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2020-03-10广东省深圳市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20年2期
关键词:关工委调研青少年

广东省深圳市关工委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广东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在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调研

3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关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关于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部署要求落在实处,以社区关工委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班子成员挂点,定期调研指导,召开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持续发力夯实基层基础,各项工作取得质的飞跃。

党建带关建形成机制,社区关工委工作有了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主动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布局。龙岗区委组织部与关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党建带关建机制的意见。宝安、龙岗等区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区党代会工作报告。全市662个社区实现关工组织全覆盖,有的社区还在建立了党支部的楼栋小区创建关工小组。“双主任制”全面落实,社区党委书记和“一号老头”齐抓共管关工委工作。社区党委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对关工委办公场所、四点半学校等活动场地予以充分保障,有的社区还因地制宜建设“红色影院”“孝廉堂”“文天祥纪念馆”“疍家文化博物馆”等教育阵地。街道将社区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各社区还从“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中拨出专款用于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建立,社区内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派出所民警、居委会主任等担任关工委委员,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市关工委主任姚欣耀、常务副主任曹绍业在龙华区新牛社区调研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关工委工作有了规范指引。市关工委出台文件,在市区两级建立了领导班子挂点联系社区制度,每个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到挂点社区参加活动,调研指导工作。社区关工委均按照规范化建设指引,建立了领导分工、会议、学习、调研、信息等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各社区通过搭建家长学校、四点半学校、“育儿讲堂”进社区等平台,基本形成了社区党委牵头、关工委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三教结合”网络。许多社区联合学校在社区“新时代大讲堂”“道德讲堂”开设家风家教课程,深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各社区关工委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和义工,形成“三工联动”运行机制。许多社区关工委依靠禁毒社工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活动。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钟志坚在福田区华红社区调研

五老队伍充实加强,社区关工委工作有了更大作为。所有社区都有3 名以上退休老同志担任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并通过组织发动、挖掘外来五老,进老年大学、涉老组织动员等方式建成了一支10 人以上的五老队伍,志愿者队伍人数逐年递增,初步形成进出有序的更新机制。大部分社区关工委组建了五老宣讲团、文化市场义务监督队、守望先锋队、“红枫叶”老年志愿服务队、“奶奶厨房帮”、垃圾分类督导组等各类服务团队,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参与社会治理、关爱特殊青少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龙岗、龙华两区积极为专家学者型五老发挥优势作用创造平台和条件,在社区成立了“五老工作室”,更好地对接五老所能和青少年所需。四级关工委均定期组织五老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五老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

各项活动精彩纷呈,社区关工委工作有了自有品牌。各社区关工委适应特区青少年实际需要,围绕主题主线,精心谋划,创新活动形式,“一社区一品牌”,都有各具特色的“拳头产品”、亮点品牌。如针对来深建设者及其子女的“青春助跑”“小候鸟”夏(冬)令营等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主人翁意识,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社区儿童议事会,“小书记”“小河长”体验活动;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开设醒狮、粤剧培训班,培养传承人;依托社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等,许多活动都已逐步形成规模,影响很好。

猜你喜欢

关工委调研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