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03-15梁智英

高中数理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因材施教微课

梁智英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源于美国,起初主要以微视频的形式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开始在美国教师的教学中广泛推广.高中数学是一门知识之间联系密切、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若是对前一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后面的学习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反复观看教师讲授过的内容,直到学会为止.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大,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多数学生经常要到凌晨才能完成作业,早上还要早起进行各种晨读活动,在这种身心疲惫的学习状态下,许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高中数学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能够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弥补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爱上数学学科.

2)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授课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有些知识点不需要教师细致讲解;而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讲解过快,他们的思维会跟不上,从而无法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能体现出价值,成绩稍差的学生可以循环播放相关的微课内容,直到学会为止;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微信、QQ等各种通信工具,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取得进步,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很被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学生可以借助手机进行学习,相对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学生开始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这能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2 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教,这需要学生在课前借助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但是高中生毕竟基础知识和认知水平有限,如果放任他们自主学习,有时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为此,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在课前借助微课帮助学生设计任务单,引导他们自主预习,提高效果.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弄清“且”和“或”的含义,并会用韦恩图进行集合间的运算.为了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预习,教师可以提前将制作好的微课放在学校的网络公共平台上,然后要求学生在联系新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视频去掌握并集和交集的概念,并能举出实际生活中并集或交集的例子.

2)课中处理重难点,促使学生相互合作

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认为是难点的内容,对其他学生来说可能很简单,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借助微课来解决这一矛盾,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实现他们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真正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知识时,很多学生觉得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较为简单,但是在实际的问题求解中,却经常不知道如何下手.为此,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将不懂的疑难问题通过微信、QQ或者邮件先发给教师,然后教师就可以对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个性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为了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并将小组探究的成果拍摄下来,制作成微小的短视频,供其他小组成员观看.

3)课后进行拓展练习,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并对新内容进行延伸.目前来看,多数数学教师注重题海战术,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素养是靠多做练习提高的.但是学生对这种方式并没有多高的兴趣,甚至存在应付的心理.为此教师应该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后拓展练习中的运用,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课后练习拓展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因材施教微课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