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九江市水土保持区划的水土保持需求分析

2020-03-10谢林波张利超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九江市区划鄱阳湖

谢林波,周 淼,张利超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水土保持区划是指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强度、危害,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方法的区域相似性和区域间差异性进行的水土保持区域划分[1]。水土保持需求分析根据不同的分区查找现状存在的问题,把握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未来对水土保持的要求,确定水土保持规划目标、工作方向与重点的前提[2]。通过对不同区划的水土保持需求进行识别分析,可以明确区域存在的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类型与重要性,确定各区域的治理导向[3],对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目标和任务制定及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6]。本文以2000年水土流失遥感解译成果、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成果和九江市水土保持规划外业调查成果为资料,结合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和九江市水土保持规划中划定的四级区划,对九江市水土保持需求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一个时期九江市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水土流失发展趋势

2011年,九江市水土流失面积3083.8km2,比2000年水土流失遥感解译成果减少了1082.45km2,年均减少98.40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2000年的22%下降到2013年的16.1%,年均下降0.54个百分点。从不同强度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看,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轻度水土流失面积有一定程度增加。详见表1。

从九江市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来看,修水县水土流失面积1241.61km2,流失面积所占比例40.26%均排在全市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永修县12.44%,瑞昌市8.31%、武宁县8.21%、彭泽县8.18%,都昌县5.52%,德安县4.61%,九江县3.24%,湖口县3%,庐山区2.78%,星子县2.76%,共青城市0.69%,如图1所示。

图1 九江市各县市区水土流失面积

2 水土保持区划

2.1 分区情况

根据全国的和江西省的水土保持区划成果,九江市属于南方红壤区一级区,南岭山地丘陵区二级区,并划分为鄱阳湖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2个三级区。在九江市水土保持区划中,将鄱阳湖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三级区划分为鄱阳湖丘岗平原水质维护区、鄱阳湖丘岗平原土壤保持区2个四级区[7]。详见表2。

表1 九江市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

表2 九江市水土保持区划成果表

2.2 分区特征

(1)鄱阳湖丘岗平原水质维护区:该区侧重于鄱阳湖区的水质维护,常见于开发建设项目场地、风蚀沙地、农地开发、老果园、坡耕地等,尤其是都昌县、星子县的风蚀、庐山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以及沿鄱阳湖区域易造成洪涝、面源污染、水环境问题等。

(2)鄱阳湖丘岗平原土壤保持区:该区侧重于环鄱阳湖区的产业开发过程中对区域的本身保护。开展滨湖地区沙地植被建设、平原农田林网建设以及湿地恢复,减轻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影响,加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以及河湖植被缓冲带防护,维护水质、减轻农田面源污染等,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8]。

(3)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该区以加强生态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和河道、稳固生态系统为重点,同时积极搞好崩岗治理[9]。

3 水土保持需求分析

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分析新时期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的需求。

3.1 农业生产

九江市正围绕优化农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按照“做大规模,凸显特色”的思路,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茶叶、油茶、果蔬等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有坡耕地面积621.45km2,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导致适宜性耕地减少,农作物产出率明显降低,产量减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土壤“沙化”现象,如都昌县多宝沙山面积3.2万余亩,被称之为“江南戈壁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大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风蚀治理,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维护和改良土壤和资源,同时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2 水源保护与饮用水安全

九江处于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境内有长江、修河、博阳河,除了鄱阳湖还有万亩以上湖泊10个,有江西省最大的水库柘林水库,区域内丰富的水资源是全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城镇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全市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如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水质性缺水也时有发生,小型湖泊的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等[10]。根据2014年全市湖泊水质监测显示,辖区内湖泊水质受污染物总磷和氨氮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富营养化,除赛城湖水质符合Ⅲ类水外,甘棠湖、八里湖、白水湖、南门湖4个湖泊水质均劣于Ⅲ类水,鄱阳湖全年水质为Ⅴ类水。

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民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随意排放畜禽粪便等面源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带来了二次污染,严重威胁到区域水生态安全。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水源保护、蓄水保土工作的同时保护水源清洁,防治水源地面源污染,减少污水排放,是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以利于维护健康两湖两源一江一河[11]。

3.3 生态旅游

九江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长江、鄱阳湖、庐山,更有数不清的景点景区分布全境内,全市正紧扣“全省龙头、全国示范、世界知名”的旅游强市总体目标,将九江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和旅游度假胜地。为了建设生态家园,改善人居环境,正在大力开展的水生态文明村创建主要以治理和保护乡村水环境为抓手,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科学开展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河湖水质,恢复健康生态[12]。全市可依托县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相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生态旅游,普及水土保持和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引导群众发展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采摘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宜居指数。

3.4 生态安全

九江市目前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等诸多问题,水土资源承载能力面临着严重考验,生态状况总体上较为脆弱;九江市西部的修水县有大面积崩岗分布,严重的崩岗侵蚀切割土地,降低土壤肥力,损毁农田,淤积塘库,抬高河床,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弃土、弃渣等废弃物违规堆弃,人为扰动地表,修建厂区建筑物、厂区道路,修筑开采区人工平台等都将对区域植被、土壤产生破坏,尤其在降雨条件的作用下,将加剧或产生新的水土流失[13]。

依托得天独厚的大山大水资源优势,通过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加强源头水系、森林湿地、生态廊道保护,突出山水、文化、品牌价值,以绿色为底色,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抓好“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环境资源监测预警机制,有效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维护生态安全[14],对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强化生态功能价值,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形成“两湖一江(河)一屏”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防洪安全

九江市是江西省防汛任务最重的一个市,是全国首批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市内主要河流水系为修河水系、长江干流水系及鄱阳湖环湖区河流水系,全市圩堤399座,长1000km多,其中长江堤防近200km。暴雨集中,造成山洪灾害频繁,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稀疏植被和薄层土壤蓄养水源能力差,消减了行洪能力,造成洪峰流量增大。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这些都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全市水情特点和防汛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时,调整林草措施结构,筛选出优良树草种品种,延长植被和土壤对暴雨的截留时间,削减暴雨后形成的洪水,将洪水化整为零,免除洪水汇流泛滥成灾,提高防洪能力,使之在发生特大洪灾时起到分洪、蓄洪和滞洪的作用[15]。

4 结语

水土保持区划揭示了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方略,是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安排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等的基础。针对不同区划进行水土保持需求分析,能为优化水土保持区划提供资料支撑。综合上述需求分析,结合九江市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划分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开展预防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更好地推进九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的九江市区划是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的四级区划之间差异不显著,基于各区划的几方面水土保持需求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在县级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行进行水土保持需求分析会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猜你喜欢

九江市区划鄱阳湖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老虎又被骗了
——《狐假虎威》故事续编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我的“自画像”
北极地区潜艇破冰上浮风险评估建模与区划仿真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