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线上教学中文科教师的角色重塑

2020-03-15俊,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科重塑专业课程

邹 俊,张 芳

(1.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20年2月以来中国开展了一场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的线上教育服务,围绕 “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社会各界展开了热议。在高校各类专业中,文科专业有着其特殊性,文科专业课程具有突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文科专业课程学习还需要把“学与思、学与辩、学与创”相结合,因而学生线上线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从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探讨线上教学中教师角色重塑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一、文科教师线上教学中角色重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线上教学全面替代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师生如何相互适应线上教学场景,切实达到教学效果线上线下“同质等效”却是摆在习惯于线下教学的师生面前的难题之一。对于文科专业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问题,教师角色的重塑不仅要考虑其必要性,还要考虑教学场景从“人—人”到“人—机(手机或计算机)—人”变化带来的角色重塑的可行性。

(一)文科教师线上教学中角色重塑的必要性

文科专业传统的线下教学往往陷入单一的“主体→客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也是传统的知识“权威者、传授者”角色,然而,在线上教学中这种传统的文科教师角色已经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网络上热传的一些所谓“段子”和恶搞视频,实际上也是对这一问题的另类意见表达。因此,树立“教师多角色嵌入、学生自主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线上教学理念,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来开展文科专业线上教学活动已迫在眉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线上教学场景导致文科专业教师教学手段变化。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在相同的时空和环境条件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主要控制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容易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换句话说,在传统线下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是及时、真实和易辨的,因而传统的文科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是基本有效的。然而,在线上教学场景中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之间时空异位、环境差异、反馈时滞以及技术欠缺等导致传统的线下教学中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线上教学中“手段失灵”,要求文科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手段要变化,不能简单的把线下教学的内容机械地搬到线上,“面对面”与“屏对屏”的教学场景是根本不同的,尤其对文科专业教师来说线上教学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技术来进行教学手段创新以融入线上教学场景之中。

2.文科专业课程的线上学习特点倒逼教师角色重塑。正因为教学场景的不同导致学习特点也存在明显差异。高校文科专业大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是自主性、个性化、独立性和隐蔽性。具体来说,自主性就是文科专业课程线上学习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即使老师用直播视频等方式,由于反馈时滞最终要依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是源自于文科学生在学生学习中真正的学习时间、思维过程、专注度以及线下学习投入都具有个性化色彩;独立性则是线上教学的环境所致,每位同学的学习环境是独立的,居家环境下的线上学习要求大学生必须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线上学习过程中师生实时交流互动受限,而独立思考则是常态;隐蔽性是文科专业线上教学的“痛点”,文科专业课程不像理工科课程,懂与不懂,会与不会很容易辨识,文科专业课程就教材来说学生可能都能看懂,但是对专业理论的发展演变的理解以及现实应用则是难以辨识的,也给文科专业课程教学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若按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老师从表面是难以掌握其真实信息的,文科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效果是难以完全保证的。因此,必须适应文科专业课程线上学习特点积极重塑教师角色,才能有效保证文科学生线上学习质量和效果。

3.线上教学的师生感知需求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教学说到底都是做“人”的教育工作,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知识、心理乃至情感等交互的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文科专业课程教学涉及人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必不可少;另外,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师生之间感知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感知需求就是信息传递接受的双方对信息的感觉、觉察、知觉、注意等一系列感觉和知觉过程。传统的线下教学师生之间的感知需求比较容易满足,而在线上教学中师生之间面对屏幕或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难以有效满足师生感知需求的,为了打造有“温度”的文科线上教学满足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感知需求,文科专业教师必须进行角色重塑。

(二)文科教师线上教学中角色重塑的可行性

如前文所述,线上教学中文科教师角色重塑有其必然性,但是在角色重塑中能否有效推进则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约束,从线上教学的实践发展历程来看,文科教师角色重塑是切实可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的完善为文科教师角色重塑提供了保障。从2020年2月开始全国高校陆续开展了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初期由于各类教学平台和技术支持的不足,一度出现了线上教学的“奇闻趣事”,也给文科教师线上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是随着各教学平台和网络公司的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投入,在进入3月份之后,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已经能够基本保障线上教学正常开展,并且相关线上教学平台公司积极服务教师,针对教师线上教学需求不断完善技术和开发新功能,这为文科教师在线上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环节,拓展学习资源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O2O 教学模式的引入,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与文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构了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O2O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教学智能化管理,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多维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在客观上为文科教师角色重塑提供了线上实践路径。

