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渐进式“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建构策略

2020-03-16郭沙

考试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渐进式劳动教育

摘 要:据调查显示,中国中学生的劳动时间远低于其他国家。中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过于片面化,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也过于形式化,而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中学生的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幸福生活的能力才会被唤醒。因此,本文跳出班本课程的构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设计劳动调查、劳动体验、劳动创新、劳动赏识,以及劳动幸福等劳动教育活动,搭建渐进式的“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帮助中学生在认识劳动、经历劳动、思考劳动、评价劳动、内化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塑造正确的劳动观,从而点燃他们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渐进式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备的当下,劳动教育到底需要教给中学生的是什么?显然不只是学会系鞋带、洗衣服、做饭等劳动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实际上,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种正确劳动观的培养,是帮助学生获得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可当今,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 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据调查,72%的学生认识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劳动,56.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没有最低贱的劳动,但只有6.8%的学生愿意将来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或农民。可见,青少年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过于片面化,认为劳动就是简单重复低技能的工作。这正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把劳动放在了学业的对立面,他们过分强调分数,认为劳动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上将中学生应做的劳动任务大包大揽,造成了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

有数据表明,64.7%的中小学生认为所谓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春游、秋游和参观;70%的学生认为劳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可见,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过于形式化,常常是以手工为主的课堂教学加上以游乐为主的出游形式。有时为了教学成绩,部分考试科目教师还会占用劳动课的授课时间。因此,虽然各个学校都有劳动教育课程,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劳动中去,在劳动中锻炼手脑,在劳动中用全部感官去认知与学习这个世界,反而让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异位。

二、 教育回归生活,劳动助推幸福

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面对当下劳动教育认识片面化,劳动教育设计形式化的现状,如何打破中学生对于劳动教育认识的局限,突破劳动教育设计的传统形式,弥补劳动教育的缺失,转变其异位趋势,帮助中学生真正地投身于有意义的劳动中,在用身体丈量世界的同时,培养获得幸福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在《答操震球三问》中对“生活即教育”是这样认为的:“教育可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诚然,当教育走进生活,中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从体验中思考,由思考而成长,将教育在生活中的所得再次运用于生活,也就真正让教育通过生活而发挥其巨大的力量。而劳动教育作为最好的生活教育,更应该突破课程的定式,走进生活,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探索劳动教育的生活化,建构“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从而,让中学生在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能力。

三、 “五把火”助燃劳动教育生活化

任何教育都要遵循學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劳动教育亦是如此。因此,“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的建构(如图)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规律,根据年龄段不同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主题,由浅入深地设计劳动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认知渐进式发展,从而逐渐获得完善的劳动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活动

劳动调查→认识劳动

劳动体验→经历劳动

劳动创新→思考劳动

劳动赏识→评价劳动

劳动幸福→内化劳动

劳动教育认知

下面以初二学生劳动技能——面食的制作为例,分析如何通过五步骤建构渐进式“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

(一)劳动调查,认识劳动

劳动技能的习得是从认识与了解开始的。因此,教师第一步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展开劳动调查,在调查中逐步了解该劳动技能方方面面的知识,再在学校生活中,分享所得的知识。

具体操作步骤:

1. “面食知识知多少”劳动调查

学生们走进家庭、走入社会,通过询问家人、朋友,或利用网络途径等方式,收集任何关于面食的知识。例如:面食的历史、南北面食的差异、面食的种类、面食的制作工艺……

2. “我眼中的面食”劳动调查分享

学生们将自己整理的信息制作成手抄报,粘贴在展板上。利用学校生活闲暇,学生们分享有关面食的知识,增进对于面食的了解,激发对面食制作的兴趣。

(二)劳动体验,经历劳动

劳动调查,让学生们了解了劳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的兴趣,为劳动体验烘托了氛围。第二步,教师可以打破通过图片、视频等教授劳动技能的传统方式,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体验劳动。

具体操作步骤:

1. 面食小分队

学生根据个人对于面食的喜好自由组成:馄饨、饺子、春卷等面食小分队。在家庭生活中向自己的父母或者亲人学习所选面食制作的具体工艺,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微视频《舌尖上的面食》,参与年级优秀微视频评选。

2. 厨艺争霸赛

以年级为单位,在学余之时,组织厨艺争霸赛。比比哪组速度最快?哪组卖相最好?哪组味道最赞……从面食制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比,以刺激学生面食制作技能的精进。

(三)劳动创新,思考劳动

劳动体验过后,学生们经历了劳动实战,肯定有很多对于劳动技能的困惑与心得。因此,教师第三步可以让学生思考劳动技能优劣的原因,并扬长补短展开创意劳动。

具体操作步骤:

1. PBL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PBL项目式研究法,在生活中,针对“面食制作小窍门”展开项目式研究,探索改善面食制作的好方法。

2. 面食DIY

学生在掌握制作面食劳动技能的基础之上,开动大脑,探索创意面食的制作。在面食DIY活动中请同学品尝与评鉴。

(四)劳动赏识,评价劳动

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生活化的活动后,学生已经在生活实践中全面地掌握了劳动技能。这时,教师可以进行第四步——劳动赏识。合理科学的劳动评价将塑造学生劳动的荣誉感,促使学生乐于将掌握的劳动技能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真正地达到“劳动教育”生活化的目标。

具体操作步骤:

1. 赏识性过程评价

教师在每项“劳动教育”生活化活动(手抄报评比,微视频评选,厨艺争霸,创意面食等)中和结束时,都可以进行赏识性过程评价。教师发掘学生在“劳动教育”生活化活动中的闪光点,以言语鼓励,抑或是颁发奖状、奖品等物质鼓励方式,赏识学生在劳动技能方面的进步,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已经养成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中的赏识性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教师借助鼓励指导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方向,塑造学生劳动荣誉感。

2. 启发式终结评价

评选面食达人、面食优胜队。学生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自我总结与反思整个“劳动教育”生活化活动,评选优秀的劳动先锋。在终结评价中,教师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通过树立榜样,启发学生向榜样学习,保持优良的劳动传统与劳动精神,有利于劳动教育成果向生活化延展。

(五)劳动幸福,内化劳动

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建构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指导学生将劳动技能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劳动教育”生活化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并将优秀的劳动品质内化于心,点燃学生的幸福生活。

具體操作步骤:

1. 面食漫谈

邀请校长对整个年级面食制作的各项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并由面食谈到劳动,谈及生活。启发学生从小小的劳动做起,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塑造正确的劳动观,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2. 面食嘉年华

这是一个劳动技能的成果展。展出的不仅是各种好吃的面食,娴熟的技能,更应是一种对待劳动的态度,一种幸福生活的能力。

四、 结语

渐进式“劳动教育”生活化体系的建构帮助劳动教育真正地源于生活并走入生活。中学生们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逐渐地认识劳动、经历劳动、思考劳动、评价劳动、内化劳动,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劳动价值体系,掌握了幸福生活的能力。最终实现了在教育中习得,在生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向守万.切实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J].中国德育,2018(21):11-12.

[2]凌宗伟.劳动,是一种怎样的教育[J].福建教育:德育,2015(17):13.

[3]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9(1):6-11.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66-368.

作者简介:郭沙,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渐进式劳动教育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