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鼓声声镇海涛

2020-03-12杨佳鑫

艺苑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

【摘要】 闽北民间舞蹈是闽北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闽北延平区峡阳镇传统民间舞蹈延平“战胜鼓”为研究对象,在舞蹈形态学视域下从郑成功精神、闽北农耕文化、女性主义三个方面分析延平“战胜鼓”的文化内核,研究蕴含在延平“战胜鼓”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延平“战胜鼓”;文化解读;农耕文化;郑成功精神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延平“战胜鼓”又名“战斗鼓”“战台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在庙会和民间节庆活动时表演的闽北民间舞蹈。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延平区峡阳镇有位薛姓少年名叫薛仁元,他在郑成功军中任旗手,善击鼓,公元1661年跟随郑成功的军队参与了收复台湾的战役。薛仁元解甲回乡后,便把击鼓的技艺传授给乡里的少年,从此,峡阳便有了“战胜鼓”的技艺。[ 1 ] 4 1后来,峡阳人根据此技艺成立了“战胜鼓”鼓会,在每年正月中旬进行练习或训练新手。“战胜鼓”鼓会在1949年前传至应、黄二姓后就解散了,直到1957年,南平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在峡阳重新发掘出“战胜鼓”这濒临失传的民间遗产,加以抢救复排,并参加了福建省第三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文革”期间“战胜鼓”曾经销声匿迹,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重振旗鼓、重新登上了福州市的文艺舞台(1)。2005年延平“战胜鼓”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延平“战胜鼓”经历了由盛到衰、再由衰转盛的过程,如今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极大地活跃了闽北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闽北人民铭记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遗憾的是,有关延平“战胜鼓”的文献记载和学术研究非常稀少,但根据传承人的讲述,从延平“战胜鼓”的源起和特点出发,可以窥见蕴含在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下面笔者将从郑成功精神、闽北农耕文化、女性完满人格塑造及意义三个角度对延平“战胜鼓”进行文化解读。

一、传承爱国御辱的郑成功精神

延平“战胜鼓”起源于郑成功军中的击鼓技艺,后发展成为独特的闽北民间舞蹈艺术,是郑成功反抗侵略作战历史的再现,是郑成功精神的文化载体。公元1661年,郑成功领兵驱逐荷夷,开发宝岛,其爱国御辱,忠贞爱民的精神,在两岸各地绵延传承,影响广泛。峡阳人出于对郑成功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壮举的崇拜,对“战胜鼓”加倍喜爱。此外,弘扬郑成功文化和郑成功精神也深得两岸各界认同,郑成功文化节、郑成功祭祀大典、郑成功論坛等活动在两岸已成常态。可以说,郑成功文化和郑成功精神,对于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深层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69

(一)阵形为主的舞蹈构图彰显郑军战队的严明纪律

“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奴隶制国家出现后,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开始编制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阵”是因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同时战场中的阵形也是士兵士气的源泉,只有保持阵型,才可发挥出集团作战的威力。延平“战胜鼓”中的队形来源于郑成功军队的行军作战的阵形,以方阵、圆阵和锥形阵为主,展现了“郑家军”作战时严明的纪律。

方阵是把军队在野外开阔地上排列成方形阵式。方阵由军队的直线队列转化而来,延平“战胜鼓”出场时左右鼓手依次跑上舞台呈一字“长蛇阵”,再向前跑成方阵。方阵平面呈现“回”字形状,反映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圆阵是古代野战防御战时的环形战斗阵形,《孙膑兵法·十阵》中描述:“圆阵者,所以槫也。”可见圆阵是进行环形防御的作战阵形,现也常见于成员之间勾肩围成圆形鼓舞士气。延平“战胜鼓”在表演中善用圆阵,构图上有同心圆、十字型等由圆阵转化而来的队形,意在表现战场中战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战士精神。锥形阵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阵形,整体呈三角形,前锋尖锐,可在狭窄的正面攻击、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坚强有力、扩大战势,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延平“战胜鼓”中由锥形阵转化而来的构图方式,极具进攻性和力量感。

(二)层叠交织的舞台调度展现视死如归的勇士精神

延平“战胜鼓”队列均整、动作整齐划一,根据击鼓节拍跌宕有序地变换队形,层叠交织的舞台调度贯穿于表演的始终。首先,重复对称与差异零散层叠交织,平衡中带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人在安定中兼有自由、愉悦的审美感受。例如鼓手们呈现纵队相向而立的对峙场面,用弓步垫进的步法进行纵队的相互交错,就位后变化为横排队形,做并列向前推进动作,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队列的交织十分生动地还原和表现了战场上敌我交战势均力敌的场面,展现了郑成功带领将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时爆发出的磅礴气势。其次,鼓手与旗手的队形交织也是表演中的一大亮点,鼓手雄壮粗犷的击鼓动作,加上气势磅礴的鼓声,辉映着旗手们手中艳丽的旗帜,把观众带入了战场紧张的氛围中。鼓手们粗犷有力,鼓声磅礴雄伟,旗手们英姿飒爽,既折射出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人们对英雄郑成功及其战友的赞颂之情。最后,鼓手的脚步与鼓点节奏的配合,呈现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感受,道出“人鼓合一”的关系。表演进行到激昂处还加以鼓手们“嗨嗨”的雄壮呐喊声,将表演推向高潮,鼓声与人声的结合与交织,展现出将士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勇士精神。

