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浪县生态林经营现状及发展途径探索

2020-03-09王雪蓉赵子兰石水霞

甘肃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管护林地树种

王雪蓉,赵子兰,石水霞

(甘肃省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古浪 733100)

生态林主要是指为了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保持环境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同时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生态、社会的需求,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的林木、林地和森林。古浪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为了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生态林在生态防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将生态林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生态林建设和管护水平,提高生态林建设质量和生态作用[2]。河西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阻碍了潜在优势的发挥,影响当地林业经济发展,随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古浪县生态林主要是荒漠植被类型,大致分为荒漠草甸植被、盐渍荒漠植被、沙质荒漠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人工造林以梭梭、沙拐枣、红柳、花棒等为主。随着近年来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县高度种植森林管护工作,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力量进行林木抚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林管护面积和质量也显著升高,但是,由于生态林管护中新技术、新理念推广应用不够广泛,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管护落后,生态效益不佳的现象。

1 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造林规划和整地标准不高

在沙漠造林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认识不足或技术力量有限,对造林规划设计不够全面和细致,对沙漠造林只是进行地块和区域设计,对造林区域内部具体立地条件缺乏实地调研,很多是在基层林业站根据印象进行规划[3]。在造林前对造林区域地块平整要求不高,导致造林前对林地环境条件没有进行有效改善,特别是对征地的每一道工序没有进行正确、细致的安排和落实,导致造林苗木成活率不高,苗木生长势不高,影响苗木的正常健康生长,严重制约了生态林作用有效发挥,尤其在沙漠造林,林地内风沙大,流沙严重,根系生存环境水肥条件差,若不能通过整地将土壤环境进行改善,将严重影响定植苗木生长,但在实际造林生产中由于整地粗放,或者造林挖穴太浅,风沙容易将根系周围沙吹走导致根系裸露,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导致苗木生长不良,甚至苗木思想。

1.2 造林树种选择不当或树种单一

生态林建设一定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不能随意发展或只追求数量和面积,而不考虑立地条件和实际生态效益[4]。在部分区域存在思想认识不足,为了完成造林任务而造林的现象,在造林规划中只选择容易成活、造林技术要求低的树种,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林带,这样容易导致病虫害大面积迅速发生和蔓延,给病虫害防治也带来巨大的困难。造林树种选择是否合适将直降影响造林的成败。造林树种选择不合适,容易使苗木大面积死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如果苗木成活,也会影响苗木正常生长成林,不能有效发挥生态作用,造林的生产潜力也不能充分发挥。苗木质量优劣与品种选择同样重要,直接影响人工造林的建设质量,选择遗传性能优良的苗木造林,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势强,生态林的生产潜力和生态作用都可以有效充分发挥;如果采种时没有选择充分成熟、无病虫害感染、生长势良好母株上的种子,而选择带病、生长势弱母株上的种子就容易造成种子发芽率不高或者植株生长缓慢,导致人工造林质量偏低或效果不佳。

1.3 造林和管理技术不当

造林技术和管理技术应用是否得当与定植苗木成活率高低和苗木生长势有直接的关系,在造林时一定要正确掌握苗木栽培技术,保证造林高标准。有些地块造林时技术人员没有做好指导或监督作用,导致出现苗木培土过深或者过厚,培土过浅造成漏根,或根须扭曲形成窝根,或踩土不实等现象,使苗木死亡或生长不良[5]。定植前苗木适度修剪不仅能提高苗木的建设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但是如果地上部分修剪时留枝太多,在苗木根系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前容易将自身体内养分过度消耗,如果留枝太少,树体的生长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树体生长缓慢。

1.4 造林后缺乏抚育管理

病虫害发生可以使苗木生长量下降,甚至导致苗木死亡,是影响生态林建设的主要因子,但是由于大面积生态林栽培单一树种,抚育管理措施更不上,以及对个别植株发生病虫害重视程度不够,使整个林区内病虫害逐渐蔓延,很快影响整个林区,导致爆发大规模病害发生,显著增大病虫害防控难度[6]。幼林的富裕管理是提高造林建设质量、提高造林保存率、促进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造林后抚育管理措施不能落实,林地杂草丛生,根系不能有效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必然会导致苗木生长孱弱。有时护林员监督管护措施不带为,林区内存在任意砍伐、破坏、放牧啃食,或者践踏等现象,导致苗木保存率低。部分林区地块通过围栏封育的方式遏制人为破坏,使植被逐渐恢复,但是存在围栏封育后长期无人管护的现象,导致补植补造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出现缺苗或病虫害、鼠害严重。

2 适宜经营管理措施

2.1 加强林木抚育管理

对于穴播或者丛植的方式造林时,为了防止苗木疏密不均匀和影响营养生长,应该在雨后进行间苗或移栽,控制苗木密度。对于木本植物,在苗木定植后1~2年内必须进行除蘖,选择健壮的中心干,促进主干生长;对幼树茎干上萌发的尚未木质化的嫩枝及时抹除,防治营养物质供应分散,避免浪费养分,促进幼苗主干生长。对于成年木本植物林,必须根据树种的不同进行修枝,将枯枝或部分生长角度不适宜的活枝剪除,可以有效调控植物体内营养物质供给,同时调控林区郁闭度。修枝一般在早春或晚秋树木进入休眠后进行,同时在修枝是避免大面积伤及皮层或者产生较大切口,对于产生的撕伤或者切口可以用人工树皮进行涂抹,降低病虫害感染和伤口失水的危险[7]。

2.2 幼林补植与保护

对造林成活不高的立地必须进行补植补造,避免林地苗木稀疏,林地利用率不高,对于成活率低于40%的林地必须进行重新造林,尽量保持苗木成活在90%以上,同时保存率在85%以上。补植补造时尽量使用与最初造林时所用苗木同时所育苗木,以保持林内生长整齐。对于生长缓慢、生长势弱、经济和生态效益不明显,或者病虫害发生率高的林地苗木应该进行改造,研究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采用适宜的措施进行,对于不能通过施肥、灌溉、修剪和平茬复壮等抚育管理措施进行改造的林地,必须将原有苗木挖除,平整地块重新定植适宜树种苗木。幼林更容易受到人为砍伐、病虫害和鸟害,以及火烧等因素破坏,应该通过围栏保护,或者加强生态护林员专职管护,确保造林质量。

2.3 加强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造林抚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苗木健康生长的主要水肥来源,灌溉是苗木定植和营养生长中补充土壤环境水分的主要方式,对于有条件的林地可以铺设滴管,加强灌溉管理,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必须根据树种、树龄、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防治土壤干旱苗木缺水或者根系泡水影响呼吸。施肥可以改善林地土壤环境,并为植株提供有效养分。施肥主要有基肥和追肥,基肥可以在苗木定植前定植穴内施有机肥,也可以通过环状或放射状方式沟施;追肥可以在植株生长各阶段根据生长状况进行,但要注意氮磷钾配施,防治单一肥料形成富集。

2.4 有害生物的防治

生态林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病虫害检测预警手段,从整个林区入手,建立全覆盖的预测预报网络,随时掌握整个林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安排[8]。森林病虫害预防不仅在苗木定植后,在定植前也应该加强对苗木的检疫,可以从根源上有效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坚决禁止调运带病植株,选择定植苗木时尽量使用自己育苗或本地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当发生病害发生时,应该立即采用措施,做到即发现即防治,避免不断蔓延扩大林木损失范围。

猜你喜欢

管护林地树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林地年度变更动态变化分析——以灯塔市为例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