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鲜食黄豆高产种植技术

2020-03-11顾吉伦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海拔高度播种期播种量

顾吉伦

(瓮安县平定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瓮安550400)

贵州省黔南州气候宜人,温和湿润,属低热河谷亚热季风气候,在湿润的东南季风区内,全年平均气温19~20℃,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适宜黄豆生长。山区种植鲜食黄豆,可获得更好的种植效益,鲜食黄豆市场现状良好。基于此,为了黄豆产业得到更好发展,对当地黄豆的种植技术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1 黄豆产地环境条件概述

选择中等及中等以上肥力,且无污染的地块,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耕作活土层深度20~30 cm,产地土壤质量、灌溉水、空气等条件应符合《贵州鲜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中GB3095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18 至土壤环境质量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规定。

2 种子要求

2.1 科学选种

应结合贵州黄豆食用方式与种植制度,选择国家相关部门审定的大豆品种,要求达到中抗二级以上,籽粒饱满,选择的品种有:浙鲜5 号、交大02 至89、奎鲜5 号、黔豆7 号、安豆5 号、黔豆10 号、黔豆12 号等。

2.2 种子处理

晒种1~2d,高发芽势和生长势。用50%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的0.3%;用灭枯灵乳油或多福合剂拌种,对种子消毒,降低根腐病发病率,或使用种子包衣机械,统一进行包衣,或种衣剂进行人工包衣。防治大豆苗期根腐病、根潜蝇、蚜虫、二条叶甲等。或利用钼酸铵硼砂、硫酸锌、微肥拌种。减少播种量,提高种子质量,还便于机械化播种作业,对增产有很大作用。

3 播种

3.1 播种期

结合贵州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选择适宜品种播种,一般情况下,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2 摄氏度以上时适时播种。例如:当海拔高度为≤600m 时,3 月20 日~5 月20 日为适宜播种期;当海拔高度为600~1100m 时,4 月1 日~5 月10 日为适宜播种期;当海拔高度为1100~1600m 时,4 月10 日~5 月10 日为适宜播种期;当海拔高度为1600~2200 m 时,4 月15 日~5 月10 日为适宜播种期。

3.2 播种量

黄豆品种百粒重不同,播种量也有一定的差异。当黄豆百粒重15~17g,播种量为4.2 kg/667m2;当黄豆百粒重18~20g,播种量为5.0 kg/667m2;当黄豆百粒重21~23 g,播种量为5.8 kg/667m2;当黄豆百粒重≥24 g,播种量为4.2 kg/667m2。

3.3 播种方法

(1)人工播种

①沟播。行距40 cm, 开沟宽度8~12 cm,沟深5~10 cm, 开沟后施放底肥,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盖细土3~6 cm。

②穴播。行距40 cm,穴距20~25 cm,穴深8~12 cm,穴面积30~40 cm,打穴后施放底肥,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将种子播在穴内,每穴播种3~4 粒,盖细土3~6 cm。

(2)机械播种

根据地块大小选用中小型3~5行,大豆播种施肥一体机械播种,播前调整机械参数为行距40 cm,株距8~10 cm。

4 肥料管理

4.1 施肥量

施农家肥800~1000 kg/667m2,或施含有机质40~50 的颗粒有机肥50~60 kg/667m2,施养分有效含量45% 的三元复合肥15~20 kg/667m2。(氮、磷、钾分别占15%)。

4.2 施肥方法

在开沟或打穴下肥,按NY/T496 至肥料合理使用准则要求,用细土与肥料混匀后再下种。进行机械播种,应选用颗粒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充分混合后上机,按量调整肥料出口径的大小,在播种时一起施用。

5 田间管理

5.1 匀苗、补种

在大事出苗后10~15d 完成匀苗,沟播要求苗株距8~10 cm,穴播要求每穴2~3 株苗,将多余的苗拔除,选择病、弱、小苗拔除,保留壮苗。苗出齐后,做好查田补种工作。

5.2 间苗

苗出齐后,两片真叶展开时就要间苗,做到等距留苗,使幼苗健壮生长。

5.3 中耕除草

在大事出苗后15~25d 内中耕除草1 次,隔15~25d 再拔除杂草1 次。为了提高地温,松土保墒,应做好松土和铲前趟工作,达到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5.4 及时浇水

大豆需水较多,6~8月干旱时,应及时灌水,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6 病虫害防控

6.1 物理防治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杀多种害虫,于出苗后在每1 平方米安装1台频振式杀虫灯设备;用豆荚螟、食心虫专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6.2 生物防治

选择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等)进行病虫害防治。

6.3 化学防治

应选用低毒安全、环境友好型农药,并符合GB/T8321 至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及相关标准。

(1) 花 叶 病 毒 病。 可 用1.5% 植 病 灵II 号 乳 油, 用50~60ml/667m2,发病初期稀释1000 倍液喷施。

(2)炭疽病、根腐病。可用60%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有效成分0.1 kg/100kg 种子,播种前1 小时500 倍液拌种。

(3)锈病、白粉病。可用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6~8 g/667m2,播种前1 小时500 倍液拌种。

(4)小地老虎。在幼苗期,小地考虑主要危害茎秆,防治时,取2.5% 溴氰菊酯60~70 ml/667m2,在播种时或播后稀释1000 倍喷施。

(5)卷叶螟。在出苗期至鼓粒期的阶段,卷叶螟主要危害黄豆叶版,防治地,可用25% 灭幼脲30~40 ml/667m2,在卵孵化盛期稀释1500 倍液喷施即可。

(6)蚜虫。在苗期和鼓粒期,蚜虫主要危害茎秆和叶片,应选用0.6 kg/L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2 g/667m2施用,播种前1 小时稀释500 倍液拌种。

7 采收

出苗后60 ~80d,大豆生长到豆荚角鼓粒末期,荚角色尚未变黄、变绿色,豆荚内籽粒饱满而尚未变硬,呈绿色微软装时及时采收。

猜你喜欢

海拔高度播种期播种量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不同海拔高度对柳杉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