(三)传统的士兵服饰再现郑军反抗侵略的作战历史

舞蹈服饰作为一种舞美艺术,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必须符合人物的具体形象要求。[3]126延平“战胜鼓”服饰在设计上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郑成功军中鼓手的服饰特征:蓝色的铠甲和头盔,黄色头巾,黄色披风,帽檐上镶嵌的鲜艳红缨,与手中的鼓相映生辉,展现出士兵威风凛凛的精神面貌。服饰在配色上借鉴了早期戏曲舞台上扮演兵卒或勇士的“蓝兵衣”,是古代战士原型在舞台上的再现。延平“战胜鼓”在服饰设计上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件,再现了郑成功与战友们顶逆风、冒急雨、排巨浪,不惧惊涛骇浪的战斗场面。同时,延平“战胜鼓”威武豪放的鼓声昭示着爱国御辱的“郑成功精神”。秉承着这共同的历史记忆,人们在传统节日走上街头敲起“战胜鼓”,用鼓声传达出对英雄的赞颂之情,这种崇敬之情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中,极大地增强了群体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延平“战胜鼓”这一民间艺术不仅是郑成功精神的象征,而且成为凝聚共同情感的独特方式。“战胜鼓”的鼓棒不断地由年轻的双手接过,蕴含的郑成功精神也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现如今,延平“战胜鼓”已是福建闽北地区郑成功精神的文化载体,不论在峡阳镇、夏道镇还是南平市,都能听到“战胜鼓”激昂的鼓点。一个伟大的而又多灾多难的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屡仆而屡兴,千百年来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柱,无疑是发挥着重大作用的。(2)每当祖国蒙受耻辱,遭遇劫难,濒临危亡之际,总是有大批大批的爱国志士,甘愿为她的荣辱、兴衰、存亡而献身。他们作为榜样,鞭策着后人。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御辱、反抗侵略的伟大精神,也会伴随着延平“战胜鼓”的鼓点,敲响在每一位爱国人士的心中。

二、闽北农耕文化滋养下的延平“战胜鼓”

延平区峡阳镇是闽北的文化古镇之一,因“两山一水谓之峡,山南水北谓之阳”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峡阳镇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北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人民临溪而居,生活富足,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朴素的闽北农耕文化。延平“战胜鼓”正是由最早的军旅行进仪仗,经过吸收来自闽北农耕文化的养分,形成了具有闽北农耕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

(一)农耕劳作下练就雄壮粗犷的鼓手形态

延平“战胜鼓”的主要内容是表现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队列操练和行军仪仗,表演时由一名大鼓者击打鼓面指挥,两名持大镲者领队,四面旗手环绕组成,鼓手用左臂环抱扁鼓使其立于左胸前,左手中指穿过鼓边的铁环来保持鼓身平衡,右手握于鼓槌下三分之一处(图1),以丁字步为基本站立脚位,常用击鼓动作有“跪蹲击鼓”“弓步垫进”(图2)等。表演过程中鼓手们跌宕有序地变幻着“过顶横槌”“贴胸斜槌”“击鼓边”“跪蹲轻槌”和“垫步重槌”等击鼓手法,结合不同角度和不同力度,加之特定的动作形态,形成传统鼓乐舞蹈绵延起伏的雄壮势态[4]249 ,使人听之振奋人心、视之斗志昂扬。

延平“战胜鼓”中的鼓手雄壮粗犷的形态是闽北农耕文化的外化表现,是流淌在闽北人民血脉里的农耕血液。在历史长河中,闽北人民形成了土地上精耕细作、生产上勤俭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从外貌形态方面来看,长期的农耕劳作练就了闽北人民粗犷的外形和体态。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闽北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质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優秀的,例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价值理念,这与战胜鼓所传达出的精神不谋而合。延平“战胜鼓”正是吸收了闽北农耕文化的养分,逐渐形成了雄壮粗犷、稳重沉着的特征。