2.社会对文科专业人才的能力诉求激发师生角色协同重塑。除了线上教学技术不断完善为教师角色重塑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之外,文科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特点,面对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O2O教学模式为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和新模式,也激发了师生角色协同重塑的主观诉求。比如:以《公共政策学》为例,该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但是,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主导《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往往以学习知识为主,偏重学术性,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公共政策理念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以及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O2O 教学模式的推行,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主导整个教学过程的传统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因此,为适应社会对文科专业大学生能力的诉求,师生之间应该角色协同重塑,从而充分发挥文科专业大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文科教师线上教学中角色传承与重塑

如前文所述,文科教师线上教学中角色重塑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从教育的功能和本质来看,教师有些角色是“亘古不变”的,而有些教师角色则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线上教学的需要。从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陪伴者,从象牙塔里的“教书匠”转变为与时代、社会保持高度联结的思考者,并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持续学习者。[1]文科教师传统的教学中角色需要辩证看待,在线上教学中有些教师角色需要传承,有的则需要结合线上教学特点教进行大胆创新与重塑。

(一)文科教师教学角色的经典传承

“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传统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和社会期盼,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不断演化发展,但是有些教师角色尤其是文科教师在教学中的核心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和追求需要经典传承,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师的核心角色。古今中外,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所谓“学高为师”就是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心理定位和社会认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知识传授好而且要达到有效传授。因此,传授知识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转移和转送,知识的传授是一个“低门槛、高技能”的复杂性工作,而对于文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如此。文科专业课程的授课,从概念、知识点的介绍,理论的阐释等看似简单,进入的门槛较低,甚至“照本宣科”也能够完成,但是如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的“有声有色”深入浅出,如何教会文科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探索未来发展则是对知识传授的更高技能的要求。随着教学信息化和O2O教学模式发展,对文科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文科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角色依然存在而且更要创新传承。

2.学习的监督者。正如《三字经》中所言“教不严,师之惰”,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担负着对学生严格监督学习效果的责任,可以说学习的监督者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角色和职责。作为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在监督学生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要有的放矢,要重点监督关键环节、关键章节、关键概念、关键理论和关键应用等方面,把“督学、督查和督思”有机结合,把监督学习融入教学过程,要做到“监督有方,知行合一”,促使文科专业大学生从对专业基础理论准确而系统掌握,逐步提升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对于线上教学更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对于身处异处的学生们,教师如何充分的履行学习监督者的角色是保证线上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3.课堂的组织者。传统的线下教学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能力体现,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并没有本质改变,只是空中课堂或者云课堂的组织流程、方式和技巧上存在差异,在传统线下教学中课堂组织的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固定的,而线上教学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物理格局,课堂组织更强调个性化、动态性和持续性,线上教学教师面对的是无形的课堂,如何 “化无形为有形”则是考验教师能力和技巧,尤其对文科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若是把线下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简单的位移或是“照本宣科”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文科教师必须创新线上课堂组织方式,进行全流程再造,才能适应线上教学的新场景和新诉求。

(二)文科教师线上教学中角色的重塑

“互联网+教育”对传统的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模式发起了挑战,引入O2O 教学模式,即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让学习、研讨等活动能够在线上和线下充分展开,可以把文科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关注的经济、社会、历史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或解决,在这过程中传统的经典教师角色已经难以完全胜任,必须要进行角色重塑,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引领者。在线上教学中,作为文科专业教师在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课程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是多元的,教师更要发挥引领作用,而不能仅仅把线下课堂讲授内容简单的通过直播、视频或录屏等形式“一播了之”,因为教师根本不知道也很难掌握学生端的真实学习状态。因此,作为文科教师要塑造学习引领者的新角色,发挥文科教师“隐性的风筝线”作用,从教学理念、线上教学内容设计、线上教学技术运用、线上互动讨论、在线交流、线上学习监督、学习效果监测等方面引领学生自我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不求时刻相守,但求心心相印”的线上教学境界。

2.知识的分享者。在传统的文科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知识的传授,在学生眼里教师实际上成为知识的权威代表,文科教师往往也乐此不疲,逐步陷入一种“知识的垄断幻想”之中,认为自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传经布道”者;然而,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的学习和获取呈现多途径、碎片化和随机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可以多途径获得知识。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文科教师要重新塑造知识的分享者的角色,教师的知识“言传”重要性降低,转而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包括分享视频、案例以及网络及时信息等,从而实现在分享知识的同时达到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愿景。

3.学习的陪伴者。在文科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许多问题是需要不断思考,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而这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陪伴,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遇到“想不明白、拿不准、难理解”等问题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教师的介入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逐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学习文献,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有无偏差,若有偏差,为何会偏差?理论是否有局限?实践又是如何推动理论不断演化发展的?这一系列过程,文科教师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学习的陪伴者,陪伴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的支持,给予文科教师重塑这一新角色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师在APP、QQ、微信等线上教学软件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实现“无声的陪伴”。

