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CG平台的女权主义“增能赋权”路径探索

2020-03-17黄丹廖怡煊周燊

学生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女权主义

黄丹 廖怡煊 周燊

摘 要:本文基于UGC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微博和哔哩哔哩的女性内容研究与实践,对女权主义“增能赋权“路径进行探索研究。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女性话语权迫切追求的今天,女性自我诉求与互联网技术短视频内容创作碰撞出的火花,不仅为增强女性话语权,传播先进性别文化观念提供了可能,也为“增能赋权”女权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践行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UCG;女权主义;女性话语权

“用户生成内容 (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 User Created Content,UCC 或 Con-sumer Generated Media,CGM),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 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 等社会化媒体。”[1]女权主义核心在于“增能赋权”,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女性话语权迫切追求的今天,女性自我诉求与互联网技术短视频内容创作碰撞出的火花,不仅展示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终极要义,也为“增能赋权”女权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践行的实现路径。

自民国提出给裹小脚的女性松绑,到五四运动男女平等的呼声,再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云霄,我国女性从封建制度的压迫中初步走出。改革开放后女权主义理论传入,经众学者改造、将其本土化为“女性主义”[2],女性自我意识加速从依附、被支配的惯性中脱离出来,开始思考自我的独特价值,这是女性自我诉求的基础。

一、女性主体性缺失,社会性别议题二元对立激化

“媒介的话语权是指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信息传播主体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3]王思聪进一步指出,女性话语权缺失原因在于女性鲜少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其关注的娱乐、时装的传播内容边缘化,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议题设置。意见领袖的缺失让女性在热点事件的观望中趋于保守,最终丧失主导权,舆论影响力远低于男性。新兴的新媒体环境看似没有性别之分,但由于男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进度不一,“关注女性,发展女性”的声音传播影响力有限,致使女性在社会关切问题上主体性缺失,从而演变成二元对立的激化群嘲。如在微博关于“散装卫生巾”的社会热点讨论中,卫生巾减税的讨论显然更能推进社会关怀。但在卫生巾使用方面经验完全不足的男性们凭借强烈的社会事件参与感与伪女权口唇舌战,双方总有无理发言被揪出来批判,这样重点完全错了的恶循环,最终形成一个奇怪的局面:“一个愚蠢男性发言—-被一位女性有理有据反驳---一些女性因此觉得男性都一样愚蠢---被一些男性反驳---进而一些男性又觉得女性都一样不可理喻”。这样以性别来划分阵营的网络表达氛围,社会问题就此成了性别争端,导致性别二元冲突加剧。

性别二元对立的冲突已经使女性议题不断偏离初心,社会议题总要以性别争论为最终落点。由此,随着女性主体性缺失所带来的是女权主义的污名化,女性话语权的消解,平权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性的视频创作赋权,给了女性发声更多叙事可能性。

二、视频技术性赋权,女性话语权叙事可能性增强

当前视频互动已成为互联网生态的一个趋势。尤其是随着5G的发展,未来视频直播等行业的发展未来可期。随着媒介融合的脚步加快,众多传统媒介也进入视频平台发声。相比于微博,视频创作对热点事件引导更具叙事可能性。用视频技术赋权助力女性话语权,常用用户创作内容平台有哔哩哔哩、西瓜视频、抖音、快手等。其中哔哩哔哩显然更受年轻人的欢迎,Mob 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Z世代大学生图鉴》中关于当今中国 Z 世代大学生视频类活跃用户占比调查中,B 站以 46.0%的绝对优势拔得头筹,而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对 Z 世代大学生的吸引程度则相对较低。[4]以哔哩哔哩平台为例,它精准对位年轻人以满足年轻人多元化需求进行以人为本的社区化运营,才让哔哩哔哩在今年五四青年节仅凭《后浪》厚积薄发,成功破圈。

