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挑战杯”竞赛为例

2020-03-15关刘君李仁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挑战杯科研成果竞赛

关刘君,李仁煜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目前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不断扩大,科研育人的对象已经由过去的以本科生为主转变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并重的局面。基于此,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科研育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是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大职能的结合体,在育人体系中具有特殊作用。然而,由于科研育人理念刚提出不久,从提出到实施再到出成效需要一个过程,此研究以“挑战杯”竞赛为例对高校科研育人的时代内涵予以阐述,对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一、高校科研育人的时代内涵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高校五大职能中的两项重要职能。我国各高校总体上较为重视科研与人才的培养,但也有部分高校把人才培养等同于教学工作,教师把科学研究等同于论文、课题和著作产出,造成学校整体重科研轻人才培养,教师个人专注科研忽视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效衔接,形成“科研育人”的强大合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高校科研育人,科研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其时代内涵应该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术活动、学术竞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学术思维、塑造纯净的学术风气、养成高尚科研品德。

二、高校科研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高校科研育人的重要性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创业者的强烈呼唤。青年大学生是最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特殊群体,国家从政策、资金、税收等多方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解决后顾之忧,为高校科研育人提供有力保障。2015 年 1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首次将“科研育人”写入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中,正式形成“五大育人体系”,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2017 年 2 月和12 月,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又分别出台相关文件,最终形成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科研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育人方式相比,科研育人是更加有效的育人方式。以传统的思政教育为例,主要以单向灌输为主,缺乏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心理,而科研育人为思政教育增添了探究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因素属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二)高校科研育人的必要性

从外部大环境看,科技就是制高点,科技就是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人才是各国争相抢夺的宝贵资源,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研人才的培养。高校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科研育人不仅是响应国家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战略需要,还是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从高校内部来看,科研工作和科研活动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科研活动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内涵的前提和基础。除此之外,研究生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对科研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做好科研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展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增强科研能力、培养科研精神、提升科研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

三、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

“挑战杯”因其组织规格高、参与规模大、影响范围广、育人效果好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它是国内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全国性竞赛之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89 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至今,“挑战杯”已经走过十六届三十载,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尤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挑战杯”赛事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热情、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为青年。“挑战杯”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育人理念认识不全面

在一些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学校和教师都存在“重科研、轻育人”的现象,学校认为科研产出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核心指标,教师也为了自身职称评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论文、课题、专著上,而对学生的科研竞赛指导因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显得有些用心不够。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有的领导认为科研育人是科研型院校的事情,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把主责主业放在教学或者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上[1]140-143。部分教师对“十大育人”体系尤其是科研育人认识不深,内涵理解不到位,认为育人工作是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担负的责任,对科研育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二)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足

在科技学术竞赛中,不仅学生会出现自身参赛能力不足的情况,指导教师也会出现指导能力不足的现象。“挑战杯”竞赛每年吸引数百所高校的数万学子同台竞技,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走到每一步都实属不易。如果学生能获奖尤其是获得省级以上奖项,那科研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比赛规则、策略认识不到位,往往把指导学生参赛等同于“自己包办”,将学生名字挂上就万事大吉,结果在决赛答辩环节中,因学生本人对作品认识不深,导致答辩失利,铩羽而归。指导学生参赛并不等于为学生打造作品,否则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还有一些指导教师本身是不愿意指导的,但因学校硬性考核要求,迫于无奈,走过场,只是挂名指导;加上学生专业知识有限,最终导致参赛过程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作品未能完善与进一步提升创新内涵,影响了参赛质量和最终成绩。

(三)科研育人机制不健全

1.科研育人的引导机制不健全。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很多教师没有科研育人的概念,学生也没有“被育”的想法。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明白科研育人的手段、目的和意义,认识到科研育人是使师生都受益的双赢博弈。但是由于科研育人的引导机制不健全,导致引导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思想上排斥,行动上应付或思想上接受、行动上原地等现象,这些都对科研育人的全面实践产生不利影响。2.科研育人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经费和平台支撑。但是在一些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再加上高校领导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轻科研投入,造成科研经费紧张,科研平台建设迟滞,科研项目无法正常进行[2]307-309。3.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以“挑战杯”竞赛为例,从作品选题到反复打磨再到完成,需要指导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是部分学校对指导教师的报酬却与其辛苦付出相当不对等,很少有学校出台专门的科研奖励机制保证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和激情就会慢慢减退,科研育人的奉献精神也会受到打击。

(四)功利化问题凸显

随着“挑战杯”竞赛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各高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科技竞赛的实质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但从学校、指导教师、参赛学生角度来讲,组织、指导、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动机已经凸显功利化倾向。学校为了在“挑战杯”竞赛中脱颖而出进而提高自身知名度,各尽手段,各显神通,相继出台各种激励制度和办法,有重金导向的、有列入职称评审导向的、有保研导向的、有加综合测评分导向的……在这种背景下,有部分教师和参赛学生会产生追名逐利现象,不是发自内心的做项目、搞研究,这会造成为了比赛而比赛的功利主义风越刮越大,完全脱离了“挑战杯”的宗旨和初衷[3]141-143。

