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州弦诗乐乐调①变换之手法

2020-03-12文|

岭南音乐 2020年1期
关键词:潮州乐曲手法

文|

被誉为华夏正声的潮州音乐,有着一系列的品种,潮州弦诗乐就是其中较为古老而又最普及和流行的一个品种,它包含有轻三六、重三六、活三五、轻三重六和反线五种各具色彩的乐调,而从诸方面分析,轻三六和重三六应是其中最为本源的乐调。在长期的演奏活动中,人们在这两个乐调的基础上变化产生出其他的乐调,也就是说,同一首弦诗常常可以采用多种各具色彩的乐调来演奏。本文将就潮州弦诗乐乐调变换所运用之手法作归纳和阐述。

要了解潮州弦诗乐各乐调间变换之手法,首先要谈及二点常识。

第一、潮州弦诗乐古乐谱与乐调。

昔时潮州弦诗乐采用的乐谱是二四谱,它是以七个中文数字即二、三、四、五、六、七、八作为唱名,用潮州方言唱唸的乐谱。现将二四谱与简谱唱名对照如表1。

由表1可知二四谱的“三”包含了“轻三”(6.)和“重三”(7.)二音;“六”包含了“轻六”(3)和“重六”(4)二音。所以凡二四谱就必须标上调名才能演绎。

由此可得潮州弦诗乐各乐调的意义。

轻三六调(简称轻六调),是以sol、la、do、re、mi为骨干音来组织旋律,la、mi为色彩音,sol、la、do、re、mi均各可作为乐曲的主音。

重三六调(简称重六调),是以sol、si、do、re、fa为骨干音来组织旋律,si、fa为色彩音,sol、do、re、fa均各可作为乐曲的主音。

活三五调(简称活五调),是以sol、si、do、re、fa为骨干音来组织旋律,绝用mi音,活五即re音稍高,有条件的乐器应颤奏,si、re为色彩音,sol、do、re、fa均各可作为乐曲的主音。

轻三重六调,是以sol、la、do、re、fa为骨干音来组织旋律,la、fa为色彩音,sol、la、do、re、fa均各可作为乐曲的主音。它与反线调的性质很接近,相对而言,在轻三重六调中si、mi二过渡音的加入会多一些,故旋律显得较为柔和、逸趣。而以乐调的变换手法讲,是采用借字法。

反线调,是以sol、la、do、re、fa为骨干音来组织旋律,la、fa为色彩音,sol、la、do、re、fa均各可作为乐曲的主音。相对于轻三重六调而言,在反线调中si、mi二过渡音的加入较少一些,故旋律显得较为棱性、爽直。而以乐调的变换手法讲,是采用转调法变化而成的。

第二、潮州弦诗乐的乐律。

潮州弦诗乐采用的是不平均七律,其中与十二平均律差异最大的是si、fa二音,相对于十二平均律而言,潮州弦诗乐的si音稍低而fa音稍高。

潮州弦诗乐乐调变换之手法归结起来有转调法、借字法以及两者兼之的转调借字法。分述如下:

(一)转调法。

转调法就是将原乐曲的唱名升高或降低若干度(即改变原乐曲的唱名)而达到变换乐调的。相似于固定唱名法,由于潮州弦诗乐不平均的乐律以及各乐调不同的旋法、句逗等原因,转调后音乐会在色彩上发生变化。此法不等同于西洋音乐的转调或移调。此类有:

1.把轻六调乐曲的唱名升高四度(或降低五度)则成为反线调乐曲。如《柳青娘》,表2。

2.把轻六调(通常是商、羽调式)乐曲的唱名降低二度则成为重六调(宫、徵调式)乐曲。如《哭皇天》,表3。

3.把重六调(通常是宫、徵调式)乐曲的唱名升高二度则成为轻六调(商、羽调式)乐曲。如《出水莲》,表4。

(二)借字法

借字法就是将原乐曲中的某一音或某些音换成另一音或另一些音,从而使音乐在色彩上发生变化。此类有:

1.轻六调乐曲通过借si代la和借fa代mi则成为重六调乐曲。如《柳摇金》,表5。

2.轻六调乐曲通过借fa代mi则成为轻三重六调乐曲。如《浪淘沙》,表6。

3.重六调乐曲通过借la代si和借mi代fa则成为轻六调乐曲。如《黄鹂词》,表7。

4.重六调乐曲通过借la代si则成为轻三重六调乐曲。如《粉红莲》,表8。

5.重六调乐曲通过借fa(或别的音)绝mi(即不含mi音),同时re音稍高则成为活五调乐曲。如《粉红莲》,表9。

(三)转调借字法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转调借字法就是转调法与借字法之结合运用,即是将原乐曲的唱名升高或降低若干度然后又把某些音换成另一些音,从而使音乐的色彩发生变化。此类有:

1.把轻六调乐曲的唱名升高四度(或降低五度)再借si代la则成为重六调乐曲。如《柳青娘》,表10。

2.把轻六调(通常是商、羽调式)乐曲的唱名降低二度再借fa(或别的音)绝mi(即不含mi音),同时re音稍高则成为活五调(宫、徵调式)乐曲。如《福德词》,表11。

3.把重六调乐曲的唱名升高五度(或降低四度)再借mi代fa则成为轻六调乐曲。如《粉红莲》,表12。

为简单明了,兹将潮州弦诗乐乐调变换之手法列表,如表13。

下面以《柳青娘》一曲为例(表14),说明潮州弦诗乐乐调变换之手法。

以上介绍的是潮州弦诗乐在乐调上常用的变换手法的原则,其实质就是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改变乐曲的骨干音而达到转换乐调。然而从音乐最重要的感性上讲,并非每一首乐曲都适合作乐调的变换,因为里面要涉及到乐曲的主音确立以及旋律的美感和可听性等问题,比如包含有转调法手法的运用时要注意变化后乐曲的主音必须在其乐调应有的主音范围内,而包含有借字法手法的运用也并非是音的简单的代换,而是常常要对某些音或乐句作适当的调整。

表13:

表14:

擅于变化是潮州弦诗乐的一大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介绍能让潮州弦诗乐爱好者对在演奏中出现的各种变奏法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希望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变奏法变化出更妙、更美的音乐,使潮州弦诗乐更加多姿多彩。

注释:

①乐调,也称调,潮州弦诗乐独有的几种不同的音阶组合结构的总称,近似又有异于调式的意义,有轻三六调、重三六调、轻三重六调、活三五调和反线调。

猜你喜欢

潮州乐曲手法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层递手法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父与子
悲伤的乐曲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