(二)农耕生产中形成重心向下的动势特征

闽北延平区峡阳镇人自古以来以农耕劳动为主,水稻是峡阳人民的主食。人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大腿和脚成为身体主要的发力部位,在劳动中,依靠重心下沉来控制下身的力量平衡身体。久而久之形成了肌肉记忆,逐渐建立起崇尚腿部力量的意识。延平“战胜鼓”中每一次击鼓,腿部都用力踏稳地面,呈现出重心向下的动势特征,体现了人们对大地的依赖。例如舞蹈中跪蹲击鼓的动作,表演者重心下沉呈单跪立姿态,右膝跪于地面,左脚脚尖正对前方踩地,依靠地面支撑起表演者的上半身,或右膝跪于地面,左腿直膝向前,左手抱鼓与肩同高,右手握鼓槌横向上举,做“过顶横槌”动作。这些重心向下的动势特征,不仅是闽北农耕文化的缩影,同时表现了战士备战时蓄势待发的气势,展现出郑成功和将士们在上战场前义无反顾的威武面貌。弓步垫进是舞蹈中的行进动作,常用于表演中队形的变换。表演者重心向下呈小弓箭步,左脚脚尖正对前方踏稳地面往前迈步,右脚脚尖外开,行进时右脚垫进向前,融合了戏曲步法的“弓箭步”动作和中国古典舞步法中的“错步”。表达出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动作就位后保持弓步击鼓,收左脚回到丁字步站立姿态,展现出骁勇善战的战士形象。

(三)农耕文化上从娱神到娱人的功能性转变

鼓舞是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风俗通义》中对于鼓的内涵有如下说明:“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明了鼓在早期一直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人们相信鼓声可与神灵相连,从而激发着人们从事农耕劳动的积极性。舞蹈所用的工具符号,是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过的某种经验性事物,或是与他们有联系的事物,具有隐喻的功能。这样,符号的意义才能为使用者、参与者、旁观者所理解。在工具符号的推动下仪式按步骤逐步展开,呈现在仪式中的个体、行为、事件与关系都有独特意义。[ 5 ] 2 1在先民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对古代巫术的信仰之下,人们将鼓当作具有非凡神力的“神器”,即“战胜鼓”的工具符号。因为击鼓发出的声响像雷声,能为人间带来雨水,滋润农作物,促进万物生长。所以典籍中常会有“鼓之以雷霆”这种说法。自此,鼓舞便更加大规模地用于各种祭祀、劳作之中。击鼓的声音似滚滚雷鸣,又像破空闪电,成为中华民族寄托情感,表达诉求的一种媒介。延平“战胜鼓”节奏流畅明快,鼓声有排山倒海、惊天动地之势,加上舞蹈动作整齐划一,步伐姿态统一,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乐舞才能感动上苍,使天地万物各司其位,人民生活风调雨顺。因此延平“战胜鼓”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与早期人们的敬神信仰有关,其中的“娱神”功能不言而喻。现如今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延平“战胜鼓”逐渐退下“神坛”,成为人们日常的健身活动和节日庆典的表演节目,峡阳中学还开设了以战胜鼓为内容的德育课程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可见延平“战胜鼓”由最早的军旅行进仪仗演变为祈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最后转变为丰富日常生活的健身和表演舞蹈,实现了从娱神到娱人的功能性转变。

三、延平“战胜鼓”塑造了当地女性的完满人格

延平“战胜鼓”作为一种地方性民间舞蹈文化,其独特之处是由最初的男性鼓手变为了女性鼓手,据峡阳中心小学的校长说,从前的女性受到男权主义思想的禁锢,无法参与男性的活动。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战胜鼓”队才新增了女性鼓手。如今,闽北女性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延平区还特别成立了女子“战胜鼓”队,近年来代表福建参加各大比赛和演出。女子“战胜鼓”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得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

(一)树立正确性别意识,促进两性平等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人妻身份通常与隐忍、服从等词联系在一起。几千年来的封建伦理道德使得女性在婚姻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传统对于女性角色的规定来自整个男权中心话语,在男权制社会中,女性并不被视为具备完整人格的个人,女性的价值是在满足男性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古代女性地位低下这一现象还蕴藏在汉字这一文化载体上。集中反映在一些贬损女性的女部字上,例如奴、妓、娼、姘、嫖等,体现了古代社会女性受歧视受侮辱的低下地位。

生态女性主义学者纳宁格认为:“男人在历史上通过剥削与征服自然界而超越了内在性世界。因而,女人若要达到完满的人的地位,就必须参与到男性的活动中,反对自然世界,由此从一种对抗性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人格。”[6]37改革开放后,女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逐渐觉醒。女性鼓手的出现代表着反抗与平等意识的觉醒,延平“战胜鼓”从新增女性鼓手发展到成立女子“战胜鼓”队,女性参与延平“战胜鼓”的表演,慢慢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当男性在外务工时,女性成为了延平“战胜鼓”表演队伍里的主力成员,代表男性参与节日庆典上的演出,这从侧面说明了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一切人之为人的属性。

