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轨世界 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盛大起航

2020-03-16聂梦兮

当代县域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成都铁路建设

聂梦兮

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站) 白桂斌 摄

蒙蒙薄雾笼罩下的青白江,环绕的山丘翠色欲滴,不远处龙泉山的层层低山朝着东南方渐行渐缓。千年之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滋生了“铁轨上的丝绸之路”——青白江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都大都市圈、重庆大都市圈以及受“双城”新极化与强辐射的轴带而集成的经济圈。从成渝经济区的“区”到成渝城市群的“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圈”,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还是其内涵及空间重点上的提升。在成渝发展的重要节点下,青白江区抓住大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共融,确立国际化青白江的发展定位。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曾经传统的工业重镇华丽转身,正在接连上演国内外产品“集结号”,“国际范儿”的青白江既引进来,又走出去。

四向拓展图

高标准建设国际铁路第一港

四川成都青白江是中欧班列(成都)始发地,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不仅承担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还肩负着“中国国际铁路第一港”的重任。

立码头。青白江区加快申报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和综合保税区,实施铁路中心站扩能改造,推动集装箱中心站、大弯货站、中铁快运、中铁特货的功能互补和有机衔接,进一步增强港区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打造公、铁、空、水多式联运体系。坚持国际标准,建设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

扩通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造“蓉欧枢纽”重要指示精神,青白江坚持把互联互通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致力“四向拓展”,突出南向通道,组建专线通道运营公司。

“之前一直有想法把我们的产品做到国外去,刚好卢森堡班列开行了,就把我们的产品通过铁路渠道发过去了。”川内一家水果贸易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满载柠檬、猕猴桃等四川优质农产品的列车从这里启动,奔赴10000公里外的欧洲。

强口岸。高效运作木材、肉类、整车和粮食等口岸,加快申报冰鲜、水果口岸,争取设立更多特殊商品指定口岸,签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个国家(商品)馆,建成投用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等6个国家馆,成功引入国际邮件处理中心,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体验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一带一路”天府金融服务中心落地。

欧洲的奶酪、红酒、火腿也通通销往国内。波尔多红酒商告诉记者:“由于海运的周期太长,温度不可控,对运输食品类产品的风险特别高。蓉欧快线开通后,运输时间比之前的海运快了三分之一,车厢内可以调节温度保持恒温。相比空运,费用也少了一大半。”

高水平建设欧洲产业城

青白江区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依托国际铁路港,坚持“畅通道、促贸易、聚产业、优环境”的发展思路。明确“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和“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构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格局。

2013年,青白江区作为全省老工业基地改造“8市1区”唯一的区县,正式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跳出老城区空间束缚,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毗河南北城乡二元结构,在毗河以南清泉镇、福洪镇新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欧洲产业城。

精准发展定位。依托国际铁路港,面向“一带一路”,把通道和口岸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态势,注重产业高位嵌入世界分工体系,突出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协同联动,以临港智造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导,着力把欧洲产业城打造成为适铁适欧“两头在外”临港产业聚集区。随着蓉欧快线的开通,仅仅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更多的欧洲消费者品尝到来自中国的美食。礼尚往来,欧洲的巧克力、奶粉、化妆品等产品也源源不断向东而来。

航拍成都國际铁路港,成都铁路口岸  白桂斌 摄

注重产城一体。坚持“人产城融合”理念,坚持产业、基础设施、公服配套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5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四纵四横两支”道路及六大配套工程,不断提升欧洲产业城产业承载基础,建设园区邻里中心,着力将欧洲产业城建设成“人城境业”高度集成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大抓项目引建。围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领域的进出口大户,梳理筛选出行业前50强企业,制订个性化方案上门招商,成功引进总投资280亿元的华鼎国联动力电池、厦门钨业、玖龙等12个“两头在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华鼎国联、中国巨石、天马轴承等8个项目。引进国联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都分中心,推动浙大工研院落地建设,搭建制造业创新平台。

高能级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全区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利用川化和攀成钢停产改制机遇,在川化、攀成钢老工业基地片区,规划建设智慧产业城,着力打造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在凤凰湖片区,规划建设凤凰新城,着力打造国际品质生活城区。

释放存量空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关停一批、调迁一批、转型一批,引导以川化、攀成钢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实现升级,腾退经营性土地约5000亩。依托政策性银行资金,在老工业基地片区启动有史以来最大体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2018年完成5700余户房屋拆迁和近8000亩土地改造。

提升存量效益。以腾退用地为核心区域,启动15平方公里智慧产业城规划建设,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定位,布局总部办公、科技研发、销售会展、商务酒店等功能,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核心区。

建设中的青白江“欧洲产业城” 白桂斌 摄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档凤凰湖国际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水平,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长流河湿地公园,实施区域三级绿道体系规划建设。围绕“六个一流”目标,全力办好教育和卫生事业,营造良好的交通、生态、政务和治安环境。

杜甫笔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出千年前成都、商业繁荣的景象。如今,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蓉欧快线也成为成都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青白江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枢纽地带。

“欧洲国家为我们出口的四川原料,在当地专门设置了一个四川食材的交易市场,相应的农副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走到了国外。”成都国际铁路港工作人员说。从青白江出发,一根铁轨连接全球多个国家,北向直达欧洲各国,西向可到中东和非洲,南向可通东盟,东向到达韩国、日本。

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有境外直达站點26个,覆盖国内沿海、沿边城市15个。其中中欧班列(成都)已累计开行超4600列。毋庸置疑,它已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腹地的国际通道。

成都国际铁路港(自贸区大楼) 白桂斌 摄

海外订单接踵而至,产品标准也随之提高,为此成都市青白江区打造了绿色农产品示范区与现代化产业新城,为企业建立起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产业链,更高层次参与和承接全球农业产业转移和资源整合。

另一方面,按照“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始终”的要求,大力拓展城市核心功能。推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减人减房、增绿增景和基础配套建设,构筑天府绿道体系,向“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迈进。

国际化青白江,未来一定可期。

猜你喜欢

成都铁路建设
寒露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