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稳产早熟小麦品种豫农516的选育

2020-03-12赵秀琴辛泽毓汪大伟3刘万代

种子 2020年2期
关键词:周麦株系河南

赵秀琴,2,辛泽毓,汪大伟3,刘万代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平顶山市农业干校,河南 平顶山 467000;3.叶县种子管理站,河南 叶县 467200)

河南是全国小麦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原粮及制成品输出最多的省份,其小麦育种水平一直居国内领先地位[1,2]。近20年来,河南育种工作者培育了郑麦9023、周麦18、矮抗58、偃展4110、郑麦7698、百农207等小麦品种,为推动河南小麦总产稳定实现350亿kg、平均单产突破6 550 kg·hm-2发挥了重要作用[3,4]。但限于河南小麦“两长一短”(分蘖期长、幼穗分化时间长和灌浆期短)生长发育的特点[5],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季增温明显、小麦生长后期高温干旱叠加等不利天气频繁出现[6],当前河南小麦生产上兼备丰产、多抗、广适的品种尚为缺乏[7-8]。根据河南小麦的生产状况与气候变化特点,确立了高产、抗病、早熟的育种目标[9-10]。

1 选育经过

豫农516是以豫农416为母本、(周麦16×偃展4110)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中,周麦16由周口市农科院选育,其突出特点是矮秆、大穗、高产,偃展4110由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选育,突出特点是早熟、广适、丰产,豫农416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其突出特点是高产、优质、多抗。2005年以周麦16为母本、偃展4110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年以豫农416为母本,以(周麦16×偃展4110)F1为父本进行复交,收获杂种81粒;2006—2007年度种植复交F1并收获全部籽粒。2007—2008年度从F2群体选优良单株118株,经考种保留96株。2008—2009年度继续进行选择,以第3、5、13、21、27、35、44、49、51、66、76、88、95株等13个株系表现优异,从第5、27、49、88等株系中优选36、18、12、21个单株,经室内考种保留优良单株52株,其中第5株系入选18株,视为重点株系。2009—2010年度继续优选,从第1株系优选28个单株,其中有16个单株早熟、矮秆(70 cm)、丰产,被列为重中之重。2010—2011年度播种并系统观察,发现第6株系弱春、矮秆,分蘖力、抗性、丰产性等优于其它株系,将其种子混收。2011—2012年度进行鉴定试验,同时继续选优,将蘖多、矮秆、抽穗早,丰产性好的单株混收。2013—2014年连续2年产比试验,平均较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9.2%。2015年选该系参试,并取名豫农516,系谱见图1。

2 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

2013—2014年度参加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的小麦新品系产比试验,平均产量8 714 kg·hm-2,较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0.2%,居9个参试新品系第1位。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春水组品比试验,13点汇总,达标点率92.3%,平均产量8 189 kg·hm-2,较对照偃展4110增产9.7%,居37个参试品种第2位(表1)。

图1 豫农516系谱图

表1 豫农516在各类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表2 区试中豫农516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

表3 区试中豫农516及晋级品种的稳定性(shukla方差)

2.2 区域试验

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春水B组区试,13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产量8 075 kg·hm-2,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1.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10 个参试品种第1位。2016—2017年度参加河南省春水A组区试,12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产量7 571 kg·hm-2,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2.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14 个参试品种第3位(表1)。

2.3 生产试验

2017—2018年度参加河南省春水A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达标点率93.3%,平均产量6 656 kg·hm-2,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0%,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表1);许昌以南8个试点汇总,达标率为100%,较对照偃展4110增产7.3%,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

2.4 试种示范

2018—2019年度郑州、新乡、南阳、驻马店、漯河等地示范种植豫农516,其平均产量均高于当地主推小麦品种,其中,新乡市七里营试点(基本苗225万·hm-2)的平均产量为9 330 kg·hm-2,较百农207增产7.7%;郑州市荥阳试点(基本苗180万·hm-2)的平均产量8 970 kg·hm-2,较矮抗58增产9.6%;南阳市卧龙区试点(11月2日播种、基本苗270万·hm-2)平均产量9 180 kg·hm-2,较兰考198增产8.6%;驻马店市西平试点(10月30日播种、基本苗240万·hm-2)平均产量9 090 kg·hm-2,较西农979增产9.0%。

3 特征特性

豫农516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2.3~225.7 d,熟期与对照偃展4110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势较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苗脚利索,抽穗较早。株高79.1 cm,茎秆蜡质厚,株型稍松散。旗叶宽长、上举,穗下节长,穗层整齐。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穗纺锤型,穗码适中,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综合抗性好,中抗至中感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在2年区试中,豫农516倒伏率均为0。河南省区试平均成穗数569.8×104·hm-2协调,穗粒数多且稳定,2年均为35.2粒,成穗率较高且较稳定,约为45.0%(见表2)。

区试稳产性分析表明(表3),该品种在所有晋级参试品种中变异系数最小,稳产性最好。

2017年品质化验结果为:容重796 g·L-1,蛋白质含量14.1%,湿面筋含量32.6%,吸水量57.8 mL·(100 g)-1,沉淀值63 mL,稳定时间7.2 min,拉伸面积74 cm2,最大拉伸阻力311 EU,出粉率71.4%[11]。

4 适宜区域和栽培要点

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及相临省份相近生态区中晚茬地种植。最佳播期10月15—25日,适宜播量120~180 kg·hm-2。一般基施有机肥22.5~30 t·hm-2,尿素2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春季结合浇拔节水,追施尿素120~150 kg·hm-2,根据土壤墒情浇孕穗灌浆水。小麦拔节前注意防治纹枯病,对于群体大、肥力高的地块,起身期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化控,防止倒伏。孕穗后适时防治白粉病、锈病和蚜虫,抽穗扬花期重点搞好赤霉病的预防,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粒重。

猜你喜欢

周麦株系河南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转BpGLK1基因白桦叶色变异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南欧蒜有性繁殖株系表型性状的比较分析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周麦36 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玉米不同株系存放时间对种子胚活力的研究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