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三二分段”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0-03-16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刘尚楠

广东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职高职

文/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 刘尚楠

三二分段是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解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南方职业教育高地的方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招生试点工作。

“中高职三二分段”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其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广东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即学生经过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或省(厅)局级行政部门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行业学会颁发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获得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专业技能课程等级证书B级以上证书。学生经过高职学段学习,掌握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取得相应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并获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事实上,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不仅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而且为高职院校输送了更多的优质技能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也成为中职生“鲤鱼跳龙门”的重要渠道。但三二分段的学生在转段选拔考核中,更多的是注重专业课的操作技能,文化课分值比例较少,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读大学才有出息”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只要有机会,家长的内心渴求仍然是普通高中,绝大多数的家长始终认为只有普高才是读大学的唯一途径。

中职生一般是中考的失意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兴趣、无高考压力缺乏学习动力。所以在课堂上,总是出现教师一头热的现象,教师不断地说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始终迷迷糊糊,提不起精神。此外,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以及在专业技能提升方面下的功夫特别大,无形之中也造成学生认为只有专业才重要,文化基础课无所谓。面对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薄弱困境,作为教师不能放弃,而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

二、造成“三二分段”模式下英语教学困境的因素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三二分段”的试点专业皆是省重点建设专业,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是学校的骨干专业。所以中职学校“三二分段”录取的标准和要求,略高于普通中职学生的录取条件。以中山市坦洲镇某中职学校为例:坦洲镇是中山市南部制造业重镇,结合地方产业优势,该学校一直以来着力打造中山市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每年的招生环节,数控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略高于其他专业,而“三二分段”班级更是经过优中择优,学生整体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综合素质较高。

但从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没有信心和兴趣,无法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基础知识欠缺、词汇语法匮乏、表达能力不佳、厌学情绪严重,这让很多英语老师头疼不已。

2.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轻视文化基础课程建设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一直侧重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在中职升高职的选拔考试中,专业课的操作技能分值也占有偏高的比例。学校在实际的教学安排当中,专业课与英语课相比,排课比例明显倾向于专业,英语的周课时量较少。学校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系列,教材设计和内容编写都非常简单,高一级的教材接近于初三学生的水平。学生虽然能接受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但其能力不能得到显著提升。在这种“重专业实操,轻基础英语”的现状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达到一个高度。

鉴于以上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能放弃,要让自己潜下心来,努力思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办法。

三、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1.目标引领,明确英语的重要性

通过解读中高职转段考核录取政策,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入学初就明确目标,增强其学习动力。即便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在大学阶段英语也是必修基础课,而且要面临四六级考核,也会与学生毕业证挂钩。此外,中职三年学习过程中,其英语考试成绩是记入学籍档案的,对参军、就业和升学都会有影响。特别是如果学生没有被高职学院录取,可以通过“3+证书”考试的模式,凭借考取的英语等级证书,参加普通中职高考。

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从教师专业化角度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首先要理念正确清晰,从学生需求和课程要求出发,从教学设计入手,确定好教学目标,落实好教学过程,组织和实施好教学的每个环节,把握好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些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保证。

中职英语教师若想达到上述课堂教学实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和探索,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模式;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不断进修,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撰写学科论文,深入课题研究。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极借助比赛的力量提高教学实效

近几年,广东省和中山市都加强了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特别在教师教学设计方面补短板、找差距。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为例,从说课、微课和文稿设计等方面,都在突出中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性。综观教师参赛报名情况,每一次比赛都吸引了很多老师参赛。比赛来源于平时的教学,只有平时多运用,比赛才能出更好的结果;也只有通过比赛,看到强手的长处,才会对比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得到进步和成长。

目前,英语也被纳入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的参赛项目(教师个人赛和学生团体赛),这无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英语技能大赛通过听说读写、口语对话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并检验英语与专业结合的契合度。

比赛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通过个人参加比赛,或者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切身感受到理念的变化、课改的强大力量。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教师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得应用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去,以生为本,更能极大地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生态。

4.与专业结合,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中职英语之所以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最关键的是没有做到与专业结合,没有让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教师要积极主动找到单元模块、知识点内容能够与专业融合的地方,整合课程,对其进行新的梳理和整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尽力做到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专业词汇和口语表达,逐渐把英语教学和学生专业学习、就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只有不断创新,构建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才能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

5.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强英语教学的吸引力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强大功能,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白板、微课、微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活化了教材资源,为教学创造了真实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UMU平台、蓝墨云课堂自主学习。借助微信小程序等下载教师上传的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与老师同学自由讨论,自主问答、交流英语信息、完成课前和课后任务与作业。英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吸引力。

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平时大量积累和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尽管还是要面对学校重视专业课程、轻视文化基础的现状,但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始终要满怀信心,认识现状,立足现状,突破现状。如何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班实施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课题。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我们要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多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让他们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其学习动力。同时,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丰富知识结构和层次,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还要在教学中敢于创新,优化和调整教材,结合专业教学和行业需求,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中职高职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