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双源CT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0-03-11王朝兵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源敏感性冠脉

王朝兵,李 旭,徐 盼,赵 霞

(1.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放射科,四川 邛崃 611530; 2. 成飞医院 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91)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占糖尿病90%以上,患者多在40岁以后发病。T2DM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缺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可造成心肌缺氧。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糖尿病也是主要因素之一[3,4]。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通常更为严重,且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相对于患者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对评估急性冠脉事件更有价值[5]。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多排双源CT的广泛应用,对诊断T2DM合并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6]。多排双源CT是一种无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本实验中应用的64排双源CT扫描最薄层可达 0.64 mm,是目前世界上能达到的最薄层厚,从而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因此人们对应用64排双源CT研究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寄予很高的期望[7,8]。本研究旨在探讨64排双源CT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对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合并T2DM为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57~74岁,平均(63.54±3.52)岁;未合并T2DM为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8~74岁,平均(63.58±3.61)岁。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诊断标准[9];(2)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者;(2)伴有恶性肿瘤患者;(3)恶性血液病患者。

1.2 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机,应用心电门控技术,患者保持仰卧位,一次性屏住呼吸,进行CT平扫,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 650 mA,准直器宽0.625 mm×64,螺距0.16∶1,显示野250 mm,矩阵 512×512。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2 cm至膈下2 cm。先经头静脉团注20 mL 欧乃派克(350 mg/mL, GE healthcare),流率 4.0 mL/s,进行预扫描,测主动脉根部增强峰值时间,将此时间加上10s作为冠状动脉CT 扫描的延迟时间。 然后按确定扫描范围行增强扫描,经头静脉以 4.0 mL/s 流率注射欧乃派克 50 mL,再注射 20 mL 0.9%氯化钠溶液,流率为 4.0 mL/s。 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 70 次/分以下,按确定的延迟时间扫描。根据CT值结合其密度把冠状动脉斑块分为:①软斑块:CT 值小于60 HU且密度比增强的冠状动脉管腔低,无任何钙化影;②钙化斑块:CT值大于120 HU且斑块以高密度成分为主;③混合斑块:CT 值介于60 HU与120 HU之间且斑块中混有钙化影。

1.3 统计学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64排双源CT发现斑块的性质比较

观察组发现的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均显著多于对照组,钙化斑块则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2 两组64排双源CT斑块性质比较[n(%)]

2.2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显示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Ⅰ级、Ⅱ级、Ⅳ级狭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Ⅲ级狭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显示结果比较[n(%)]

2.3 64排双源CT对中、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的评价结果

64排双源CT对≥50%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最低,随着病变的加重,灵敏度逐渐上升。阳性预测值随病变增加而增加,但都较阴性预测值为低,表明64排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时存在高估现象;冠状动脉钙化较为严重,不同钙化程度对诊断的影响总体表现为随钙化程度变严重,其诊断特异性下降,但仍可保持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见表4、表5和图1。

表4 64排双源CT对中、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的评价结果

表5 64排双源CT对不同钙化程度冠状动脉的评价结果

图1 64排双源CT诊断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

3 讨论

冠心病和DM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变化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血管病变表现为动脉壁中层钙化引起的管腔狭窄,T2DM冠心病发病率远大于非糖尿病患者[10]。有研究显示,T2DM患者除高血压、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外,还具有如高胰岛素血症、高氧化应激状态等,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动脉内膜疾病,斑块破裂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占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猝死的70%,故对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较为重要[12]。64排双源CT为不稳定斑块的无创性检查提供了新的途径,不仅能够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能探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具有较短的旋转时间和高时间分辨率,可确认脂肪、水、纤维成分,且还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13]。侯新民等[14]研究报道显示,64排双源CT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显示斑块的特性,反映斑块间密度的差异。

相关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非常复杂,可根据影像和CT结果分为软斑块、混合斑块及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即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属于不稳定斑块,容易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易于破裂,当发生破裂时可形成血栓,引发冠状动脉急性突发事件,而钙化的斑块虽可导致管腔局部负性重构的发生,但较为稳定[15-17]。本研究将64排双源CT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软斑块、混合斑块及钙化斑块均显著多于单纯冠心病患者,说明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斑块更容易破裂出血,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更高。且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Ⅲ级狭窄显著多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国外研究结果也显示,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检出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等不稳定斑块,为临床治疗、预防猝死提供重要价值[18]。64排双源CT具有较短的旋转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9%和95%。王平等[19]研究显示,64排双源CT能够准确评价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64排双源CT对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92.54%, 特异性为93.58%,阳性预测值为82.97%,阴性预测值为97.39%,准确率为93.36%,对重度以上患者的诊断价值优于中度病变患者,与卢伟光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64排双源CT在诊断T2DM合并冠心病时能够准确地显现出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其对同钙化程度的冠状动脉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国外研究显示,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64排双源CT 判断狭窄程度在50%以上的冠脉病变的特异性在下降,但仍具有较高的预测值,且敏感性也保持在97%以上[21]。本研究结果显示,64排双源CT评估冠脉钙化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随钙化程度增高,其特异性也在下降,但也可达到87.39%,且保持了较好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上述结果说明64排双源CT具有较高的阴性诊断可靠性,能够对T2DM合并冠心病做出准确的评估。这可能是因为64排双源CT作为新型的CT技术,采用了滑环技术,使其能够进行17节段评估,故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

综上所述,多排双源CT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双源敏感性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