(五)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重大的科研发现和科研成果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但是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对国家、民族、人民有直接的益处。高校是科研成果产出聚集的地方,如果一些博士教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科研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转化或成为政府决策的有益参考,那么这样的科研成果只能被束之高阁。以“挑战杯”竞赛为例,在省赛、国赛中获奖的作品不乏科技含量高或实用性强的发明专利,但是真正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1.转化无动力。“挑战杯”竞赛获奖后,一些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满足、学生也获得相应的保研资格或综测加分,目的已达成,没有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认为没有必要。2.转化无市场。有些作品偏于理论研究,虽然选题很好、研究方法新颖,但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3.转化无保障。有的作品创新性强,也有光明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转化资金和场地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只能面临被“陈列”,望洋兴叹的结局。

四、新时代加强高校科研育人的对策和建议

(一)营造浓郁的科研育人氛围

1.加强顶层设计。学校领导层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研育人的重要论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关于科研育人的精髓理解到位、执行到位,把科研育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抓手,引导全校教师重视科研育人,明白科研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科研项目和科研竞赛。2.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研育人典型。如可以组织学校宣传记者对近年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同学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形成推文,转发到各个学院、班级,形成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让每个同学了解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加大对在科研育人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的表彰力度和广度,将科研育人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角落,营造浓郁的科研育人氛围。

(二)实施精准有效指导

科研育人的效果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单凭学生单枪匹马、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但教师直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让给学生更不可取,二者都不能真正达到育人效果。要想实现科研育人效果最佳化,指导教师必须实施精准有效的指导,提高自身指导能力和水平。以“挑战杯”竞赛为例,指导教师要结合本专业和研究方向对学生作品进行认真修改、完善,不能只是挂名指导,要传授学生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既实用又新颖的研究方法,使其思想上真正重视“挑战杯”竞赛,树立良好的科研品德。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选题确定到研究过程、再到成果产出、答辩汇报,都要让学生真正发挥主角的作用。指导教师要摆正自身位置,指导的过程本质上说是整体把控的过程,重在引导启发,而不是包办。另外,指导教师自身要对“挑战杯”竞赛规则、往届竞赛优秀作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切实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科研育人机制

制度是根本,要想进一步提高科研育人质量,使高校科研育人效果达到最大化,就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1.要健全高校科研育人的引导机制,力求先入为主。如可将科研育人理念融入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使其入课堂、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了解科研、认识科研、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成长。2.要健全科研育人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科研创新项目开展所需经费、加大对校内已有科研平台使用频度和开放力度,积极搭建新平台。以“挑战杯”竞赛为例,高校应设立“挑战杯”竞赛专项经费用于校内赛事的宣传、组织、评审,在经费保障上充分调动各个二级学院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因经费不足造成的尴尬局面。3.要健全高校科研育人的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高校应对在科研育人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师生进行奖励(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是相符的。以“挑战杯”竞赛为例,高校应出台专门的奖励制度,将积极参与指导“挑战杯”但是未获奖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纳入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对获奖的指导教师除了要给予工作量补贴外,还要根据获奖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职称评审上的政策照顾。反之,对于在科研育人过程中弄虚作假、实功虚做、敷衍了事的要进行警告、批评,倒逼其认真主动参与科研育人的工作中来。

(四)重塑正确的价值导向

科研育人不应掺杂任何功利成分,应该是纯粹的。高校、指导教师应该聚焦人才培养即育人,学生应该把重心放在自身成才成长即育己上。以“挑战杯”竞赛为例,学校应放眼长远,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竞赛名次放在第一位,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激励制度应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贡献度相匹配,标准不可过低,也不宜太高,使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能发自内心地为了做科研、为了做学术而去参赛,把目光专注于竞赛本身、专注于自身成长。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作为教书育人的分内之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做为人师表的典范。学生也应着眼于自身成长,通过参加科技竞赛,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以赛促学的目的。

(五)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需要从完善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培养成果转化专门人才队伍、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示范性成果展示与推广等方面加快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高校要制定机动灵活的创新收益分配政策,将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作为教学科研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发科研成果转化人员的积极性。要制定科技人员在岗创新、兼任创业、离岗创业和科技人员返岗等的创新管理制度,鼓励支持高校科研人员与项目相关研发人员之间的相互流动,促进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与相关专业机构联合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加强对科研创新项目的技术指导,加快转化进度。目前国家对科研创新项目转化相关企业、高校都给予税收减免、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高校应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投入,组建高素质的平台研发人员,与地方政府、大型科技企业探索和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数据库,对科研转化示范性成果进行线上线下充分展示,将转化过程进行总结汇编,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便于其他高校、企业学习交流,推进自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

结 语

科研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挑战杯”这项品牌赛事已成为科研育人的重要平台。我们不仅要充分肯定科研育人的积极影响和正向效果,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将矛盾和问题予以化解。高校是学术净土,是象牙塔,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撇去浮躁、崇尚真理、树立学术正气,为人才培养铺路搭桥才是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的应有之意。

猜你喜欢

挑战杯科研成果竞赛
科研成果转化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