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促进济宁高质量发展

2020-03-10张庆柏吴旭晗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济宁创新发展

张庆柏 吴旭晗

摘 要:济宁市作为煤炭资源成熟型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主动作为,依靠资源和区位优势,持之以恒地实施转型发展,确保济宁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关键词:济宁;发展;创新

一、坚持创新发展,强化科技创新

(一)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坚持以煤炭、电力、化工等支柱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做好企业与新产品计划、重点科研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国家、省科技项目的衔接,继续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联姻,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济宁传统产业向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以新理念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建设信息平台与科技推介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三)以新思维加强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引进人才机制,在全社会培育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以新举措扶持打造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和开发一批经济效益高、增产潜力大、覆盖面广的农业、畜牧业、林业等新品种和新技术,扶持一批科技型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以此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路子,使创新成为济宁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一)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济宁市实现协调发展,就是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通过实施调结构、转方式,逐步改变目前济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例不协调的局面,使经济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二)坚持新旧并举,加快经济转型。加快经济转型,一方面要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作为现实依托和有力支撑,在改造上狠下功夫,在提升上大做文章。要延伸放大煤电产业优势,围绕驻济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着力研究推进地企联合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和济宁产业基础相关的产业,把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植,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三)推动服务业发展升级上档。繁荣发展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服务业协调机构的作用,按照“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培植财源、突出特色”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四)做强做优文化产业。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孔、孟、颜、曾等古代先哲的桑梓之地,儒家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久负盛名的文化名市。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市场、资本和科技融合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济宁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三、坚持绿色发展,转化新旧动能

(一)改造旧动能,激发新的活力。立足本地产业基础调整巩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存量变革”,使旧动能转化为可以继续利用的高端动能。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升级,一样可以从低端走向高端,催生出新业态、培育出新动能。对济宁而言,传统动能占比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只瞄准新动能,必须花大力气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旧动能依然可以“为我所用”,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二)培育新动能,形成新增长点。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经济转型,都不能单纯依靠旧动能,满足市场需要还需做好“增量崛起”的文章。济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培育新动能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引先进动能,优化动能结构。在“调”和“育”的基础上,发挥济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有选择地引进外地先进动能,助力本地新旧动能转换接续。在招商引资上,要会引、多引、善引,让外地先进动能给我市经济发展当“拐杖”,优化济宁动能结构,是助力本地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的一条捷径。

四、坚持开放发展,美化软硬环境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老矿区和边远山区基础设施投入和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引导和帮助老矿区和边远山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打破大而全、小而全陈旧观念,统筹矿区经济、垦区经济、林区经济和县(市)区经济,形成以利益为纽带、区域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整合的联动发展机制,进一步放大各种要素的整体效应,在共享、共融、共进中实现“共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依托自身优势,发展新兴替代产业。譬如,可利用济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往往拥有独具特色的废弃工矿、旧设备和工业空置建筑等工业遗产资源,从而为发展接续产业——工业遗产旅游创造了基础性条件。从工业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区域经济振兴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工业遗址,将发现工业遗产资源独具魅力和现实意义。

(三)努力营造优惠开放的营商环境。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权力下放意见,坚持“非禁即入”和“公平待遇”, 进一步激发基层发展活力,为经济转型发展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坚决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护公平竞争,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坚持共享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

(一)要实现社会治理理念从“一元治理”为主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转变,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是党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大众的问题由大众来解决。

(二)要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要坚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防止因为“维权”而产生的“维稳”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

(三)要实现社会治理模式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传统文化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只有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不断提高治理、服务能力,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解决好,从而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简介:

张庆柏(1973—05),男,汉,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山东省中共邹城市委党校,常年从事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建研究。

吴旭晗(1986—01),女,汉,山东金乡人,邹城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经济,南昌大学研究生,现工作单位为中共邹城市委党校。

(山東省中共邹城市委党校  山东  济宁  273500)

猜你喜欢

济宁创新发展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路过济宁(组诗)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