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田区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机制分析研究

2020-03-16赖旭韩振超班远冲徐健荣田翠翠

能源与环境 2020年1期
关键词:盐田区服务平台公众

赖旭 韩振超 班远冲 徐健荣 田翠翠

(1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52 2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 广东深圳 518057)

0 引言

公众参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机制,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其中强化公众主体意识,拓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渠道,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是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生态文化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关键环节。王芳等[1]进行了生态治理公众参与路径研究,指出要着重 “从群众中来”构建生态利益表达机制与生态利益综合机制,“到群众中去”构建生态价值评价机制与生态绿色共享机制;陈燕[2]研究表明构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包括引导、意识、渠道和机制4个方面。

刘伟杰等[3]对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政府部门应从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通过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素质,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秦书生等[4]研究应建构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让个人、社团组织、企业等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主体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4个层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梁扬志和徐健荣等研究[5-6],深圳市盐田区深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主要是从碳排放权益的角度出发,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围绕“碳币”这一核心,促进居民和企业践行绿色生活和绿色生产。盐田区的生态文明碳币服务系统从开发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制定以碳币为量化基准的运行体系、建立碳币服务平台的管理机制3个层面进行构建,科学量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行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守的全民行动体系见图1。

1 碳币服务平台的构建

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是集低碳环保知识学习、发起和践行低碳环保活动、利用碳币记录和量化公众参与行为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建设经历3个阶段:

(1)构建设想期。在碳排放交易理念的基础上,开展系统平台设计、构建及测试,针对社会公众和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用“碳币”衡量,赋予一定的价值量,用户可通过获取的“碳币”兑换礼品、参加文体活动、参与公益众筹等,主要建立“获取碳币”“使用碳币”和“用户成长体系”等功能模块。

(2)试运营期。系统平台试运营期,拓展公众参与方式,在平台上发起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绿色出行、生态文明教育等多样化活动,开展平台试运营期成效评估,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形成以手机为主、网站为辅的生态文明碳币服务体系。

(3)全面实施期。优化整合盐田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平台、垃圾分类平台、公共自行车等平台资源,同时对接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引入家庭用水、用电、用气数据等,兼容相关数据的输入收集,增加企业碳排放和低碳板块,创新升级用户体验,推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2.0版本。

2 碳币服务平台的运行

盐田区的碳币服务平台运行体系分为3类,分别是行为体系、量化体系和激励体系。行为体系是明确社会公众哪些行为是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内容;量化体系是衡量社会公众参与符合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绿色低碳行为的价值量;激励体系是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奖励社会公众积极持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

(1)行为体系。行为体系分为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2大部分。指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履行的行为。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道德和观念、生态意识教育等,生态文明行为包括贡献行为、绿色消费行为、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等,分别核定可以进行碳币发放的生态文明行为,详见图2。

(2)量化体系。量化体系主要是对各类低碳行为减碳量进行核算,其基础是低碳行为源数据的获取。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突破数据交换壁垒,整合联接盐田区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盐田区垃圾分类、盐田区公共自行车、深圳市深圳通、深圳市燃气集团、深圳市水务集团、深圳供电局等数据系统。用户通过碳币平台报名参与相关活动后,平台将自动获取用户的绿动骑行、乘坐公交、垃圾分类投放、用水、用电、用气量等低碳行为数据,并根据系统设定的规则奖励相应碳币。

量化方法主要参考国内外通过项目减碳量方法学的逻辑体系,利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数据监测及采集手段,根据不同行为的特征进行量化,例如杨卫华对快速公交系统碳减排计算研究[7],黎炜驰等对公共自行车个人碳减排量计算的研究[8]。目前,盐田区碳币量化体系的量化基本原则为1碳币=0.01元人民币,1t二氧化碳(CO2)市场价约在40~50元人民币,按照节约1tCO2=4000碳币计,详见图3。

(3)激励体系。激励体系即是低碳行为产生的碳减量折算为碳币后,用碳币进行兑换,可获取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碳币服务平台针对不同的类别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并且后台可以根据最新要求和工作参与冷热程度对激励体系适当调整,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性循环,详见表1。

表1 碳币服务平台运行体系的奖励体系

此外,在碳币平台范围内还可以进行“碳币”流通。碳币系统流通主要是社会公众通过参与生态文明行为获得碳币后进行互相赠与,在碳币流通过程中增强社会公众对碳币服务平台的了解,更加有效地激励热心公众践行生态文明行为,同时也带动更多公众参与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对社会低碳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3 碳币服务平台的管理

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系统的运行管理经过3个阶段的深化。首先,完全以政府主导的机制,包括资金的投入,平台的构建、运行和管理,盐田区政府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资金用于碳币系统推广活动、碳币系统运营和生态环保公益活动。其次,通过引入社会服务单位,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进行碳币平台的宣传推广、碳币奖励、碳币活动等。最后,成立深圳市盐田生态环保基金会,该基金会是全国首个由政府注册成立的旨在推动生态文明全民参与的专项基金会,碳币服务系统的管理将通过基金会进行管理,逐步实现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营管理。其中基金会的资金来源前期主要为财政资金,将生态文明奖励金作为部门预算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范畴,后期条件成熟后,可以向企业或个人募集资金,通过社会众筹、捐赠等实行良性循环,为碳币系统运营提供资金保障,搭建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的开放平台,保障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长期规范、可持续发展。

4 碳币服务平台的运行成效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系统平台总注册人数达14.9万,占辖区常住人口的60%以上。共发起约1500场生态文明活动,累计发放约1.6亿个碳币,群众活跃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联合对深圳各区开展的生态环境满意率调查结果显示,盐田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从2016年的85.5%提升到2018年的93.9%,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满意率从2016年的85.5%提升到2018年的93.3%,均为深圳市各区第1,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初见成效,切实提高了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盐田区服务平台公众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公众号3月热榜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深圳盐田区智慧教育成果亮相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
2017年盐田区禽流感预警监测结果与分析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