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全部人生践行一份承诺

2020-03-17

北广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钟扬黄文秀井冈山

毛秉华院井冈山精神的守望者

“我这辈子对井冈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要让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圣火永不灭。”这是毛秉华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毛秉华,1929年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68年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成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从那时起,怎样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时时在他脑海中萦绕,他也由此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井冈山精神宣讲之旅。

“一定要让人们记住红色故事,记住红色历史。”离休后,毛秉华自费赴湘赣边界农村,走访32位老红军及家庭,收集21件革命文物,把生动故事融入历史史料,以“情”感人,更以“理”服人。“不接受宴请、不收取讲课费、不参加当地安排的观光旅游、不收受任何礼品。”这是毛秉华一直坚持的原则。50年来,毛秉华义务作井冈山精神宣讲报告1.5万余场,平均每年讲课300次,覆盖听众达220万人次。

是宣讲者,更是践行者。毛秉华的离休工资大部分用于义务宣传所需开支。此外,他为支持灾区建设、井冈山茅坪脱贫攻坚工作及上交特殊党费等累计捐款20多万元;累计筹集500余万元支持地方建设;先后为15所中小学筹款1100多万元,累计资助18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

毛秉华立志让井冈山精神传遍大江南北。“三代讲党史,一生忠革命。”2003年毛秉华带头成立了“井冈山精神宣讲团”,2014年扩充为“毛秉华工作室”,成员达60人以上。工作室创新课程形式,辐射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毛秉华就这样一个人带出一个工作队。问及未来规划,他们表示,将续写新的荣光,传承好井冈山精神,讲述更生动的时代故事。

2018年7月23日,毛秉华因病逝世。毛秉华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编了《天下第一山》《井冈红旗谱》等著作。井冈青山巍巍不倒,老人的故事亦如他所守护的初心那样,言犹在耳,为人传颂。

孟泰院“高爐卫士”探索不息

孟泰,鞍钢工人的优秀代表,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人称“高炉卫士”、劳动英雄。

1948年2月,鞍山解放后不久,50岁的孟泰进入鞍钢工作。为尽快恢复高炉炼铁生产,他率领工人跑遍十里厂区,没日没夜地干。几个月内,他们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建立起“孟泰仓库”,为鞍钢第二座炼铁高炉的迅速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9年8月13日,孟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被提升为工人技术员。后来,又相继担任了配管组组长、副技师等职务。修复高炉的日子里,他经常连着多日不回家。在1、3号高炉点火的前前后后,孟泰干脆住进了工厂。

孟泰的钻研精神同样有名。著名的“孟泰工作法”就是他多年来在高炉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五”计划开始后,他带领工友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自制高炉风口。除自己实现60多次重大技术革新外,他还组织带领一大批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工作。1964年,孟泰开始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他虽然已经60多岁,却依然老当益壮,坚持不脱离劳动。他亲手建立了“孟泰储焦槽”,每年为国家节省成千上万吨焦炭;改进了热风炉底部双层燃烧筒,比原来的单层燃烧筒提高寿命近百倍;研制成功冷却箱串联技术,使高炉用水量一举节约30%。孟泰牵头的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资源。

1967年9月,孟泰病逝于北京。孟泰以他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给鞍钢职工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国工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钟扬院收集4000万颗种子给未来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生前总这么说。

青藏高原是广袤壮阔的圣地,也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2011年7月,珠穆朗玛峰一号大本营。下午2时刚过,狂风开始肆虐,人呼吸都困难。“钟老师,您留守大本营,我们去!”学生拉琼看到老师嘴唇发乌,气喘得像拉风箱,不由担心……

“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逆风而上,向珠穆朗玛峰北坡挺进,上不来气的钟扬嘴唇乌紫,脸都肿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找到了!”一株“鼠曲雪兔子”跃然眼前,这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也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在青藏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冷库中,将在80到120年后,为人们绽放生机。

2016年的一个夜晚,西藏拉萨。钟扬像往常一样吞下一把降血压、降血脂、扩血管的药物,打开电脑,写下“我自愿申请转入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工作组……”这是钟扬第三次申请援藏。钟扬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他突发脑溢血,可离开ICU刚半年,他就又偷偷进藏了。“希望老天再给我10年时间,我还要去西藏,还要带学生。”钟扬这样对妻子解释:“百年后我肯定不在了,但学生们还在。我想带出一批博士生团队,打造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援藏新模式。”在钟扬带领下,西藏大学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地推向世界。

2017年9月25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钟扬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53岁。他的声音,仿佛回荡在人们耳边:“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实现多少人的梦想。”

黄文秀院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滚滚洪流扑面而来———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画面。

2019年6月16日深夜,一心牵挂着村里灾情的黄文秀,在开车赶回村里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这个30岁的年轻姑娘,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1989年,黄文秀出生于百色市田阳县一个农民家庭,2008年考入山西长治学院思政专业,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返乡,作为选调生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2018年3月,她来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百坭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472户中有贫困户195户,且全村11个自然屯散落在大山深处,有好几个屯离村委10公里以上。“穷了那么多年,能脱贫吗?”“一个女娃娃,能行吗?”……面对村民质疑,黄文秀没有退缩:贫困户一次不让她进家门,她就去两次、三次;到了贫困户家里,她不再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忙扫院子;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

“你这个女娃娃还真是难缠哩!”慢慢地,黄文秀的热情打动了大家,村民们接受了她。

为了解决村里的道路问题,她实地勘察,带着村干部做方案、拿对策,积极推进;为了解决山里的产业问题,她和群众一起学经验、找路子,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为了打开销售渠道,她带着全村发展电商,仅砂糖橘去年在电商平台就销售2万多公斤,销售额22万余元……黄文秀到任时,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为22.88%;2018年,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

翻开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黄文秀牺牲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钟扬黄文秀井冈山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井冈山诗五首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时代之子的澎湃人生
时代之子的澎湃人生
在我心里,你永不会远去
井冈山抒怀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