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克思《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思想窥探

2020-03-14任洁

人物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马克思

任洁

摘 要:《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于1842年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辩论撰写的论文,文章进一步通过抨击普鲁士新颁布的书报检查制度,呼唤出版自由。本文梳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渊源,特别是通过对写《评书报令》这一时期马克思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交关系以及相关作品,来窥探马克思《评书报令》的思想内容,探求这一时期他呼唤的出版自由对他的思想体系的发展、建成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书报检查制度;评书报令;思想内容

《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于1842年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辩论撰写的论文,文章进一步通过抨击普鲁士新颁布的书报检查制度,呼唤出版自由。本文以下将梳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渊源,特别是通过对写《评书报令》这一时期马克思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交关系以及相关作品,来窥探马克思《评书报令》的思想内容,探求这一时期他呼唤的出版自由对他的思想体系的发展、建成的影响。

一、马克思早期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的出生特利尔城是德国最早出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城市之一,马克思对历史一贯而专注的热情也正源于此环境的熏陶,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特利尔城连同莱茵河畔的大多数地区都划归为法国,且依照法国大革命制定的原则进行管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都浸润在言论自由和立宪自由的氛围中。1930年至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读中学,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的教育。1835年10月,马克思就读于波恩读大学法律系,而波恩大学是莱茵地区的思想中心,主流思想是浪漫主义。1836年10月,马克思前往柏林大学,柏林是一个没有传统根基的城市,没有贵族阶级,没有纯粹的资产阶级,没有新生的工人阶级,这些波恩形成鲜明的对比。1841年4月,马克思向耶拿大学提交了题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受到青年黑格尔派对亚里士多德资后的希腊哲学共同兴趣的影响。

二、马克思早期的政治、交际环境

马克思的早期深受来自家庭的影响,特别是马克思的父亲,这在他上学期间与其父亲的往来书信中可见一斑。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特利尔的高级诉讼法庭顾问,特利尔卡西诺俱乐部文学社的成员,其思想满怀着对被压迫者权利的关切。

马克思在波恩读大学期间,沉浸于浪漫主义社会思潮中,其好友冯·威斯特男爵对浪漫主义学派的热情影响了马克思,男爵对进步政治思想的热忱也激发了马克思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人格和著作的兴趣。在柏林大学法律系,马克思听了爱德华·甘斯的讲座,了解了意志自由的因素及社会问题的重要性,而马克思也听取了反对派即法的历史学派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卡尔·冯·萨维尼的讲座,法的历史学派宣称,法律的根据是在人们的風格和传统中,而不是在立法者的理论系统中。马克思通过对他的法律研习进行哲学思考,认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图创造出一种法的哲学,思想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他转向黑格尔哲学,这是他整个一生思想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马克思还参加了黑格尔派的小组式俱乐部,俱乐部的领路人是布鲁诺·鲍威尔,他从1834年就一直在柏林大学讲神学课,是马克思接下来几年中最亲密的朋友,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职业选择。由此可见在这一历史阶段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学校以及社交的圈子对他的思想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相关著述

本节主要是想通过比照《评书报令》前、后的马克思主要文章著述来窥探《评书报令》中呼唤出版自由的一些来龙去脉。

1.《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

马克思写道:“哲学,只要它还有一滴血在他那个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同意众人关于众神的意见的人。”普罗米修斯承认道:“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这种“自我意识”是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布鲁诺·鲍威尔阐述的哲学的核心概念。这里论述的“自我意识”本质上就是自由,而《评书报令》中被马克思极力指摘的“严肃和谦逊”就是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自由发展相对立的力量和观念。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两位哲学家展开了叙述,马克思倾向伊壁鸠鲁的观点:首先,他强调了人类精神的绝对自主性,它把人从一切超验对象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对“自由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强调,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超越“总体哲学”体系的道路。马克思赞美的正是伊壁鸠鲁思想中的自由因素。

2.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论文

写《评书报令》之后,马克思参与并最终主持了科隆出版的《莱茵报》的编辑工作 ,通过报纸来宣传政治理念,这样他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实践舞台。1842年出版的《莱茵报》的副标题是“政治、商业和工业”,为了维护莱茵地区大量中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便针对莱茵省议会的辩论,题目是《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深入论述了自由出版制度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发现辩论是展示阶级立场的重要形式,辩论人并不把自由看作一切理性的人的自然权利。对他们来说,自由是“特定人群、特定阶级的个体特征”,这样的立场是不能够起草任何管理新闻的法律的。该文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评书报令》的延伸和补充。马克思在此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反对派立场,他不但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对当局权力先天合法性的认同,更是鼓励民众要具有战斗意识,这反映出青年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成长。

通过对马克思成长环境和成长历程的梳理,能够清晰的看出马克思这一阶段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在《评书报令》前后两个阶段的著述中亦能看出马克思思想的延伸与扩展,这一时期马克思尚处于其政治和学术思想发展早期,他在文中所使用的理论基本来源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说。因为他此时尚未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也不可能就开始运用后来才出现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中的概念和论点。但《评书报令》在马克思一生思想发展变化中依然具有历程碑意义,他褪去家庭和学校的包裹,开始在社会实践中锤炼。

参考文献:

[1] 王海岸,对恶法的批判——读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03):21-22.

[2]赵斌.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对中国法治的启示[J].理论研究,2017(04):8-14.

[3]房新宁,李川.从《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分析马克思的早期新闻观[J].新闻知识,2012(05):32-34。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古诗歌教学的反思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课外阅读走出“零散”困境的路径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