用视频创作技术实现的内容影响赋权女性,搭建女性话语空间,增强其话语权,已经成为短视频中的内容一部分。尤其是哔哩哔哩作为用户内容生产平台,透过视频内容触摸到的是创作者的性别观,其视频播放等成效则直接显示了性别议题的热度。互联网下的视频创作实践正借助网络媒介这一接触面广的特点,让更多女性开始自发、自觉、学习乃至于跟风表达自己的想法,共同搭建女性话语空间,从而有意或无意地发出女性主体性的声音。无论是以自我表达的Vlog创作,还是以性别议题研究为核心的知识性视频,都在突破既有的性别观念,增强女性话语权,传播先进性别文化观念。

三、以女性意识言说女性,实现女性价值群体性汇聚

女权主义的本质上是平权精神,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让每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女权主义关怀的是弱势群体,是每一个不曾被公平对待的人们。 作为二十世纪三大议题:性别、阶级和种族,就性别议题硕果仅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打破了既有的社会分工,让更多女性成长,女性意识得以成长并发展。

要实现女性价值的彰显,技术赋权只是手段,唤醒每一个人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认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对女性权益的关注,维护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权益才是终极要义。从无意识的女性自我意识表达,到有人主动提倡平权精神追求男女平等的现实语境,再到有意识学习相关性别研究内容发现自我意识惯性向前一步敢于自我突破,最终实现更多女性从他人故事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有人意识到并被看到,更多人投入而让更多人知道,这将形成巨大的号召力。

《厌女:日本女性的嫌恶》作者上野千鹤子认为女性主义是女性解放的思想,没有标准答案。笔者认同,女权主义没有标准准则,一切评判都不能离开语境和背景。由此,用户创作的内容创作反映着自身的观念,而所有的内容创作也在诠释女权主义。以UP主“她知蔚语”创作实践为例,视频创作以女性电影解读、社会热点事件解读、女性故事挖掘、女性人物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女权主义批判视角观世界动态,厘清男权文化与男性的区别,讲述女权主义与平权精神的统一性,倡导先进性别观念,致力于传播“让每个人都成为完美自我”的理念。其从技能赋权的视频发布到通过弹幕、留言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厘清认知差别点,最终在视频内容框架基础上形成统一认知,实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及社会行为示范效果[5]。如在“从低保家庭二胎热搜事件看男权文化印记”视频中,关注者就平权精神与男权文化之间的对立進行了有效的沟通。UP主“她知蔚语“基于女权主义的本质平权精神出发,从内容生产层面凸显因大众传媒制约视野的女性困境“女性依旧处于不平等的文化氛围中”,依托于视频内容传递“男女平等社会氛围“的美好愿景,彰显女性价值,构建女性话语空间,实现女性权益与弱势群体的维护,最终达到平权精神传播,汇聚群体性力量,实现女权主义“增能赋权”的最终目标的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2019年12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性别平等差距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我们还是需要等待百年之久。尽管当前已经出现了非常积极的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但因性别而受限的人群并不在少数。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输出女性主义的本质内容与核心要义,即实现性别平等,将女权主义的本质"平权"贯彻在女性议题的讨论中,以正确客观的理论视角去分析女性议题,践行平权精神准则,维护女性权益,持续为女性发声,强化女性主体性,从而传播先进性别观念,实现人人自由发展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宇翔,范哲,朱庆华.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05):68-81.

[2]马小然.温和的运动,变形的平等——论“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4(10):10.

[3]王思聪.微博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现象[J].新媒体研究,2019,5(12):111-112.

[4]王玉洁.弹出主旋律:哔哩哔哩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理论观察,2020(01):47-50.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2页.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猜你喜欢

女权主义
从主妇价值到女权主义:日本法政学说史上的家务劳动争论
韦氏词典年度最热词:女权主义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论女权主义的中国化经验——以1920年代《妇女杂志》关于离婚问题的讨论为中心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情人》的主要角色
后女权主义哥特式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