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2020-03-14王传富

管理工程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特色时代

王传富

(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新时代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举措。高校思政课自实施“05方案”以来,先后开设四门必修课,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这四门必修课只有根据课程特征选择合适路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大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才能达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最佳效果。本文“路径”含义是教育教学的视角、语言技巧、教学手段或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差异化布局等的综合表述,是达成教育教学目的与效果的桥梁或纽带。

一、《基础》课程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质视角融入新思想

《基础》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质视角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1月,以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为组长的教材修订组九易其稿,历时五个月,完成了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新版《基础》课程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写进了教材之中。具体内容是:“绪论”指出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新人(主要指大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引用了习近平关于人生观重要性、“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观点。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此基础上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融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表述,并注重引导大学生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进一步凝聚与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与践行者。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用了习近平关于道德的一些论述,如传统美德、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网络空间、劳动观念、道德建设、志愿服务等。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充分反映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成果,强化大学生进一步学习习近平关于法治的最新论述[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各章节内容,不断将最新理论,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系列讲话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期间,教师在《基础》课程授课时就向学生讲明我国抗疫斗争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世界正处于多点爆发时期,充分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是铸魂育人的基础,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养成。《基础》课程教师通过高超教学艺术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和学生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的参与,调动学生接受新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侧重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如在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青春梦想”主题演讲活动。学生提前自学本章课本内容,掌握一些必备理论知识,主要有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然后,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以演讲、朗诵、课堂剧、小品等形式,表达共同主题“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青春梦想”。这次主题演讲活动较好实现了习近平提出的教学改革创新应该坚持八个统一的原则,达到了铸魂育人目的。

二、《纲要》课程以史论结合视角融入新思想

《纲要》课程以史论结合视角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北京大学沙建孙教授为组长的教材修订组于2018年3月完成了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纲要》课程“导言”部分增写习近平关于重视历史学习的论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在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增写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及“红船精神”;在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增写习近平关于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等新的论述;在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增写习近平关于抗日战争14年历史、国共协力合作抗日等一些新的论述;在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中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容。该教材在保留老教材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教材第十章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第4、5、6节部分内容基础上,增写了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点阐述了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在此基础上,《纲要》课程授课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内容,特别是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论述,及时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纲要》课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是授课教师依据史论结合特点,选择合适路径,运用高超教育教学艺术,实现教学历史性和政治性的统一,达到学生信仰与践行新思想的效果。《纲要》课程授课教师结合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与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这是很好的教学改革尝试。如,信阳师范学院深处大别山区,有大量红色资源。习近平2019年9月16日至18日考察河南时明确提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信阳师范学院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讲好‘四个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纲要》课程“讲红色故事”是信阳师范学院这一知名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是:在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中,教师亲自或让学生讲述党早期领导人在鄂豫皖区的建党故事,主要有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在鄂东和信阳建党故事,李大钊推动信阳建党故事,陈独秀推动皖西建党故事。在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分别穿插讲述“黄麻起义”“商城起义”“六霍起义”以及新县“红田故事”、 大别山“江姐”晏春山故事、“杜鹃花开烈女崖”故事、开国大将徐海东“一颗红心永向党”故事、传奇将军许世友故事等。在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中,讲述刘少奇在竹沟和李先念创建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等故事。在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教学中,讲述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故事。在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中,讲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获得者张玉滚的故事,讲述“全国优秀教师”李芳老师“红土地上的映山红”的故事等。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红色故事,能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又如,“纲要”课程在2020年上半年网络教学期间,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历史角度,结合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坚定四个选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开学第一课专题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坚定了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上述教学形式鲜活感人,很好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原则,达到了铸魂育人的目的。

三、《原理》课程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融入新思想

《原理》课程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为组长的教材修订组于2018年3月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工作。《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导论”完整阐述这一思想含义、地位以及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阐述习近平关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论断。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阐述习近平关于社会革命、改革的新论述。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阐述习近平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新论述。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体现习近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阐述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和青年成长的新论述[3]。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原理》课程应讲清新思想不忘初心、坚持人民中心、拥护领导核心三个思想原则[4]。《原理》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最新论述传授给学生,做到与时俱进。

《原理》课程要达到以新思想铸魂育人的效果,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卓有成效传播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一是教师要全面学习掌握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新论断。目前体现习近平最新、最全面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观的纲领性文献是2018年5月4日发表的《在纪念马克思200 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该文高度颂扬马克思的伟大人生,科学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实践等。授课教师要深刻掌握该文阐述的关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观点。为了更好了解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需要思政课教师下苦功夫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袖传记及其经典著作,做到融会贯通,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精髓。

二是授课教师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如在《原理》课程“导论”、第五章与第六章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及其他部分的教育教学中,要遵循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等教育教学原则,巧妙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教师主讲教学内容,也可以反转课堂让学生主讲部分章节内容。要注意密切联系国内外时事和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讲出吸引力和感染力。授课老师要清楚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理论体系,更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在当前复杂严峻形势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努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可见,《原理》课程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加上高超教育教学艺术,能使大学生领悟到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真谛,并且以之指导实践,达到铸魂育人效果。

四、《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融入新思想

《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大学秦宣教授为组长的教材修订组已于2018年初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工作。《概论》课程按照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逻辑,分三部分编写。“前言”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的含义及整体架构。在第一部分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教材中,吸收了习近平2013年、2016年关于毛泽东的最新论述。在第二部分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材中,吸收了习近平关于邓小平理论最新论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论述、关于学习《胡锦涛文选》的讲话精神。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全面地向大学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该部分共分七章,即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6]新教材在第三部分用了近一半章节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用整个教材45%的篇幅。该门课程也是向大学生系统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课程。《概论》课程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注重运用当前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事例,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是教师必须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教师只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学懂弄通做实,才能做到信仰者讲好信仰课,并把大学生培养成新思想的信仰者和实践者。这需要教师下功夫阅读习近平的经典著作及重要讲话,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二是教师要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语言。教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实际,使用网络语言、流行语言等鲜活语言,多举生动鲜活事例,采用新颖活泼形式,运用视频、图片等形象化载体,开展课堂教学。三是教师要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教师自身实际、国内外形势出发,遵循习近平所提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原则,选择使用不同教学方法,达到铸魂育人最佳效果。四是教师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课时,教师要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实际及发展趋势,讲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彰显新思想的时代价值及理论魅力。目前《概论》课程教学,结合现阶段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讲述我国各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更加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将激励大学生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铸魂育人的基础。而铸魂育人的关键是授课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学习特点,运用磁性语言,运用高超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依据四门必修思政课的独特视角,选择合适路径,切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高校主要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组织研讨新思想在四门思政课的差异化教学。各方面形成合力,最终达到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铸魂育人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特色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