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五大维度

2020-03-13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分配现代化体系

(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0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战略目标在党的十九大被历史性地提出。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随后又被确定为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由此可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党和国家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经济体系强,国家才能强。只有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应对国内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需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和最突出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这样的伟大目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追求,也理所当然成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要求。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彰显中国特色,发挥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目的是由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它反映着在该社会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追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从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更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相反,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化经济体系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这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资本对经济的主导,势必使经济体系按照资本价值增值的要求来构造和运转。资本主导下的经济体系,使价值增值成为活动的唯一目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被贬低为生产要素,作为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工具而存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不可能把人民的需要置于中心地位,必然是使人民的需要服从于资本的价值增值[3]。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在深刻总结反思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成果,针对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思路,真正破除唯GDP论英雄,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创新发展旨在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牛鼻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更加丰富,人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需要政治民主、公平正义、环境优美等方方面面。生活消费从原来的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从大众化需求向个性化订制转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因此,必须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解决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二,协调发展旨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令世人瞩目,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同时,我国在市场竞争方面、发展潜力方面、动力转换方面、制度创新方面等,还表现为发展不充分。这些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势必造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循环不畅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努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注重资源的均衡配置,补齐发展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第三,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哈姆雷特式的难题。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沉醉于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合理保护。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废弃物的高排放,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天蓝地绿水净的画面难得一见,生态危机已经来临。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内容。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现代化路子。

第四,开放发展旨在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4]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游市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的决心不会因为个别国家采取贸易保护、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维而动摇。

第五,共享发展旨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公平正义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公平正义被提到突出位置。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这块蛋糕越做越大,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90万亿人民币,恩格尔系数也降到28.4%[5],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国总体进入相对富足阶段。但与此同时,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仍然高于世界警戒线,如何更好分配蛋糕的问题凸显出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制度是通过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重大影响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扩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6]。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以及生产力多层次的现实,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发展单一公有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广泛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方针。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更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公有制在经济制度中的主体地位,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7]否定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否定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就等于丧失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必然会加剧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催生私人资本特别是大资本的形成,导致金融寡头的出现,破坏社会的稳定,最终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事实已经证明,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发展、国防安全、改善民生、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独特制度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丝毫不能动摇。但在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国有企业活力不足、职工积极性不高,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8]。

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增强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非简单对立、互相排斥。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反映“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

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总体来看,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在改革开放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城市经济相比,乡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差距明显。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因此,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坚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广大农民吃上定心丸。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二)在收入分配上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经验总结,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基本样态。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基本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现实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平稳渡过经济增速换挡的关键时期,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合理分配,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对按劳分配思想的一个实质性的注解,更加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目前,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较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增加“数据”“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明确参与分配的具体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要素不断丰富。这从理论上澄清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一些认识误区,体现了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社会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明确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信息技术和知识转化。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但一直没有明确其参与分配,随着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逐步完成确权,为农村土地参与分配创造了条件。

三是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第三次分配”写入中央文件,从根本上确立了慈善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凸显了中央对第三次分配的高度重视,也是社会发展倒逼改革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社会各界对捐赠、慈善等公益事业的需求正日益增加,而慈善事业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帮助弱势群体等意义重大。第三次分配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力量之外的一种分配形式,是前两次分配的重要补充,被称为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是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第三次分配体现一个国家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它不具备制度的强制约束力,是一种软约束,体现公民内在道德要求。

(三)在经济体制上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既要有符合一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同样也离不开良好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所有制结构及其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所有制决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性质和正确方向,这是前提和基础。经济体制决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如果缺乏良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其优越性无从发挥。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主题。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较早地论述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出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把政府定义为“守夜人”的角色,主张让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暴露了单纯市场调节的严重弊端,主张对经济进行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开始盛极一时。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胀”现象,导致凯恩斯主义式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新登台亮相,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主张开始泛滥,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灾难,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反思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演变发展的历史,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理论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市场经济理论史就是一部政府和市场关系争论的历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准确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发挥各自优势。一方面,市场能够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及时传达供求信号,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但市场并非万能,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而且,市场化程度愈高,市场机制作用愈强,市场失灵现象往往就暴露得愈充分,政府作用也愈显重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新时代党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优势都发挥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旨在为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而并非替代市场的作用。政府放权也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弱化,而是要努力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最佳结合,使政府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10]。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传统意义上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就是指要建设农业基础比较稳固、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门类齐全和发展迅速的产业体系,尤其要突出工业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1]。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2]。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和基础,是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战场。而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只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才能使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质量优势,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一是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克服“脱实向虚”的不良倾向。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存在产业基础能力较弱,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明显痛点。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供给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虽然超过工业,但服务业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服务业有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之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刻不容缓。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成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共生的制造业服务化。

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展动力问题至关重要,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我国经济发展依靠人口红利、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发展动力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过渡到了创新驱动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必然选择。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但整体来说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增强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对此,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要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地将经济发展转到创新驱动轨道上,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数效应[13]。

一是以全球视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创新型国家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正在展开新一轮竞争。创新驱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我们必须以全球视野加以谋划,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加强战略部署,增加前沿技术供给,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坚定不移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托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们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没有达到深度融合,企业主体不充分、市场导向不明确、产学研融合程度不高。因此,首先要合理确定企业、高等院校、市场在创新体系中的分工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更多承担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鼓励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更好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培育和发展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更好平台、提供更多支持,破除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和羁绊,完善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主体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营造宽容失败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和保护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文化。另一方面,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培育良好创新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创新人才体系,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满足创新需求的多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

分配现代化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