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研究*

2020-03-15肖扬伟钟宇恬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发展

肖扬伟,钟宇恬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0世纪中期以来,互联网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互联网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结合,给相关领域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网络空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空间的拓展。如何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治理,是考验世界各国政府治理能力的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工作,对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作出了一系列新谋划、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是对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关于网络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新时代打赢网络空间发展攻坚战、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对于把握全球网络空间发展的科学规律,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兴起和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网络化,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当前,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网络大国,在走向世界网络强国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给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的提出背景

1.国内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方位引进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网信事业,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中国已成为网络大国。我国网民人数众多,互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1]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带动的相关行业呈井喷式发展,网络政务、网络社交、网络商业、网络课堂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庸俗化、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网络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意识形态的重任。但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空间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如何答好这些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考题”。

2. 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正在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全球网络事业发展飞速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侵权、网络攻击、网络暴力、网络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与互联网发展伴生的负面效应显露无遗。全球网络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网络发展的核心科技一直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发展中国家的网信事业发展深受发达国家制约。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所掌控的网络媒体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向我国网民传播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大肆鼓吹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不断削弱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放眼全球互联网事业发展的总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洞察网络空间发展“互联互通”的本质属性,率先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思想,积极推动建立全球网络空间新秩序,向世界各国倡议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二)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的重大意义

1.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一个方面,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互联网事业飞速发展,网络空间的功能全方位扩展,网络不仅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成为建设国家和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互联网不仅能够改变社会治理模式,而且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和能力。”[2]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表明了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并未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就“网开一面”,其中蕴含的方向、立场、原则与党中央一贯秉持的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方向、立场、原则是高度一致的。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将对促进网信事业的发展、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2.为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人类的每一项新发明都对世界发展做出了贡献,互联网的出现开启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打破了世界各国存在的时空界限,激发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当前,网络空间的发展与治理如同现实社会的发展与治理一样,还存在不少的治理低效和无效情况,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中的一份子,都要参与其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不断丰富,这正是新时代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过程中贡献中国力量的具体体现。在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坚持走网络空间发展共商共治共享的道路。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网络发展不平衡,信息鸿沟在不断拉大;规则不健全,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缺失;治理秩序不合理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些挑战,多次在国际场合阐释中国的治网理念、治网主张和治网模式,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为世界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事关各国的安全和利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互联网,二是中国如何建成网络强国,三是全球如何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互联网治理体系。”[3]具体提出了社会主义网络强国思想、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思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良好网络生态思想。

(一)社会主义网络强国思想

“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既是一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民生国防建设的综合性战略。”[4]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网络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时期,为凸显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可以指导商品生产、引导农民致富”[5]的思想,并且在该县建立了信息中心。在福建和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又提出了“数字福建”和“数字浙江”构想,这是其关于发展网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如今,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研发投入最多、创新最集中、应用最广泛的竞争高地。谁赢得了互联网的竞争,谁就能在国家的竞争上抢到先机。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思想,并对建设网络强国总目标作了谋划,即“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6]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更好促进互联网和社会融合发展做出了部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如何实施网络强国进行了集体学习。社会主义网络强国思想是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的核心思想,具有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其中包含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网络空间治理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不是小事,而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只有在应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网络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构筑起坚实的网络空间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网络核心技术的创新,他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不少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因此,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把互联网核心技术这个“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针对网络文化内容产品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原创作品不足、精品较少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提高制作水平,要多出讴歌党、祖国、人民和英雄的精品力作,提倡网络媒体讲品位和责任,拒绝庸俗和媚俗。对利用网络传播西方错误思想、诋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等行为,必须给予坚决打击,阻断错误思想和行为的网络传播渠道。

(二)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思想

当前,全球互联网已经发展为人类活动的另一重要空间,网络空间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但无论从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还是整个国际网络秩序来看,都存在不少挑战。一方面,世界各国都面临日益严重的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等问题;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网络霸权主义、强权主义势力抬头,全球网络空间发展力量不平衡、章程不健全、地位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作为一个网络大国,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建立,在全球互联网发展中展现了我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7]的思想,阐释了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尊重网络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其中,网络主权原则是主旨原则。一个具有和平、稳定、可持续的国际网络空间是建立全球互联网体系的重要前提,各国应以新的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在维护自身网络空间主权的同时,不侵犯他国的网络空间主权,营造良好的国际网络空间氛围,积极推动建构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讲话中重申了互联网的跨国性和无边界性,治理好互联网的问题必须要树立全球思维,加强国际合作。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多方参与,既要发挥政府、国际组织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互联网企业、技术社区和公民个人的作用。这些倡议,回答了在互联网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的时代之问,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协力解决互联网问题的愿望和决心。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过程中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加强科技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只有世界各国共筑全球网络世界和平之基,才能促进全球网络事业协同发展,打造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新格局,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

