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技术特长”,深耕资源,精准扶贫

2020-03-13

工会博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小土豆劳模核桃

作为一名劳模、一名扶贫战线上的老兵,扶贫工作已经成了我心目中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2010年年底至2014年年初,我作为北京市援疆农业技术干部,被选派到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对口支援帮扶。如何做到精准帮扶?通过深入实地调研,我将帮扶的落脚点放在了核桃产业上。

新疆的核桃世界闻名,而核桃也是洛浦县的主要收入之一。作为研究核桃的专家,我到洛浦县后发现,这里种植的核桃品种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核桃上,严重束缚了核桃产业的发展。结合和田地区核桃产业实际,我策划实施了《北京洛浦文玩核桃创意产业试验园》和《北京洛浦国内良种核桃高接引种试验园》两个援疆农业项目。项目有了,资金又是个难题。洛浦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花2000元都要报请县委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建设80亩的试验园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我有点着急。可季节不等人,过了节气,这一年就白搭了。于是我请来一位民营企业家,让他先期投资了80万元,租下一块沙漠边缘地,建成试验园,并约定双方以每年14万元的价格进行交易。在此后的3年中,由于文玩核桃的市场前景可观,不仅每年为村里带来14万元的地租收入,让村民在家边就有就业的机会,也对周边数千亩核桃种植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更是一名劳模,如何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2018年,我再次被选派到潭柘寺镇开展对口扶贫工作,这让我又有了用武之地。

当时,南辛房村主要以种植藜麦为主。受气候、地势等条件限制不能打农药,病虫害严重,经济产效低。今年3月,我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引入原产于德国的“米拉洋芋小土豆”。在我和团队人员的指导下,南辛房村开垦的100亩梯田,不仅种下了30亩米拉洋芋,还有40亩蘑菇以及30亩中草药等作物。为了让这些“小土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打造出特色富硒产品品牌,在我的倡议下,区科信局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富硒农业技术研究团队,引进富硒产品和技术,应用到栽培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通过为“小土豆”设计“灵山绿产”特色品牌的精品包装,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精品销售的“小土豆”每斤价格可达10元,村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挣钱。

回想自己的心路历程,“劳模”这两个字,本身就象征着攻坚克难、成就梦想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如何发挥劳模的优势,激发潜力,让其在脱贫攻坚战中更好发挥作用至关重要。我认为,在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送技能、送岗位、送资金,劳模完全可以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微评1

柳姗姗:直播带货,特别是劳模直播带货,只要找准扶贫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智力扶贫、技能扶贫、产业扶贫,最终都能助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开展劳模走进生产现场、走进商超企业、走进乡村田园等直播活动,以“工会+劳模+直播+带货”的形式为地方代言、为品牌代言、为企业代言、为产品代言,同时为企业聚人气,为产品提热度,更为线下引流,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消费扶贫中来。

微评2

余嘉熙: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劳模,就是一个示范。带团队、授技能、建车间、引产业、助教育、结对子、强志气……如今,越来越多的劳模、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着“头雁”的效应。他们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正能量,打造出劳模工作品牌,绘出了喜人的脱贫图景。

猜你喜欢

小土豆劳模核桃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爱滚的小土豆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小土豆成为富民“金蛋蛋”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
大土豆和小土豆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