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与工会

2020-03-11

工会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栖霞区党工劳模

广东省多部门联合发文发挥集体协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广东省总工会办公室报道近日,广东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省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充分发挥集体协商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要求。

《意见》指出,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任务艰巨,企业生存发展和职工劳动就业压力较大,企业和行业要牢牢把握“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协商目标,重点围绕稳就业保企业、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协商。以稳就业、保企业为主要目标,通过集体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组织职工线上或线下培训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对受疫情影响涉及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应按有关规定妥善协商解决。

《意见》明确,受疫情影响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者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企业工会开展集体协商。

《意见》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对风险、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的行业,如医疗卫生、医护用品生产、交通水电油气供应、“米袋子、菜篮子”、快递外卖、保洁、物业等行业,应重点协商工资、补贴、加班费等的增长幅度。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如餐饮酒店、零售百货、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出租车网约车等行业,应重点协商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等问题。

《意见》还鼓励创新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协商方式,提倡非接触式要约和协商。鼓励劳资双方尽量减少接触性协商形式,确需线下协商的,应尽量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开小会、短会,创新审议程序。

南京市栖霞区构筑高质量“党工共建”立体格局

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 南京市栖霞区总工会报道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总工会联合区委组织部,坚持以机制建设为基础,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推进“党工共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可持续。

建立联合推动机制。栖霞区委办及时转发区委组织部和区总工会《关于聚力推进全区非公企业“党工共建”工作实施意见》,将党工共建工作提升到全区层面;区委组织部和区总工会坚持每年联合出台实施意见、联合召开工作部署会、联合组织评选和验收、联合对先进进行表彰,同步建设党工阵地、同步推进一批党工共建项目,真正把“共建”融入各个环节。

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建立“劳模宣讲团”“劳模创新工作团”,充分发挥劳模的“明星”效应、“集聚”效应、“示范”效应。推进党员与劳模及生产骨干双向培养,“党员示范岗”与“工人先锋号”“优秀共产党员”与“最美劳动者”双向争创,共有36名党员培养成劳模、五一奖章,5名劳模培养成中共党员,14名党员当选区“最美劳动者”。

建立双向任职机制。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工会负责人一肩挑、工会委员与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全区9个街道1个高新园区中,分别有5个单位的正职、5个单位的工委副书记担任工会主席,119个社区中,30%单位正职、70%单位副职担任工会主席。在江苏省率先举办“党工共建”业务培训班,培育党工共建业务能手。

建立基层组织共建机制。采取区域化、行业化等方式,创新组织设置,把党工阵地建设融入党群阵地建设总体规划,阵地同步建设,制度同步完善,持续开展两新党工组织运行情况摸底排查,目前全区共打造区级-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党工阵地278家。以“党建汇服务商圈惠生活”为主题,推进“党建汇·商圈惠”特色街区党工共建工作形成集群效应。创新党工阵地载体,探索“互联网+”网上阵地建设。

猜你喜欢

栖霞区党工劳模
动物“劳模”竞选
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领导到副中心调研党工共建情况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栖霞区试点先行 以信息化推动监管精细化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1 出土器物
南京市栖霞区“8.29”医疗废物非法处置案
试析构建党工团一体化“大政工”格局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