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引领下中职班级活动设计的实践探索

2020-03-16中山市建勋中学刘红丽

广东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座右铭传统节日理念

文/中山市建勋中学 刘红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里提倡的价值观正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明辨笃行,勤学修德”是我们“明德一班”的班级理念。其中,“明德”取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班级活动的设计紧密围绕班级理念进行,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活动的实效性。

一、围绕班级理念开展主题班会

班级文化系列班会课,都以“阐述内涵——体会意义——落实行动”的形式,让学生对班级理念中的一个点产生认知,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相应的活动。

1.“笃行”理念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我校是体育运动学校,学生都是运动员,他们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较差。再结合开学初学生们的表现,我班召开了“笃行——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主题班会,提出了每日养成习惯:无迟到(早上和晚修)、零垃圾(台面、台下、桌内)、完成作业(晚修和周末)、做好眼操(第二节课间),同时学习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制定了班级公约,督促学生认真履行公约,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切实把公约落到实处。本次班会课还创设了“青年说”栏目,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小杰同学就分享了他从初中到高中的改变,并且明确了自己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同学们很受启发。

2.“勤学”理念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体校学生一方面要学习文化课,另一方面还要坚持运动训练。结合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笔者利用晚修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摸底,听取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再参考任课老师的意见,把学生们按语数英学科进行动态分层,方便学习小组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学习,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所好转,笔者趁热打铁召开了主题班会“我的未来不是梦”,让学生们先畅谈一下自己的理想,然后以师姐“清华妹妹”陈佩君梦想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只要拼搏就能实现心中梦想的信念。其中的“学长引路”环节,笔者还邀请了高三刚毕业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跆拳道师姐刘思琪录制视频,给学生们分享她三年坚持“追梦”的经历。她鼓励同学们要发扬体育精神,在学习和训练中挑战一切的困难,最终会成为一名“双优”运动员,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们的干劲更足了,学习目标更加坚定了。

二、坚持班级理念组织育人活动

“明辨笃行,勤学修德”,简单的八个字是相伴大家一生的共同价值观,也会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形式多样、创新丰富,而在班级文化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开展活动,能让德育工作更具有序列化,达到更好的效果。

1.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智慧、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是我们的“根”。但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在思想上对传统节日越来越不重视,青少年一代更是对西方文化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推崇备至。经调查,很多学生不喜欢传统节日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蕴藏的内涵。如:中秋节这个古代最具诗意的节日,在今天却成了专门吃月饼的“月饼节”,究其原因在于中秋节内涵缺失,传统节日的传承应该是精神内涵传承和形式传承并重。

因此,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引领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树立传统节日的文化自信,迫切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给传统节日以新的活力,唤醒高中生对优秀节日的自觉意识。如:开展辩论赛,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止放鞭炮等展开辩论;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清明节踏青活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感恩幸福生活”的演讲比赛;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观看赛龙舟比赛,举行“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读书分享会等。同时,也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于学科教育中,如语文课可以将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秀诗歌,描写传统节日的文章重点讲解,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作者们的传统节日。

2.激励教育中营造班级学习理念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优良的学风是保障。为了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心中有梦想,班级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通过周记,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人生规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的引领,学风有了很大的变化。其次是录制“梦想论坛”视频,让学生们畅谈自己的学习目标,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形成班级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坚定目标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班级文化,让学生们在选择拍摄地点的同时滋生出爱班情怀,更好地形成了班级凝聚力。再次是写一封家书,高一家长会时,学生们都给家长写了一封家书,信中除了感恩,最多提到的就是自己的“大学梦”,笔者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目标,另一方面就争取家长的配合,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圆梦。最后是通过学习小组分层开展工作,全班共分八组,每组4人,一名组长负责,一名副组长辅助。小组之间要开展活动,进行良性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并评选出“最优秀学习小组”“最勤奋学习小组”“进步最大学习小组”“最团结学习小组”“最认真学习小组”。

三、明确班级理念细化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等几个方面,在班级理念的引导下,指导学生“明辨笃行,勤学修德”,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

1.以儒家经典为道德判断的基础

从高一入学开始,笔者利用每周三、五的晚修10分钟,带领学生诵读《论语》《大学》《中庸》。最初学生们只是以诵读的方式、朗朗上口的节奏学习经典,一段时间后,笔者开始针对其中的经典名句进行讲解,打开学生国学世界的大门。这便是道德判断阶段,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论语》,明白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含义,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立志的重要性;学生还学习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对班风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班级形成“友善、诚信、乐观、担当”的好氛围。

2.给予学生展示平台,让德育润物细无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君子之仁德,体现在他的博学志坚、切问近思的态度上。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高一下学期笔者创设了“明德小论坛”,开讲嘉宾是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们在《论语》《大学》《中庸》里选取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利用每周班会课的5分钟,让开讲嘉宾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明自己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最后再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学习、训练和生活中如何践行座右铭中的品质。

学生所选择的座右铭,往往给予了他对自身的期望,或是认为自己还需要提升的方面。例如阿铭同学选择的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与大家分享:“松柏傲寒而屹立,是值得欣赏的;而那些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在逆境中保持崇高尊严和气节的人,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的人也是值得赞美和学习的。我希望自己能如松柏一般拥有坚毅的品格。”又如阿轩同学选择的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因为他与父母总会有些小争执,他觉得父母对他管得太严、要求过高,但在一次次的冲突中,他也慢慢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不易。于是,他选择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孝敬父母的愿望,要恭敬、不怨恨。

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位学生选择的座右铭,由全班学生结合含义对该名学生授予“**之星”称号。全班学生授予阿铭同学“坚毅”之星称号,授予阿轩同学“孝悌”之星称号……由一个集体为自己的品质授予称号,这个环节增加了学生对自身座右铭所追求美好道德品质的认同感,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牢记自己是这种品质的代言人。

在德育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所追求的品质进行教育,则更加有针对性和引导性。比如:阿乐同学目标远大,想考重点大学,但有时会因为训练辛苦偶尔出现上课睡觉现象。这时,笔者就结合她自己所选取的座右铭“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请她反思自己当下的小毛病,能否符合当初追求的“言行一致”,是否匹配“言行之星”的称号,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更能够打动学生。

四、结束语

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当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结合在一起,班级建设便有了明确的方向引领,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及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文化建设对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确立信念、锻炼意志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座右铭传统节日理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推荐一个座右铭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读丁梦为人为诗的“座右铭”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李盛秋的“关工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