4.学习的见证者。线上教学虽然教师和学生身处异端,教师也不能亲眼观察到学生学习状态和真实情况,尤其文科专业课程容易“流于形式”,但是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赋予了文科教师的学习见证者的新角色。线上教学有一个线下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就是所有学习过程都是可以记录和留痕的,比如:采取直播、视频、录屏等线上教学方式等在软件中都可以记录每个同学学习的完成情况;而为了考察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在案例讨论、小组任务、作业考试等线上技术手段,可以记载每个人的参与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从形式和实际情况两方面真正见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变化,有利于教师及时采取措施纠偏和加强督促。

三、文科教师角色重塑对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在线上教学中,文科教师既要对传统的角色进行传承,也要结合线上教学场景的特点进行角色重塑,但是针对文科教师来说角色重塑的“初心”与“使命”就是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从开展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来看,文科教师角色重塑对提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科教师角色重塑促使“以能力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形成广泛共识

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往往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而疏于帮助学生建立元认知意识和学习策略,学生常常只是教学内容的倾听者和教学行为的旁观者,自主学习意识得不到强化。[2]在文科教师重塑“学习的引领者、知识的分享者、学习的陪伴者、学习的见证者”等角色过程中,就会自觉的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文科专业在线上教学中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和推进都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塑文科教师角色可以使得“以能力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理念广泛共识,从而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纳入教学主要目标,从而使得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就会有意识的通过案例讨论、课后作业、小组任务、线上讨论等环节加强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其线上线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文科教师角色重塑激发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文科专业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导者,教师容易演变成为学生学习方式、过程和效果的“裁判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遭到忽视甚至扼制。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3]文科教师在角色重塑中,一方面降低了自身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的形象,摇身变为线上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引领同学们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而对学习的具体方式和过程不横加干涉;另一方面,在文科专业线上教学中,教学不要重复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师者应该重在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的、个人化的知识,讲解不应冗长拖沓,而应基于学生的原有基础,画龙点睛、提升认识,这些同时诠释了“平等者中首席”的教师角色内涵。[4]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分享知识和自身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与老师一起“共学、共享、共思、共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充分发挥学生在线上线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文科教师“引、辅、督、用”保障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文科教师的角色重塑是实现线上有效教学的重要思想保证。何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身心的积极成长和发展有所影响(显性、隐性)的教学。[5]如前文所述,文科教师在角色重塑过程中针对学生线上学习会通过“引、辅、督、用”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辅”就是在学生线上学习中遇到困惑,教师给予及时辅助;“督”就是教师要及时督查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并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和进程的及时调整,做到“张弛有度、赏罚分明”;“用”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强调在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能力,达到“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学习境界。综合来看,角色重塑促使文科教师贯彻“引、辅、督、用”的线上教学方法,而“引、辅、督、用”在实践中既保证了教师线上有效教学,又保障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四)文科教师角色重塑增强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目标模糊、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有效的自我监控。[6]因此,对于如何持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文科教师线上教学的难点,教师角色重塑是一个稳定而长久的路径。在文科教师有意识的角色重塑的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如何在线上线下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加强课程学习效果监测等等。混合教学模式下强调教师的“导演”能力,心里预设彩排备课环节,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预留悬念,思辩后提练总结答案,通过好玩的创意活动,预设案例、讨论、辩论、竞赛等教学环节实现强化、深化、广化学生的学习内容。[7]因此,从整体线上教学过程来看,文科教师角色重塑可以发挥教师“无形的力量”,大大增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提高线上教学效果,使线上教学核心目标也紧紧围绕文科专业课程自身特点及社会对应用型文科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互联网+教育”给了高校文科专业大力推进线上教学的契机,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通过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发现文科教师迫切需要进行角色重塑,主要原因在于线上教学场景导致教学手段变化,文科专业课程的线上学习特点倒逼教师角色重塑,线上教学的师生感知需求促使教师转变角色;而随着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的完善以及社会对文科专业人才的能力诉求都为文科教师角色重塑提供了现实可行性。线上教学文科教师既要对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监督者、课堂的组织者”角色进行传承,也要结合线上教学场景的特点重塑“学习的引领者、见证者、陪伴者和知识的分享者”角色;同时,在教师角色重塑过程中可以促使“以能力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引、辅、督、用” 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保障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正所谓“教学相长”,通过文科教师线上教学角色的重塑可以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线上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文科重塑专业课程
重塑未来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沧:再造与重塑
孙文科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