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意隐瞒、传播新冠病毒最高可判死刑

2020-03-16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侯某定罪公共安全

案例小故事:

69岁的侯某有意隐瞒途经武汉回乡的事实,且多次在外活动,密切接触群众达100余人。更恶劣的是,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询问其是否有武汉、湖北等地居住和旅游史的情况下,侯某仍然否认,导致与30多名医护人员密切接触,造成严重后果。

专家提醒:

如果当事人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针对病毒携带者不主动上报,隐瞒逃跑的行为,如当事人存在主观故意散播病毒的,则涉嫌投放危险物质,可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疫情面前请不要说谎,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家人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负责。

猜你喜欢

侯某定罪公共安全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打击奸商,定罪没商量
病假期间做兼职遭解雇可否索赔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盗窃特殊关系人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
间接处罚之禁止——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中的赔偿因素为中心展开
聚众斗殴转化定罪的司法适用及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