起来麻烦,要格外留神脚下,看上去却错落有致,一丝不乱。无论是升高还是低矮,都用水泥或石头修建得规规矩矩,见棱见角,在花坛或草坪旁边的空地上有晨练的人,或独自打拳,或成群舞蹈,在大树下的长凳上也有乞丐在大睡,就仿佛身无分文的人躺在金融街的怀抱里,也有某种安全感。(蒋子龙《金融街的早晨》)

★结语:

城市与文学有比较微妙的关系,文字的符号与象征表象与文字内在的文化、价值输出有时是构筑于虚拟的城市意象。付诸想象力的城市空间,价值体现也更多元、更复合。城市的形态、骨架可见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习俗。

猜你喜欢

南京文学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南京·九间堂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