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小企业财务转型探析

2020-03-08于文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2期

于文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逐渐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我国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愈发严重。基于此,本文基于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推进财务转型的必要性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下财务转型的策略建议,旨在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帮助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  中小企业财务转型  财务控制体系  动态监督体系

一、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推进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精度,优化发展实效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实质上是一项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内容繁杂的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务管理精度低,则是当前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转型升级,将以往平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到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有利于增强内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财务管理模式及方式方法转型升级的作用,从而科学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组成结构,并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集中优势力量逐个破解,实现财务管理精度的整体上升,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效。

(二)有利于完善财务控制体系,增强综合实力

以往中小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时重执行、轻创新,不能与市场形势的最新变动情况相适应,财务管理模式、标准与方式方法容易与实际情况脱节,不能将财务管理结构与方式方法优化至最佳,造成财务总量虚高,并逐渐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桎梏。而数字经济时代有着风险与问题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中小企业从战略管理层面入手,能够实现创新与应用并重,及时针对最新的市场变动情况进行财务模式优化、标准更新及方式方法调整,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以点带面,最终通过财务管理效率、质量的提高促进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和根本利益的战略发展之路。

(三)有助于促进企业目标实现,获得长远发展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贯穿着中小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全过程,而在数字经济时代逐渐深入、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的当下,从战略发展角度推进财务转型,有助于中小企业领会数字经济时代精神、树立世界眼光,发挥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各类自有资源的调配与使用情况,推动管理模式与经营结构、生产流程的适应性变革,改“拍脑门”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结构的极大优化,并在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实现财务转型,推动中小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财务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受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影响,其市场地位与资源存量相对劣势,致使其运营与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些许传统财务管理思想残余,且普遍存在于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财务管理模式、方法的创新、创造活力较为低下,实务工作模式较为单一,不能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实际相适应,长此以往,恐會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桎梏,甚至可能会导致中小企业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限

当前,各中小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权力集中化较为严重,实务工作多是各司其职、指令性地开展,财务人员对工作开展方式方法的思考较少,容易导致财务人员的能力局限化、偏向化,不仅会阻碍财务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而且会导致中小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风险预防和管理意识淡薄,主人翁意识差,最终阻碍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意识较低

随着我国网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经济水平稳步提升,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和智能化财务管理平台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程度较高,但受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较低的影响,电子化、智能化财务处理模式及方式方法的利用效率较低,常常是开展工作的第二、第三选择,且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普遍不足、重视程度低,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可能造成财务数据的损坏、遗失,导致中小企业逆数字经济时代潮流而行。

三、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下财务转型的策略建议

(一)以互联网为导向,丰富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触网用网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之选,而中小企业在推动财务转型的过程中,要主动转变思维,以互联网为根本导向,丰富财务管理模式:第一,构建互联网平台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互联网反馈机制,中小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其财务活动的开展反馈与评价,在根本上促进其财务活动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决策及模式调整;第二,构建财务反馈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鼓励中小企业所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财务信息反馈与合作评价,取长补短,出现积极信息时考虑能否优化升级、出现消极评价时及时与反馈者评价并进行补救、改正,助力财务转型,与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第三,将数字经济思维植入财务管理模式。以高效、开放、包容为主要特点的互联网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与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勾勒了各行业、企业发展的未来蓝图,因此中小企业要先发制人,将数字经济思维植入财务管理,制定多样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抢占市场发展先机,实现财务转型,谋求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其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

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应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人才储备与培养,鼓励其勤思考、多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推动财务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而当前,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对内加强现有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发掘内部的工作潜力与时代精神内涵,对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聘用或引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充实自身实力,提高创新能力、工作效率、风险预防和管理意识;第二,完善管理章程,防微杜渐。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日渐深入,针对最新的市场、行业发展现状,中小企业应秉承科学发展、高效有序的理念,对工作人员管理模式与财务管理工作章程进行革新与升级,查缺补漏,及时完善其数字时代精神,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完善解读,以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减少失误;第三,优化管理结构,团结奋进。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整体优化观念,对管理结构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转型升级,在实现权责下移的同时,明确各项责任归属,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减少可能出现的权力冲突、权责丢失情况,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主人翁意识,推动财务转型升级。

(三)促进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持续提升

数字经济时代下,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开展电子化、智能化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各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之选,而为了充分发挥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中小企业要立足于实际,促进内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財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使电子化、信息化工具成为财务管理的第一选择。促进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持续提升,各中小企业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着眼于行业内外成功实现财务转型的企业或组织,在总结和学习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特色的财务转型及信息化意识提升策略,以从制度角度增加重视,推动信息化意识的稳步提升;第二,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员工间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定向帮扶活动、专业知识讲座等多形式活动,构建起崇尚创新、团结奋进的良好内部氛围,将信息化操作视为开展工作的新潮流、新风尚;第三,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最新发展潮流,抽调财务人员组建财务管理动态监督管理部门,贯穿日常财务活动计划制定、计划执行、执行结果评价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动态监督,敦促各环节信息化、智能化意识与应用的持续增强,出现问题及时反馈,以将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四、结束语

数字经济时代下,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大势,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综合质量对中小企业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而虽然我国各中小企业在当前推进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些许不完善之处,但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引入先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初衷无可厚非,只要在将来的工作中有的放矢,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完善和发展策略,顺利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仍有着不容忽视的战略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光磊.浅议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例[J].纳税,2019,(20): 174.

[2]潘丽佳.大数据背景下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以A公司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 (02): 144-145.

[3]黎伯文.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会计师,2018,(11): 16-17.

[4]杨静怡.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J].新会计,2018,(03): 53-55.