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市总:启动“四共”模式 缓解“用工难”问题

2020-03-12

工会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招工衢州市总工会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新企业缺操作员工、大企业缺技术骨干、农业企业缺务工劳力等问题,浙江省衢州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担当、创新举措、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缓解“用工难”“用工荒”问题。

拓展“三渠道” 满足工企共需

沉下去“挖人”。注重发挥乡镇工会和乡村联合工会接近乡村、熟悉情况、便于沟通的优势,开展“把老百姓留在老家”专项行动,通过“小喇叭”宣传、“小程序”对接、“小视频”面试等形式,及时对务工人员就业意向与企业推出岗位进行匹配,促成5600余人签订就业协议,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圈。

网络上“招人”。联合人社部门开展网上就业服务月活动,为1367家企业发布85834个岗位招工信息,帮助企业招工2.8万人。探索“屏”对“屏”就业“职”播招工新模式,将企业招工信息制作成短视频“直播邀请函”和操作流程图,借助政府网、抖音等渠道立体宣传,3037人次观看了首场抖音“职”播招聘会,225人签约。

走出去“引人”。发动各级工会赴云贵川皖等地开展招工工作,大力宣传衢州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补贴、交通补贴等“硬核”政策,以优质“梧桐”吸引美丽“凤凰”。借助与四川泸州、绵阳等地已建立职工疗休养合作关系的优势资源,加强与当地工会组织对接沟通,发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来衢就业。目前,已招外地务工人员5300余人。

打通“三界限” 实现员工共享

打通企业界限,实现员工共享。发动企业工会组建“企业朋友圈”,各企业根据原料储备、产品订单、时间安排等情况,采取“错时借用、错峰调剂”等方法,共享共用员工。目前,全市810余家企业6800余人次参与跨企员工共享,持续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缺口动态清零。

打通行业界限,实现员工共享。受疫情影响,以餐饮为主的服务业基本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状态。市县两级工会联合人社部门,让餐饮、旅游等行业4400余名“闲置”员工走进企业车间,临时担负缝纫、包装等简单易上手的工作,既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问题,又增加了员工收入。

打通区域界限,实现员工共享。针对采茶工短缺问题,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与距离衢州较近的安徽宣城、江西婺源、杭州淳安等域外疫情低风险地区茶工经纪人对接联系,实现地域间采茶工共享,帮助12家规模茶企解决用工荒问题,保障今年新茶应采尽采。

开展“三服务”,助力难题共解

开展巡回服务。全市组成7支以劳模工匠为主的金蓝领技术服务队,先后走访民营企业80余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攻关交流44次,帮助解决各类技术问题50余个;组建33个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小组,为涉农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专家“问诊”、实地指导等“点对点”服务630余次。

开展共享服务。针对部分企业反映外地技术人员返岗难,导致机器维修等技术“用工荒”问题,衢州市总工会发动企业工会建立“技术工种共享朋友圈”,为跨企技术服务牵线搭桥。目前已开展服务130余次,及时解决厂区用电、专业设备维修等大小问题170余个。

开展靠前服务。衢州是产茶大市,针对采茶工紧缺问题,市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推广应用“人工+机采”采摘新模式,帮助各大茶企茶园增配采茶机械57台,全市大宗茶采摘机械化率达100%,有效提高茶青下树率和收益率。

走实“三途径” 推进人才共育

组织网上培训。一方面,积极对接浙江省总网络专班,将全总技能强国学习平台接入市总工会网站,开通职工网上技能免费学习平台。另一方面,组织开展职工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将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补贴范围,按照不超过实际培训费用95%的比例给予补贴,目前已对320余名参加培训职工补助经费25万余元。

促进校企合作。联合衢州市教育局为缺工企业与市工程技术学校、各县(市、区)职业中专牵线搭桥,按照“专业对口”原则,有序组织高二、高三学生顶岗实习、跟岗锻炼,将课堂搬到企业,实现了学生专业与生产岗位无缝对接。目前,全市已有460余名职校学生走进企业车间实习,22名学生提前与企业签约。

开设“空中课堂”。围绕“米、茶、药、鸡、鱼”等特色产业,联合相关部门为涉农企业开设“空中讲堂”,邀请农技专家担任讲师,为涉农企业技术人员开展线上讲座。截至目前,78名讲师在“空中课堂”开课138堂,参与人数2.3万人次,课程点击量超过10万次。

猜你喜欢

招工衢州市总工会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留守媳妇
将安全培训融入招工就业全过程
招工景象
如此招工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