延平“战胜鼓”中的闽北女性展现出巾帼女将的英气之美,一改人们对传统女性温柔贤淑的刻板印象,她们意气风发、气势磅礴、雄壮刚毅中又带着女性独特的细腻,令人眼前一亮。这在塑造女性自身人格的同时弱化了传统社会分工制度下陈旧的性别观念,在当地树立了正确的性别意识。

(二)女性鼓手促进延平“战胜鼓”的发展与传播

延平“战胜鼓”为峡阳女性的闲暇生活提供了娱乐和社交机会,反之,女性鼓手的加入也为延平“战胜鼓”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女性天生有着务实进取的品质,在延平“战胜鼓”的排练中,她们秉持着认真踏实的态度与编导们一起创造出延平“战胜鼓”异彩纷呈的舞台呈现,近年来代表闽北参加许多大型展演。2016年6月1日延平“战胜鼓”响应北京七彩非物质文化交流组委会邀请,参加韩国第五届文化交流活动,荣获中韩国际交流金奖。2018年11月23日至26日,南平市舞蹈家协会以延平“战胜鼓”为原型编创的舞蹈《凯旋》赴山西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初评活动,获得专家评委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此之外,女性鼓手的出现也为延平“战胜鼓”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战胜鼓”的学习中,“战胜鼓”逐渐成为一项健身活动,使得这样一种独特的闽北民间艺术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一民间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三)满足女性社交需要, 塑造女性完满人格

改革开放前闽北家庭的构成模式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外出工作,女性在家负担起照顾老人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她们的闲暇生活往往被家务琐事所占据,如做饭、洗衣、拖地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此繁琐而单调的生活令她们产生了对家庭外娱乐和交流的渴望。

在人格心理学领域中,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改革开放后,男女平等的思潮深入人心,不少女性从以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转变为走出家门进行娱乐活动,最初闽北峡阳镇的女性一起学习“战胜鼓”的目的之一便是娱乐和消遣。在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里,学习“战胜鼓”也使她们找到情绪的宣泄口,在大家共同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女性朋友的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这种情感上的体验有助于她们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的沟通需要和社交需要,峡阳镇女性在练习和表演中吸收了鼓声中所凝练的坚毅不屈的精神,在传承“忠、孝、节、烈”的传统观念中培养了自己作为女性拼搏进取的品质。这样的品质不仅塑造出闽北女性完满的人格,而且对于其子女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党明德和何成主编的《中国家族教育》在前言中指出:“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首位老师是母亲,最早的教育环境是家族,每一个人都是从这里起步。”[ 7 ] 1闽北素来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母教在閩北家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家族这个社会组织里,子女最易于从母亲身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中母亲与子女接触更多,因此母亲的品德修养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说明女性作为母亲这一角色在对后代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完善的人格和丰富的见识,才能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以自己的优良品质和文化知识影响着子女,成为家族和谐兴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女子“战胜鼓”队塑造出女性的完满人格,对良好家风建设和子女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结 语

传统民间舞蹈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平“战胜鼓”是福建闽北民间舞蹈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它既来自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凝聚着世世代代先人的智慧,也凝练了爱国御辱、坚毅不屈、骁勇善战的郑成功精神,它已成为福建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瑰宝。因此,继承、发展延平“战胜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1)参考杨慕震、施昌寿《南平峡阳<战胜鼓>调查手记》。

(2)参考史泠歌《岳飞:无可置疑的民族英雄》(《文汇报》,2015-04-10)。

参考文献:

[1]林文志.血脉——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12.

[2]陈梦婕.弘扬郑成功文化 打造海峡两岸交流基地[J].两岸关系,2018(10).

[3]朱珂苇.舞蹈服饰与舞蹈意象的深化[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3 (9).

[4]彭旭榕.闽北“乡土鼓舞”进课堂[J].大舞台,2011(12).

[5]陈育燕.表征与隐喻——象征符号视角下的“九品莲花灯”仪式舞蹈探赜[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3).

[6]韦清琦 李家銮.生态女性主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7]何明党 何成.中国家族教育[M].济南:山东出版社,2005.

[8]林莹. 闽北古镇峡阳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9]张碧乐.浅议传统节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3(24).

[10]邵吟筠.试谈舞蹈构图的基本规律[J].文教资料,2007(21).

[11]罗雪飞.论《精忠记》中岳飞形象的形成及原因[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符号学视阈下的陈靖姑仪式舞蹈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J2020B109)。

作者简介:杨佳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林步艳]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农耕文化为特色创建农村小学大德育
红塔区发展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农业的思考
衡阳市弘扬农耕文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山西万荣花鼓的文化价值
庆阳地区农耕文化在先秦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重农抑商”的文化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