网络空间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的重大事件,网络的显著特点是互通互联,这就决定了在面对互联网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形势的发展呼唤世界各国谋求共治、实现共赢。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提出了世界各国应当认真应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挑战,表达了中国政府合作共治的意愿。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主旨讲话,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域扩展到网络空间,创造性地提出了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揭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指出世界各国应当在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在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中休戚与共,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和精神。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还提出了具体的“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7]在第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表达了中国政府以人类福祉为根本、促进全球互联网迈向更加公平合理方向的希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所谓共同体既要利益共享,更要责任共担。”[8]面对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从长远角度思考,应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强化全球政府间网络空间共建共享共治的机制建设。我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在新时代践行国家安全观的重大倡议,是取得全球互联网治理成效的重要基础,是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倡议关于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的中国方案,兼顾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的合理诉求,在全球化进程中向世界表明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精神,获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认同。各国只有坚持在多元协同的前提下,走互信共治之路,才能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四)建设良好网络生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生成和传播方式日渐网络化。互联网和经济化相互促进,互联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把互联网比喻成“人类的共同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尊重、有信任、有友爱,同样有歧视、有欺诈、有敌视。少数网民罔顾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底线,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和网络生态。2014年2月,在中央网信办的第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使网络清朗起来”的治理目标,“天朗气清”就是网络充满正能量,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2016 年 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的命题,他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9]336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凝聚亿万网民的良好网络生态共识,精心呵护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建设网络空间良好生态应有之义。从法治上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坚持依法治网,既是世界各国治理互联网的成功经验,也是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必经之路。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网络空间作为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否具备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是判断网络生态的主要标准,让网络空间变得更清朗是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战略纲要、发展规划,基本确立起网络空间治理的“四梁八柱”。当然,依法治网、依法管网,构建良好网络生态,并不是说只能允许网上只能有一种声音,一种调子,而是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违法犯罪,不能超越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宽广的胸襟,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要求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鼓励公民通过互联网加强对政府的权力监督。

三、贯彻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的路径

习近平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要抓好这一重大思想的贯彻落实,使之成为维护网络世界安全、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提升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利器。

(一)推进社会主义网络强国建设

1.坚持创新发展网信事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对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越来越大,坚持自主创新才能确保我国网信事业推进的速度和质量。目前,网络发展的核心技术主要由发达国家控制,如何把握核心技术这个最大“命门”,打破核心技术垄断局面,是关乎我国互联网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自主创新中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才不会受制于人。当前建设网络强国,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挑战:一是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度的制定;二是网络地址资源不足。网信事业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我国网信事业,政府、企业、个人应形成合力,推动数字经济与“互联网+”模式、量子通信、5G等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关键在发掘和把握人才资源,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完善人才制度,汇集技术人才,加强各领域人才的流通,为网络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2.大力培养网络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网络文化作为网络发展的精神产物,在网络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应迅速占领网络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培养网络文化自信,更好地掌握全球网络竞争中的主动权。树立网络文化自信,将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培养网络文化自信,一是在网络空间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汲取外来优秀文化,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网络文化;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共商共建共治的原则,在网络空间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完善网络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大力发展网信事业,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为网络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二)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1. 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

针对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地位不平等、秩序不合理等现状,中国表现出了网络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力主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国也逐渐成为全球网络治理体系里的中坚力量。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力量:一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勇于打破原有网络空间秩序,积极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空间新秩序;二是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国际机制,尤其是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公约和相关的国际法律体系的建立,使全球互联网主体行为在国际机制的制约和监督下规范化;三是巩固和提升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推动各国之间在网络空间发展中优势互补,建设一个更完善的合作平台;四是坚持开放的原则,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对话,采取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互联网发展中各国之间的摩擦,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下达成共识,共享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成果。

2.增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能力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庞杂、最紧迫、最现实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设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我国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国家网络主权、网络安全、网络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国际网络空间交流与合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网络主权这一基本原则,坚决捍卫我国网络主权的同时尊重别国的网络主权,反对网络霸权主义和干涉别国网络事业发展的行为,在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过程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全球网络竞争日趋白热化,要不断培养防范化解网络发展重大风险的能力,增强全球网络发展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勇于面对新阶段的风险和挑战;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切实维护全球互联网安全发展,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在深化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相关领域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完善全球网络空间基础设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互联网早已在各国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中,网络空间成为人们信息化生活中独特的场所。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人们创造出了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新的网络社会模式推动着社会前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网络数字鸿沟的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全球网络空间基础设施,不断扩大网络在世界各国的覆盖率,确保互联网信息传输畅通,进一步缩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互联互通网络。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应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覆盖率、消除信息阻梗,重点加大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研究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使网络经济焕发勃勃生机,让网络空间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球人民。

2.加强全球网络空间建设对话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凝聚了各国追求本国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的共识。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网络空间建设的协商和对话,积极利用和创设更多对话平台,在联合国、世界电信联盟、上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个场合呼吁摒弃网络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加强网络空间对话。我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对话不对抗的理念,走和平发展网络空间的道路。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旨在让世界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至今,我国一共举办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每一届大会的主题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主线,将中国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愿望传递给世界,成功地为全球网络空间发展共商共享共治提供了中国平台。2016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我国与峰会成员国一起制定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证明中国力量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四)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1.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空间是现代人生活的公共领域,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与网络发展逐渐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应全面把握媒体发展的规律,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不断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坚持全国一盘棋,从时、效、度三个方面加强网络空间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深入分析非主流文化存在的深层次原因,积极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向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转变。在网络治理过程中,推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正本清源,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9]334在网络生态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0]坚持广开言路,利用主流媒体在网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升党在新闻舆论工作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尤其在遭遇自然灾害、发生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涉及社会民生问题等情况时,要及时回应广大网民的合理关切,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严厉打击利用网络破坏社会公序良俗的违法犯罪行为。

2.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净化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9]534面对充满着虚拟性、隐蔽性、庞杂性的网络空间,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的根本方法。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国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的相关法律,为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净化网络空间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司法过程权责分明,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网络技术素养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当然,网民作为网络空间的最大主体,应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要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内化为自身网络行为,精心呵护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